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德育》2015,(15):F0002-F0002
学校简介浙江省武义县壶山小学是浙江省金华市范围内最早的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曾有“开八婺风气之先”的说法。学校充分挖掘并传承壶小百年文化精髓,在“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壶小办学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把校园建设成“文化传承的基地,创新发展的摇篮”,把教师塑造成“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乐教团队,让学生成为“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享受成长”的乐学群体,探寻乐导、乐教、乐学的“三乐”智慧教育,构建“共同的乐读课堂”。近几年来,学校全面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2011年成立了“壶山小学美丽班主任工作室”,定期开展会诊式班主任沙龙活动,邀请了唐云增教授等专家来到学校把脉会诊。  相似文献   

2.
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从时空的角度,彼此独立;在教育的内容上,需要传承、延续和深化。继上学期我们提出构建大课堂实施大教育的思路之后,这学期我们把主题确定为享受大教育关注小细节。享受不同于实施,实施是自上而下的,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是被动的接受,而享受则不然。一所学校,应该把人人享受教育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追求,应该让教师与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把教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2014,(1):F0003-F0003
嵊州市城南小学创办于1993年8月、现有26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80名教职员工。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并跹省科研兴校200强、浙江省第二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浙江省第五批绿色学校。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戏曲小梅花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5.
学校结合特有的旅游资源,确立以"我是小导游"这一活动作为学校特色。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把汤山旅游资源发挥旅游文化效应,将千年文化传承,把文明旅游的精神传递,同时通过对学校特色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找准活动的生长点,重视在细节上与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融合,打造校本导游文化课程,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色教育模式,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特长,也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6.
江鸿 《教师》2013,(15):114-115
校本研修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管理、规范制度、检查评比,而需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充分调动教师的内驱力,才能真正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奉化市实验小学以团队文化引领为切入口,充分挖掘校本研修的文化内涵,营造出"绿茶文化""红酒文化""咖啡文化"等一系列特色研修方式,走出了一条"制度保驾护航,文化引发内需"的研修之路,营造出芳香四溢的"自助助人,享受成长"的校本研修文化。  相似文献   

7.
应龙泉: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校长。该校办学特色显著,先后被评为全国课堂教学先进单位、中央财政支持的民族工艺品公共实训基地、全国职业核心能力鉴定站、浙江省课改基地学校、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浙江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应校长是浙江省首批教授级中学正高级教师、宁波市"十大创新教师"、宁波市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专家、宁海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曾被评为全国"园丁奖"。应校长认为,办学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铸就现代职教;要将非遗文化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塑造教育领域的"彩金美漆",课改要应用"看、临、思、悟、创"五步法,实现课改实效。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正在遭受破坏甚至濒临灭绝。而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若将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相结合,这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有效方式,我校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深刻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学校传承与构建学校文化,创设与改造校园环境,着力构建以"尊重"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系统,并把"尊重文化"有机渗透到学生教育、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中,将其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以期构建文化育人的德育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驱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让每个学生都能活泼地发展,让每个学生运动起来,人人享受体育"是高家岭镇中心学校的育人理念.为加强体育工作,该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从而创建了学校的文化特色——阳光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温州市自2010年起,全面启动培养"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的"三小"工程计划。目前温州共有200多所学校加入了"三小"培养基地。2011年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进一步完善了"三小"工程培养方案和基地学校建设管理办法。基地学校纷纷立足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如开设"数学小论坛",举办"数学节"、"数学活动周"等  相似文献   

12.
<正>包头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有着六十多年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学校。顺应国家级高新区的快速发展,2007年学校布局调整五校合并,一所占地115亩、建筑总面积19500平方米、设施精良的现代化小学新建而成。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1794人,教职工139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学校始终秉持"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注重全面育人,突出办学特色。学校被命名为"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项目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自治区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自治区曲棍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  相似文献   

13.
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基地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面梳理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师资特长和办学宗旨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古建资源(许乃钊故居)、苏州古典园林以及吴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文化艺术课程基地。学校"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的有效推进,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探究本土文化,实践创新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新精神,提升师生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师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项目释义姑苏文化课程,是将姑苏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把姑苏文化的浸润和传承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构建系列校本教材,统筹安排课程实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与实践活动,形成地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姑苏文化"精品课程。项目内容根据国家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学校将姑苏文化课程有机融合在语文、数学、历史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浙江省衢州市退体教师包其传在媒体刊文称:“汉语文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这个‘中国化’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他呼吁在学校和学生中加强汉字书写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情恳恳,其意切切.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校长》2023,(11):2-3
<正>浙江省杭州市文澜小学属于杭州文澜教育集团,创办于2015年8月。学校传承着文澜教育集团“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秉承着“真·实”文化,以“看见每一个孩子”为办学价值观,提倡“学教和谐、因人施教、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全面打造以“三原色课程”为主体,以“生长课堂”“三自德育”为两翼的教育综合体系,全面致力于培养“知书达礼、澜心蕙质”的文澜少年。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浙江省无烟单位”“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大运河戏曲文化传承基地”等荣誉称号。我们努力,让孩子们的每一天都有收获、充满幸福!我们努力,让老师们有职业尊严、专业底气、职场幸福!我们努力,办一所有教育温度、有教学品质、有社会影响力的学校!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中学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兼具有"民族性"。学校特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是民族中学发扬民族文化的有效路径。广西民族高中作为一所广西区内优秀的民族中学,在以民族特色为学校特色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折射出当下民族中学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民族精品"的学校特色建设是民族中学特色发展的理性旨归。  相似文献   

18.
长兴县夹浦镇中心小学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16年,西吴悠久的历史见证着她的沧桑巨变。2003年,根据省标准化、示范化学校创建要求整体搬迁。作为浙江省最北部的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加强课外文体活动特色创建,让每一个孩子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享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夹小芦雁"正迎着太湖晨曦,振翅高飞!  相似文献   

19.
学校注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具有灵魂的教育。校园自然环境突出"美";播撒书香与美德,用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突出"育"。学校为学生打造舒适的学习文化,让学生巧学、乐学;同时也培育教师的学习文化,让教师自我超越、快乐工作。学校注重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的成功融合。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了学校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呼家楼中心小学始建于1962年,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多年来,学校秉承"快乐与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对学生成长负责,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为宗旨,倡导文化办学,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去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