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宋敏 《兰台世界》2015,(7):121-122
驿传是我国古代政府设置的供传递诏令、使臣出巡使用的一种通信组织。本文从经济角度对明代驿传交通对市镇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窥探驿传给明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驿传制度到了明代时期经过改良后。规范了以往驿传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地方的管理,完善国家驿传线路,最终实现权力集中化的目的,投入重金建设各地之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郭崖 《兰台世界》2014,(7):73-74
驿传制度到了明代时期经过改良后。规范了以往驿传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地方的管理,完善国家驿传线路,最终实现权力集中化的目的,投入重金建设各地之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明代驿传系统十分发达,有多幅描绘驿传系统的专题地图传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京至甘肃驿铺图》绘制于景泰六年(1455)至天顺二年(1458)间,反映了明前中期南京至甘肃间的驿传系统及驿路沿线城市的分布状况.该图对驿站、急递铺、递运所、城墙轮廓及街道结构等要素的绘制较为准确,是研究和复原明前期驿传系统、制度及驿路沿...  相似文献   

5.
驿传,始于汉朝,唐宗以后,有了进一步发展。它是封建社会全国公文往来的大动脉,总枢纽。皇帝颁发的诏令文书,都由驿传负责递送到各省及边远地区,各省衙门的上奏文书以及各省间的文书往来,也都通过驿传递送。驿传还为使臣、信差、官员的往来提供便利的食宿条件。 明朝为了军情急务、公文往来及信使、官员等乘驿的需要,对驿传制度进行过多次改革,最后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驿传制度。洪武元年(1638年)正月,置各处水马驿站、递运  相似文献   

6.
尚世东 《历史档案》2001,14(4):80-84
西夏驿传,因资料所限,鲜有专文研究。现根据《西夏天盛律令》(以下简称《律令》),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对西夏的驿路、驿馆和驿传制度等问题,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和考证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健步、急脚与夜不收的性质进行分析.健步最早本指快速传递信件的人,唐宋以后则成为官府中的胥吏名称,主要职责是执行紧急公务.急脚原为唐代急递公文俗称,宋代亦用来称快速传递书信者,但不局限于驿传,官府中的健步及地方上从事军事侦察活动的人员也称做急脚.夜不收是明代的一种侦察部队(皇帝的夜不收除外),性质与宋代探听军事情报的急脚子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
《历史档案》2004,(4):35-35
刘文鹏先生编著的《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一书,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谈明代藏书楼建筑的文献保护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以皇史宸和天一阁为代表的明代藏书楼在文献保护方面的设计,探讨了明代藏书楼建筑对清朝及民国的影响,认为基于文献保护的明代藏书楼建筑设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提出今天的图书馆建设应学习明代的经验,并加以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公文驿传制度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传递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明末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的政治家,其中和尚政治家姚广孝对于明代时期的政治影响极其重要,他将自己的佛教思想与政治见解相结合,对当时的明代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唐,明代科举制度上承唐宋元三代,下启清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代学风的影响,为研究明代学风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朝的民运粮饷制度对明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明代初期军饷的主要来源、明代民运粮的出现、民运粮制度在边疆的正式开展、延绥镇的民运粮制度。以期望对明代民运粮制度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潘颖 《晋图学刊》2016,(5):49-53
明代前中期,由于官方戏曲政策的压制及正统观念的深入影响,私人藏书家较少关注戏曲文献.官方出于汇存典籍、声色娱乐等目的,搜集收藏有大量戏曲文献,是明代前中期戏曲收藏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梳理明代官府对戏曲文献的收藏情况,归纳其戏曲收藏的内容、来源、特色,探讨明代官府藏曲对于戏曲发展和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由私人讲学进化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教育体系,创建者一般为宿学鸿儒。文章总结了明代阳明书院讲学方法和学术活动特点,总结了书院讲学对明代学风的影响,为研究明代学风提供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明代是十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从明代建国开始,外部敌对军事威胁就几乎贯穿整个明代,因此明代朝廷的军事需求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来源。同时明代设立武举与武学制度为明代武术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官方平台。明代武术形成了影响后世的众多流派,出现了大量的武术论著流传于世,成为我国珍贵的武术文化遗产。武术的社会普及与平民化在明代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刘丹  霍俊彦 《兰台世界》2014,(2):129-130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唐,明代科举制度上承唐宋元三代,下启清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代学风的影响,为研究明代学风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国辉 《兰台世界》2014,(1):141-142
书院是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由私人讲学进化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教育体系,创建者一般为宿学鸿儒.文章总结了明代阳明书院讲学方法和学术活动特点,总结了书院讲学对明代学风的影响,为研究明代学风提供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9.
邢莉莉 《兰台世界》2014,(12):44-45
在明代,商品经济融入绘画艺术创作、绘画艺术本体外在环节等,绘画作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绘画艺术染有商品性质。本文主要对明代绘画艺术进行概述,探究绘画艺术的商业特点,分析商业性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明代,商品经济融入绘画艺术创作、绘画艺术本体外在环节等,绘画作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绘画艺术染有商品性质。本文主要对明代绘画艺术进行概述,探究绘画艺术的商业特点,分析商业性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