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文俊  杨玲 《内江科技》2011,32(8):66-66,83
作为很有特色的工科类应用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轻化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培养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场所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从三个方面结合人才培养定位,介绍了轻化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场所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及实践,提出可供参考的具体方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及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论方法及工程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及工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是研究化工工程图样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职高专化工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制图和识读化工工程图样的能力及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构形的能力以及掌握应用AutoCAD软件画工程图样的技术.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的问题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针对本校化工热力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行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通过解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标准,对照当下化学化工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化工专业教学的改革措施。从调整培养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完善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等诸多方面论证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工专业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道路工程是交通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道路工程课程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对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道路工程课程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四阶段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并对该体系对课程教学的软硬件需求进行了分析。"四阶段法"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道路工程课程专业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载体,同时可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打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界限,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化工类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化工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我系实际情况,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是应用化学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繁杂,存在反应式复杂、反应机理抽象等的问题,造成轻化工程等应用类专业学生学习吃力的难题。因此,在教学中更多地融入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背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化课堂讨论环节,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解决应用类专业《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教学过程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大连工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表明,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轻化工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培养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出发,分析各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与课程间"组合型"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的"综合技能培养过程化"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机电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等,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车间课堂化、课堂车间化(简称"双化")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使机电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加适应行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汽车服务工程是理论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的专业,需要学生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重庆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改革拟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依托"中德中心"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以车辆评估、检测、维修及其过程管理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凸显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16)
《高等反应工程》以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化工生产为背景,是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研究生修读的一门重要学位课程。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通过分析了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针对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措施。最后对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生"学"与教师"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在工科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中亟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增强授课效果,以培养出真正的工程人才。该文引入OBE教育理念,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与规划"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行反向教学设计,构建良性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模式,提出构建具有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是当前思政教育创新的主要方式,符合国家立德树人、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要求。本文以化工与环境专业为例,分析在化工导论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策略,以化工导论课程为依托,发挥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优势,在加强学生化工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熏陶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26)
以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课程《印刷工艺学》为例,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纸张材料方面的比重,并增加国内外造纸印刷技术前沿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讨论课、学生自主讲授环节,邀请企业人员进课堂,课外则将虚拟仿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程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汽车的急速发展使得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文遵循新工科的教育思想,以笔者所在单位车辆工程专业为教学改革对象,按照"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教学改革——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的思路,对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搭建新能源汽车实践教学平台和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信息安全管理与工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主干课程,结合当前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把课程核心内容案例化,讲授知识点的发展历程、理论技术、实例分析、防范措施,对在线课堂讨论或在线作业进行教学设计,并把思政分析融入案例其他知识点。采取过程化考核方式,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安全管理与工程案例,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教师讲授的案例和小组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培养解决安全管理与工程科学问题的理论技术和政治素养,掌握分析安全工程、实施步骤规划的能力。该文以安全管理BS7799标准中的访问控制案例为例,展现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化教学设计,探讨该课程在线案例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制浆原理与工程”作为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纸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本论文从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实践中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严重偏离、在教学方法中多媒体占主体地位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课程建设思路应以“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助多媒体以及网络促进教学”为指导思路,以学生为根本,以网络和精品教材为载体,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制浆原理与工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7)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道路工程"课程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编制了"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从3年的使用情况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