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的实效性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实现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改变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主体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主体教育的理论基础.要让学生这个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课堂于学生,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童趣.更主要的是让课堂充满实效.  相似文献   

2.
对话教学是课改以来教师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对话视角下的课堂更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要建立和谐的对话意识,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建立对话,让学生的思维在对话中活跃。此外,要把握课堂时机及时对话,让师生、生生间有效对话,构建出民主高效的现代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语文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作为主导的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动起来,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多花一些心思,让学生成为课堂之上真正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课堂上教师"教"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不佳,何不转换模式,互换角色,站在对方的位置来教与学,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让教师在新的角色下再思考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教"占主导地位,学生"学"占被动地位,效果不佳,何不转换模式,互换角色,站在对方的平台来教与学,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让教师在新的角色下再思考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冯璐 《语文天地》2010,(11):54-56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课堂有效率,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平台,是一线教师的梦想。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古人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对这一理想美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贯彻生本理念,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更多地去引导,在对学生进行点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给予学生时间课堂上自主解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最后做好评价工作,点评出学生不足的地方,帮助学生纠正改进,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对学习小学语文产生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一名新型教师,教师就不能只关注自己教,而要引导学生主动学.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体,提高课堂的效率,让每一节课都要达到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杜潇 《教育教学论坛》2014,(47):169-170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运用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发挥好教学引导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并运用多媒体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最大化,让学生真正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节真实的课,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好课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课堂是教师各方面功底淋漓尽致的展现。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生物老师,应该用实验去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让生物课成为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的”满堂灌”到后来的“满堂问”,学生总是跟随老师的指向,学生的主体思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懂只能装懂。教师要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课堂充满思维的挑战。没有思维的挑战,就不会有艰辛的探索和潜心的研究,思维的火光就不能闪现,学生就得不到成功的愉悦。可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起来是现代教育对每个教师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均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角。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应该摒弃,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培养和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教学才能紧跟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以此为理念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这是决定一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更是决定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时代需要教育变革,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革新,就是要从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当好导演,主导整个课堂,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探究,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学习数学的主人翁精神得到发扬。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和实验探究,对自己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改中进行了以下尝试,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高中英语新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建立一种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了解和合作的新型关系。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大胆实践,转变教师的角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每节课都要体现学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学生分配的任务为主线,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我们把课前、课堂和课后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设计每一节数学课时,要分配好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努力增加学生的参与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数学课堂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一名新型教师,教师就不能只关注自己教,而要引导学生主动学。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体,提高课堂的效率,让每一节课都要达到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刘冰霜 《成才之路》2012,(16):33-33
正眼下,高效课堂的提出,是针对传统课堂,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我们大力提倡教师要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其目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做课堂上的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增长才识,发展能力。创建高效课堂,倡导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作用,实现课堂教  相似文献   

20.
面对"减负",教师及家长片面理解,其实减负是让学生的主体更加得到体现,而减负的关健是让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减负的源泉,而要在数学课堂中减负,教师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而产生高效的教学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