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防 《档案天地》2010,(10):11-12
人们都说岁月如歌.如歌的岁月没有轮回。也不着边际.我们走过的每一段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他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是幸福的相知.还是呢喃的低语……所有的点点滴滴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的家庭档案。我的家庭档案门类齐全。有文书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们的新闻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似乎也形成思维定势,而有时还会不自觉地引发误导。下面本人就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商榷。一、“顾大家不顾小家”与“顾小家也顾大家”只要我们稍作留意便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在我们记者的笔下,大凡好干部好领导都是“顾大家不顾小家”的典范,久之,“顾大家不顾小家”就如一个固定的标签成了衡量一个干部好坏的标尺,并成为一种舆论导向探深地影响着受众。我们且不论受众对这种观点的认同程度,姑且就事论事。应该说,这种导向是片面的。本来,“大家”与“小家”二者没有绝对矛盾之处。“小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建筑图纸的设计就是一个建筑物的灵魂的写真。对这个建筑物进行重新装修、维护、改造等等.也就离不开其原有的设计基础。而我单位基建图纸档案保存只有一套蓝图,在基建图纸利用上,我们一直采取比较保守的做法.只能看,不能借。但这样一来.引起了归档部门的强烈不满,因为基建再次改造要重新请专家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家庭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无档之苦.也曾感受过有档之乐。家庭档案已成为我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我患了腹胀的病.多处求医无效.后来被一位老中医的三副中药治好。两年后我的病复发,再次找那位中医治疗.他也不记得原来用的什么药.怎么治也不见好.因个人门诊没有病历档案.原来的处方无处查找,我也没有保存.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使我受尽病痛折磨。因此,我想到了建立个人病历档案,于是我就将我和老伴过去看病的报告单和处方等进行了整理,还将每种病的症状、诊断结果和有效处方进行了登记.  相似文献   

5.
“参加这次活动,我再次被我们的兰台人所感动。说起来或许是缘分,2001年我也曾参加过北京市档案系统的演讲比赛,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原来档案部门还有那么典雅和优美的名字——兰台。如今四五年过去了,参赛的选手也都换了,但我的这份感动依然没有变。我们中国传媒大学是搞宣传的,  相似文献   

6.
《新上海档案》2006,(4):26-26
青浦区档案馆最近几年接待档案利用人次和档案数量比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了大幅度增长。为了加强档案馆在实体档案的出、入库、统计、安全等方面的有效管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们于2005年8月安装了《档案条形码管理系统》,通过半年来的使用和运行.我们深深感到这个管理系统方便、实用、有效,使我馆档案实体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这一实践,也增强和提高了我们应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去年3月.在全面分析形势。展望当年工作时,我曾讲过,2009年,对我们局(馆)来说,铁定也是大事之年.多事之秋。2009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所干的几件大事,已经完成了。如,向后库集中转移搬迁30多万卷档案.使我馆成为在中国馆藏档案总量超百万卷的大省馆之一: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档案接收,全省省、市、县三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总量突破千万卷大关;  相似文献   

8.
昨天晚上在学院机房值班.忙里偷闲踩了踩《档案界》,不想却被一位等待上机的女生“逮了个正着”.她问我是不是学档案的.我当时正头脑发晕.一时没反应过来.还真以为她有什么特异功能之类。看着我迷茫的眼神.她指了指电脑屏幕说:“我也是学档案的.对这个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王建双 《档案天地》2010,(10):12-12
很多年前我在《正大剧场》中看过一部美国的老影片.故事的开场就是父子两人在夕阳下翻看老照片.回忆过去的点滴.当时的温馨场面让我感动不已。多年以后我自己从事档案工作.才明白.哦,这也是一种家庭档案,才意识到家庭档案也会带来无穷的乐趣.才真正有意识的收集整理自己的家庭档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了解中原油田地质电子档案的保存状况.我于2006年2—5月对中原油田物探档案室所保存1985—2006年地质电子档案的保存情况进行了调查。虽然这只是一个侧面,但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原油田地质电子档案的保存现状.也可以为今后地质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1.
真诚的回报     
张炜 《中国档案》2004,(1):58-58
山东省档案馆是我大学毕业后踏进的第一个部门,我在这里工作了四年多的时间。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馆里的领导和同志们与我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就连这座建筑物也让我充满了感情。我调离后很长一个时期,还恍恍忽忽觉得自己仍然在档案馆工作、是这里的—名专业人员。时间很快,一转眼就过去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我一直关注我们的档案馆,发现她日新月异,越来越兴旺,各项事业越办越好,兵强马壮,可爱的新面孔越来越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常常因为在这里工作过而自豪。我很想念当年在一起工作的朋友,想念朝夕相处的情景。我…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形势下的档案宣传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吹自擂、自我吹嘘、夸夸其谈”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反面品质的写照.不仅做了坏事要不事声张、瞒天过海。就是做了助人为乐的好事也须三缄其口、只字不提。我们档案工作者常以“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来勉励自己.将“默默无闻”当作档案队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为搞档案宣传是花架子.对外大喊大叫。有王婆卖瓜之嫌。在这种观念的束缚下,档案界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欲望.更谈不上把握宣传机会,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在本市一家国企档案室工作。目前.计算机管理已经在日常档案工作中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但是在管理档案进出库房时.我们仍采用传统的手工登记方法来进行管理,随着档案室的案卷数量和利用人次的逐年增加,我们明显感到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听说市档案馆开发研制了一套《档案条形码管理系统》软件,可以实现档案进出库房和利用时的计算机现代化管理。不知道这套软件是不是也适用于我们这样的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可否请有关同志作一些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老师:我是某大型国企档案馆的一名档案员,主要负责我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单位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最近领导提出要购置一套档案管理软件,于是我们与几个软件公司进行了联系。这些软件公司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根本没法判断哪一个好,究竞应该怎样选购软件.我们一点底都没有。希望编辑老师能给我们提一些好的建议。谢谢!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的家庭档案终于较科学、规范地建立起来了。书橱中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的一排排别具特色的红色家庭档案盒,煞是好看.也给我的书房平添了几分美感。闲暇时,丈夫总愿翻看其中的女儿照片档案.还不时到女儿的书桌前指给她看.  相似文献   

16.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两个多月前,赵勇常务副省长来我局馆调研.做了高瞻远瞩言简意赅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全方位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我们正在逐项认真地贯彻落实。落实赵省长讲话。关键是真正吃透精神实质。不说别的。就说赵省长的有些提法,真可谓令我们大受触动.够我们“消化”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尽管从事档案管理的专业工作,但我对家里的各种情况却总是迷迷糊糊。老公经常带着戏谑和神秘的表情问我:“老婆,家里还有多少存款啊”.而我每次都张口结舌.片刻后懊恼地胡乱甩过去一个数额.结果都惹得老公好一阵讽刺挖苦.让我气也不是、恼也不是,只好找一些工作忙啊、照顾孩子啦诸如此类的借口搪塞过去,然后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建立起家庭档案,好好回敬他一番.  相似文献   

18.
儿子结婚已近五年.小两口相敬如宾。我们作长辈的两对亲家,也经常来来往往,互相切磋,取他长.补己短,关系处得蛮好。  相似文献   

19.
也许是因为职业的缘故.工作之余.我的家庭档案也悄悄建立起来了。多年来,我不仅多次利用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亲身体验着建档过程中的那份快乐与真情。  相似文献   

20.
《航空档案》2006,(4):17-18
非常高兴参加航空工业第八次档案工作会议。我代表国家档案局对会议的召开和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航空工业战线全体档案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企业档案工作的前面,也走在了全国档案工作的前面。今天这个会使我很受启发,我认为给予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的领导干部授予特别奖,这点特别好,我们今后也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