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验,发现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刘小丽 《科教文汇》2013,(36):177-177,181
本研究运用SCL-90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调查,认为大学新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强迫症状明显。其中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高于城市生源和县城生源的学生,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刘小丽 《科教文汇》2013,(12):177+181
本研究运用SCL-90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调查,认为大学新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强迫症状明显。其中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高于城市生源和县城生源的学生,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独立学院新生的心理普查,发现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其中,不同生源新生的心里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除躯体化、敌对、偏执三项因子外,农村生源新生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城镇生源新生.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学院农村新生相对贫困程度较高,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大学新生中的生理缺陷群体、情感问题群体、学习困难群体、问题家庭群体四类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心理健康问卷(CCSMHS)对特殊群体进行调查,并与普通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困难群体占重比最多;不同特殊群体与普通学生在健康量表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部分因子上存在性别、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专业差异。特殊群体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倾向性,需跟踪观察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53名医学新生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6.83%,阳性项目比较多的出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该医学院新生除了恐怖因子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无显著差异以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P<0.01)。男生在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上显著低于女生(P<0.01)。独生子女除了在恐怖、偏执两个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以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结论:该医学院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西省高中各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3000名高中生,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评价。结果:学习焦虑因子上不年级间有显著性差异,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焦虑程度最高,其次为高一,最低为高三,在其他因子上不同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及恐怖倾向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在其它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二是一个关键期,较之高一与高三更易出现问题;女生较之男生更易出现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针对学习焦虑这类重点问题,采取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2015级8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水平均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偏执因子2015级大一新生的得分均高于2014级大二学生,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但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测试,对吉首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客观描述,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为了解吉首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一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我校大学生随机抽取的240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sCL一90九个因子的得分均值均低于国内常模的得分,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项都显著低于国内常模,这说明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国内常模,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院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李俊茹 《科教文汇》2014,(4):187-189
目的:分析地方: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重庆某民办高校2016级2800余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研究,研究表明:(1)该校新生的心理状况与以往研究相类似,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问题,大部分同学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在十大因子中,有3项因子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分别是强迫、恐怖、精神病性;有5项因子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研究结果对今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起到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五人格问卷简易版(NEO-FFI),对5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本研究表明理工科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文理科差异显著;②人格方面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理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③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五人格中的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维度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大学新生的人格状况和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高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日常咨询档案对高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大一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不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等因子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情绪、学习、人格和抑郁等方面。结论要重视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引导她们走出心理误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师范大学2004 ̄2008年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统计分析了影响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年龄和家庭条件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在所学科别水平上差异并不明显。针对这些心理障碍诱因,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年龄偏大来自贫困家庭的心理健康欠佳的男同学,从加强自我教育完善心理辅导网络、优化心理辅导专业队伍等方面入手,帮助心理欠佳学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吴勇 《科教文汇》2010,(11):178-179
根据某师范大学2004-2008年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统计分析了影响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年龄和家庭条件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在所学科别水平上差异并不明显。针对这些心理障碍诱因,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年龄偏大来自贫困家庭的心理健康欠佳的男同学,从加强自我教育完善心理辅导网络、优化心理辅导专业队伍等方面入手,帮助心理欠佳学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财经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京财经大学2009级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20.54%之间;在关键题项上,男生比率显著高于女生(p<0.05),大龄和低龄入学新生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年龄(p<0.05),二本新生比率显著高于一本和三本新生(p<0.05);各级新生排名前10位的心理问题较为一致。结论:要坚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对于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喆君 《科教文汇》2014,(34):202-204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财经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京财经大学2009级~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20.54%之间;在关键题项上,男生比率显著高于女生(〈0.05),大龄和低龄入学新生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年龄(〈0.05),二本新生比率显著高于一本和三本新生(〈0.05);各级新生排名前10位的心理问题较为一致。结论:要坚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对于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心理测评系统中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1210名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的得分。特别是敌对因子;大一的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中得分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在各因子中本科生都明显高于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的所有因子都显著高于正常成人常模。因此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受到学校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赵飞  邢芝 《科教文汇》2011,(27):190-190,198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军校生、国防生、普通大学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为不同群体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154名军校生、139名国防生、161名普通大学本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偏执因子上的得分军校生高于国防生:国防生、军校生在SC]一90上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地方普通大学生。结论:军校生、国防生、地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良好.军校生、国防生心理健康明显优于地方普通本科大学生.军校生与国防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