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1世纪将是中国应用语言学成熟、腾飞的世纪。作为把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中小学语文汉语应用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最主要的课题。本文从社会发展、学科建设与中小学玟教学改革三个角度,阐述了开展汉语应用语言窑紧迫性等并进而提出了汉语应用语言学急需研讨的十个论题。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爱荷华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汉语应用语言学研讨会将于2014年4月25—26日在爱荷华大学举行。会议旨在为世界各地从事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和加强汉语应用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和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本世纪以来,中国大部分的的语言学理论都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而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根据的却是完全不同于汉藏语系的印欧语系,况且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研究从传统语言学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再到转换生成语言学,已逐步走上形式主义的窄路。因此,盲目地模仿西方语言学建立起来的汉语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本身的矛盾日益激化,指导汉语研究与教学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简要回顾了语料库语言学在西方的发展历史及理论根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当前汉语语料库建设与汉语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一方面,汉语语料库加工要求充分利用汉语研究已有成果,并加紧解决汉语研究中的“两难”问题。另一方面,汉语研究在传统的内省法、规则法基础上,应充分整合语料库与概率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部分工能之和是小于整体功能的,因此,对于各种语文教育研究理论进行合理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整合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伟大动力”。而实现了这种整合,并成功的完成了21世纪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转型的就是下面这部分以语文教育的本体——“言语”为核心,针对语文教育的整体进行理论研究的《汉语应用语言学》。此书是由陈黎明、林华君主编的,是“山东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汉语应用语言学(教材)的研究成果”。是国内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使用的第一部《汉语应用语言学》教材。  相似文献   

6.
一部汉语训诂学史,也包含一部汉语词源探求的历史。联系训诂学史,结合汉语词源研究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汉语词源学史可分为五个时期:(一)释名学时期;(二)右文说时期;(三)乾嘉音义学时期;(四)文始学时期;(五)词典学时期。历史悠久、材料丰富、方法实用、成果丰硕是以往词源研究的总体特点,但存在着用文字的方法研究词源、字源当作词源、一词多源、拘泥于传统训诂等方面的误区。未来的词源研究应实现两个转向:系源转向推源,描写转向解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并流行一种“汉语人研究派”。这种新的语言学流派深受西方人语言理论的影响,力求探索汉语的化特征,他们提出了建立中国化语言学的学术主张。随后,出现了较多探讨化与汉语相互关系的学术专与论,如《方言与中国化》、《中国化语言学》、《化语言学》、《语言化研究的四个层面》、《汉语与中国传统化》、《有关汉字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等,“女”族字、词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词类研究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没有独立的语法学,语法研究一般依附干字、音韵、训诂等“小学”门类和诗的创作研究,在传统语言学中也没有语言学意义上的词类划分。为了适应认识世界的需要,人们给表示事物的概念分类;适应诗创作的需要,人们给语词分类;适应更深入的认识难以掌握使用的虚词的需要,人们努力探索给虚词分类并认识它们的作用。所有这些分类,适应汉语的特点,基本能适应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的词语分类要求,语言研究不应该忽视而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词语分类的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建立适合汉语特点的科学的汉语词类和词语分类法。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也是当今语言学的前沿,然而国内对它了解的人却知之甚少,有关这方面的专章也不多,更谈不上大规模的将它运用到汉语的研究中来了。本通过比较全面的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主要概念、研究论以及对于汉语研究的启发等内容,旨在希望为汉语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眼光,从而将汉语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语法化(实词虚化)、词性引申研究,复合词理据义研究,语法化(词汇化)研究,象似性、词源研究,词典编纂研究等的兴盛,带动了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的共时研究对历时、历史视角的关注。词汇语义的共时与历时、当代与历史的结合研究是目前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一种文化形态,地名文化包含历史的、地理的和乡土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含义。基于比较文化学视角,运用语言学的历史比较方法,对英国和宁波海岛命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海岛命名溯源,包括海岛命名方法、海岛命名语源或词源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不同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下产生出不同的海岛名字,以及中英民族对海洋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海洋文化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义不仅是语源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词汇语义学关注的重点,二者在发展上本应有密切的联系。但就目前状况来看,二学科分化的趋势远胜于协作。在我国,由于包括专业体系设置在内的各种原因,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本文旨在结合具体材料讨论二者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字料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缺乏满足文字学研究需要的字料库,基于字料库的文字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首次提出的字料库的概念,是指以文字的整理和文字学的研究为目标,按照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原则,收集实际使用中能够代表特定文字或文字变体的真实出现过的文字书写形态,运用计算机技术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电子文字资源库。字料库是在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基础上生成的真实的文字书写形态的有序集合,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形体进行各种分类、统计、检索、综合、比较等研究的基础。字料库的性质和特点与语料库有四种不同之处。建设汉字字料库、开展基于汉字字料库的汉字整理与研究的设想,不仅丰富和深化了语料库理论,也为汉字研究与规范提供了新的方法,开拓了新的领域,对汉字的理论研究和汉字整理与规范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主要评述了语言潜显理论基本内容,结合语言全息论分析对此理论在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定位及意义进行思考与分析,提出重整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层次性的必要,将潜显理论作为动态理论的下位理论进行研究,增强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化,并从新词新语研究及语言潜性显现化两方面分析了此理论在语言资源开发及语言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通过对中古佛经词语进行研究,可以为大型语文辞书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前书证。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字的性质探讨入手,论及语言字应用研究的内容包含语言规划,语言教学,中信息处理三大方面,并探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的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语言应用学科之一 ,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因为都是新兴学科 ,二者关系过去在概念上不甚密切。学科成熟 ,是对外汉语教学并入应用语言学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促进了这一学科理论的建设 ,形成若干研究领域。可归纳为八个方面 :汉语本体研究、汉字教学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汉外语言与文化对比、汉语教学法研究、教学大纲与课程设计及教材编写、语言水平与能力测试、多媒体网络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功能语言学传入中国后被广泛地研究、应用到语言教学、语篇分析/文体学、汉语研究等方面,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旨在回顾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希望以此更深入地了解其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语言学流派。  相似文献   

19.
从词源学角度追溯“语文”的含义,以索绪尔(F.de Saussure)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究学科本体的内涵,建构一个以语言和言语为内部因素的语文学科本体观;从这一本体观出发,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主体内容以及目的、任务等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在描述语言迁移现象及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表现,从理论层面探讨语言迁移研究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从而继续加强语言迁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