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退休干部,非常热爱乒乓球运动,但有一乒乓球基本知识问题,在书本上和刊物上找不到明确答案,就是双方对峙打起来时,目光是集中在球上,还是集中在对方挥拍动作上,我认为这对做好回击准备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请给予指教。唐山刘向阳编辑即答:初学乒乓球的业余选手,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击球前总是把目光盯着对方的来球,但是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在击球的瞬间一定是把目光盯在对方的击球动作上。因为通过对方的击球动作,可以判断对方来球的落点、旋转等变化,由于乒乓球的速度很快,在盯住对方击球动作的瞬间,球…  相似文献   

2.
击球时充分利用下身的力量 阿加西的击球动作特点就是快而有力地挥拍以及较大的随挥动作。无论是对慢速球还是对快速球,阿加西的随挥动作都比较大。此外,他的击球瞬间的向内翻手腕对控制球也很有好处。 大的随挥动作可以有利于将击出的球压住。如果有意识地提高挥拍的速度,随挥动作自然也就比较大。此外,还要注意将下身力量作用到击球瞬间,在挥拍时利用身体的转动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保持好“轴”请把安娜·库尔尼科娃的正手击球动作牢牢地印在自己脑海里。有意识地将头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保持好身体的“轴” 网球技术中,无论是哪一种击球动作,最重要的是维持住身体的“轴”。这个“轴”一旦被破坏.不但挥拍击球没有稳定性,而且不可能击出有威力的球。为了使挥拍击球时身体的“轴”不遭破坏.尽可能有意识地使头的位置不变。挥拍击球过程中,如果头的位置有上下或是有前后的转动,“轴”就会发生偏斜。 像照片上的卡洛斯·莫亚那样,头不动,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以充分伸展背肌进行挥拍击球动作,从而使身体的“轴”…  相似文献   

4.
里奥斯(从右至左)1.转身,下身保持向前。2.自然、放松地后摆拍。3.根据来球,将身体转回。4.击球有力。5.球拍向前挥送出。6.用力一直到挥拍结束。7.不保持击球稳定,头部不要晃动。8.迅速进入做下一个动作的准备姿势。辛吉斯(从左至右)1.向后摆拍时就已把腋下夹紧。2.挥拍时拍头朝下。3.击球时腋下也要夹紧。4.有用双手将球向前送出的感觉。5.张开腋下,手臂向前。6.用力直至挥拍结束。阿加西(从右至左)1.充分转上身。2.保持背部直挺,重心放低。3.平伸出左臂。4.随着挥拍击球动作的开始,屈肘、夹紧腋下。5.在…  相似文献   

5.
发球主要是由抛球和挥拍击球两个动作组成的。抛球是前提,击球部位和挥拍方向是决定发球性质的关键,用力大小的第一落点的远近是发球变化的条件。这里介绍几种便于初学者掌握的发球方法(均以右手为例)。一、平击发球平击发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是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它发球方法的基础。正手发球的动作方法:1.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侧前方;2.引拍与迎球: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角度稍前倾,向身体右后方引拍,右臂从身体右后方向右前方挥动;3.击球:当球下降至稍高于球网时,击球中…  相似文献   

6.
桑普拉斯(从古至左)1.向上抛球。2.身体在右侧是一平面。3.重·O放在前脚,左腰部向前突出。4.向上伸直身体。5.身体向前的同时击球。6.用力转腕。7.一步跨入场内。格拉夫(从右三左)1.用手掌轻握球。2.双手上举向上抛球。3.重心移至前脚。4.左手有力地放下。5.至击球的瞬间,脸部方向保持不变。6.拇指向外使手腕向内转J.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伊万尼塞维奇(从右至左)1.在屈膝的同时向上抛球。2.有力地转动上体。3.充分地展开胸部。4.向上伸直身体。5.在场地内侧击球。6.保持身体的轴线。7.挥拍动作要完整。辛吉斯…  相似文献   

7.
所谓“用身体重心打球”,主要指在向前挥拍击球时,应有意识地利用身体重心的移动来提高击球的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从技术动作的发展历史看,过去,击球主要是强调手臂动作,而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现在不仅要求运动员在击球时应速度快、力量大,而且要求动作的稳定性好,能粘住球。这样,身体重心在击球动作中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欲发挥身体重心在整个击  相似文献   

8.
1佩斯的截击技术非常出色,以至于我们在向他学习时可能出现困难。因为他的出手既快又准,在每一次截击时可以做出的击球选择比任何职业选手都要多,更不用说业余选手了。在这记正手截击动作中,佩斯略微引开球拍的动作就足以让他打出具有侵略性的截击球,因为他的击球时机非常完美。我建议业余选手在截击时可以让球拍始终处于身体前方(不要超过体侧),挥拍幅度也要小。你在这里看到的就是理想的动作。佩斯的身体也同时略微进行了旋转(你不应该在截击时像底线击球那样完全侧身,因为这将阻碍身体向前冲压来球)。他把身体重心放在外侧腿上,这是在截击中能否获得力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应读者的要求,本刊将连续分几期刊载技术较为复杂的截击球动作图解。刊载的顺序为:中等高度的截击球、高截击球、低截击球和反弹球。中等高度的截击球截击时后摆拍的动作要小,将球拍置于身前,移动动作要简单。享曼需要注意的是享曼在1图中的拍形,他的向后摆拍动作就做到此图中的位置。从2、3图中可以看出,柔和地握拍就习以击出近网截击球。莫亚打截击球与打反弹球一样,不能仅用手臂发力,而要利用双手以及身体去协助击球。在正手击球时,可像莫亚那样,不握拍的左手在击球时也向前。这样可以有助于保持拍面稳定。此向后伸以保持与右…  相似文献   

10.
达文波特拥有强劲无比、稳如磐石、挥洒自如的正拍,这使得她在女子网坛可以做视群芳。下面我们来看看她采用半西方式握拍的正拍的奥秘吧。 ①尽管达文波特被来球逼出了场地,但她仍然很好地做着完美击球的准备。在寻找最佳击球位置的同时,她转动肩部,让球拍尽早后摆,同时左臂伸开以保持身体平衡。 ②她把右腿牢牢地扎根在地面上,这样给她的击球带来了强大的力量。同时,她开始转动肩部,向前挥拍。 ③伴随着身体的转动和在自己的是体前面击球,她把身体的重量贯穿到了击球当中。同时,她的左臂仍然展开维持着平衡,眼眼全神贯注地盯着…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重心上升的力量向前上方挥拍反手起下旋球时,为了使拉球具有一定的威胁,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挥拍的同时,两腿蹬地,将身体重心迅速上提;要利用好腹肌、背肌的力量,将爆发力充分释放。在击球时,腿部从弯曲状态迅速伸直,重心在上升的过程产生了足够大的前冲力,此时顺势向前上方挥拍可以使动作更加干脆有力,增加反手拉球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网球入门     
初学网球击球要点 1.握拍手腕固定,拍面垂直于地面,对准来球,拍柄平行地面或稍高于地面; 2.击球时注意以腰为轴,全身协调发力,大臂带动小臂,挥拍轨迹从下往上,从里向外; 3.击球点尽量保持在腰部斜前方处; 4.准备姿势为双脚平等与肩同宽,面向网,击球时一般保持一脚在前一脚在后;  相似文献   

13.
一、泽松奈生子对后场高球的扣球动作 对待高球,首先要尽快地侧身。如果身体面对来球,只是挥拍击球时转动上身则不容易加力,也不利于步伐的移动。下图是泽松以基本扣球姿势进行扣球的动作,请注意身体的动作。  相似文献   

14.
对于那些网前技术不好的底线型选手来说,凌空抽击技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1 正手凌空抽击球其实就是一记正手击球——只是减少了来球落地的环节。它的蓄力与挥拍动作都与正手击球相同。凌空抽击对那些烦恼于切换正手握拍和截击握拍的强力底线型选手来说是极好的选项。第一步:尽早做出决定。你需要能够立刻看出缓慢的来球是否适合进行凌空抽击,然后迅速做好准备。采用开放式站位,双肩充分旋转并且保持水平,非持拍手指向来球,良好的预备姿势和身体平衡是凌空抽击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8-28
和欧洲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拉弧圈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前臂的力量用得很好。王励勤就是典型的一个。这是王励勤的一组正手拉球动作。(1)准备姿势:两腿左右分开。两膝微曲,身体重心稍稍前倾。(2)执拍手向右后方引拍,右肩下沉,重心移至右脚。(3~4)执拍手继续向右后方引拍,身体重心逐渐下降,腰、肩要随着身体重心一起转动。(5~6)击球后,大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挥拍,身体重心随之逐渐移至左脚,摩擦球的瞬间迅速收缩前臂。(7~8)击球动作完成以后,球拍随势挥至前额处,身体重心转移至左脚,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回击…  相似文献   

16.
打乒乓球,持拍手的作用显而易见,人们多有论述,但对非持拍手的作用许多人认识不够,众所周知,乒乓球击球的基本环节有四部分:判断来球,移动脚步,挥拍击球和迅速还原。其中迅速还原指的是挥拍击球后球拍的还原,身体重心的还原和基本站位的还原,以便为下一次击球做好准备。尤其是击球后身体重心的还原,几乎是每次击球后所不可缺少的,否则下一次击球就难以进行,更谈不上击球质量。要使身体重心及时还原,重要的一点是:身体重心,由一腿交换至另一腿时,承受重心的腿犹如弹簧被压缩似的。当击球的动作一结束,前脚掌内侧轻轻一蹬就将重心反弹回来,这样为下一次  相似文献   

17.
十二、力量 (一)问:何谓击球力量? 答:在力学中,一物体对另一物 体的作用叫做力。用公式来表示:力 =质量×加速度(F=Ma)。 击球力量就是指球拍对球的作 用力。 在乒乓球运动中,由于球的重 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击球力量的 大小主要是由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决定的。挥拍的加速度越大,击球的 力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调查当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被要求对付不同状态来球时,如何调整他们的动作.研究对象与方法前巴西国家队高水平乒乓球男女运动员7名,均为右手持拍.运动员(平均年龄27.85±5.36岁、训练年限平均为19.14±5.24年,运动员身体状况良好,每周训练3次.运动员分别在4种状况下,对发球机发出的乒乓球进行正手击球(1)两次反弹(一次过网前一次过网后)的上旋球;(2)两次反弹的侧旋球;(3)一次反弹(过网后)的上旋球;(4)一次反弹的侧旋球.研究结果(1)乒乓球运动员采用包括动作的绝对和相对的修正以促进正手对击球的适应;(2)动作修正的本质受不同状况的约束;(3)细微动作(触球和随拍)比宏观动作(准备姿态和向前挥拍)更容易受外界状况的影响.分析与讨论(1)回击一次和两次反弹的侧旋球,运动员几乎不用调整,但侧旋球会造成成功率不高.在引拍、迎球挥拍阶段动作模式没有改变,但球拍触球、随势挥拍阶段稍有不同,此动作有利于还原部分;(2)击球动作前的选位和对手的动作趋势也会影响动作模式,但变化却是使整个动作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专家信箱     
1.击上旋球时是否拍面要关,击打球的中上部?为什么我每次这样做的时候球总是下网?(北京读者金星) 首先要明白击打上旋球的原理:在完成后摆向前挥的瞬间,拍头应低于击球点,挥拍击球是一个从下向上的动作,在击球瞬  相似文献   

20.
赵振平 《网球天地》2021,(3):108-109
网球以及羽毛球、棒球等使用器具击球的运动项目,隐含着诸多技术要素。击球刹那,诸多要素必须完美结合,否则,就很难实现完美击球。移动不到位,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位置,或者击球动作不对,都会导致击球失误。有时即使找到最佳位置,挥拍动作也无可挑剔,却莫名其妙发生击球失误。其实,这也许就是因为击球瞬间拍面角度稍微不对劲,或者其他非常微小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