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轮转换理论揭示了会话互动的特征,话轮转换和相邻对的语用策略的运用则反映出会话参与者的交际水平。本文拟从话轮转换机制和相关的语用策略两方面探讨高职学生会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的互动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交际是人际交流最典型的特征,它是通过交际双方之间的默契合作,以话轮传递的方式,并借助各种交际策略,会话技巧来实现的。然而,许多英语学习者常常只注重交际过程中的单向表达,忽视了双向沟通,即互动交际,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种交际失误。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会话内隐意义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对词汇的内隐意义、会话意义隐含的交际意图和程式化表达方式内隐意义理解的差异,交际者会在交际中出现误解。对会话内隐意义理解差异引发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的研究对深入认识跨文化交际误解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接触现象,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双语或多语者的会话情境中的交际方式.然而,这种语码的转换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会话者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换呢?文章对存在于汉英双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探讨出汉英双语者运用这种策略的动机以及其在交际中所起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话语理解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可以用来解释交际者之间是如何成功地进行交际的。然而,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出现了大量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本文利用会话含义理论对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会话实例进行了详尽分析,推导出交际者实施这种交际策略中话语包含的特殊会话含义:即说话人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问话技巧与学生应答的机能与话轮转换机制有关,需要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会话的话语模式,运用话轮转换规则增加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掌握操纵话轮的语用策略,使会话活动利于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目标和意图。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价值观、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面子管理、礼貌策略的差异变得显而易见。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以布朗、莱文森和顾曰国的相关理论为框架,结合中美电视剧中的会话语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是使跨文化交际者了解对方的面子管理和礼貌策略特点,避免发生误解和交际失误。研究发现:1)汉语会话者比美语会话者更注重面子;2)在和与自己地位相同或相近的人的对话中,汉语会话者尽可能地尊重对方的面子,美语会话者则强示自己的身份面子;3)在和比自己地位高的或相远的人的对话中,汉语会话者会通过沉默等方式维护自己的身份面子;而美语会话者会重新修正并施加自己的身份面子。  相似文献   

8.
杨璐 《文教资料》2012,(8):67-68
男性和女性在跨性别交际中常常会出现交际失误。性别语言差异往往是引起这些交际失误的原因。因为不同性别的交际者在用词、会话风格和会话策略方面存在着差异。只有认识到性别语言差异客观存在的事实,尊重其各自的规律和会话风格,培养跨性别交际的意识,才能克服性别语言差异所导致的交际失误,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课堂会话修正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会话修正即指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对出现的听、说或者理解性错误及时作出处理或补救的一种行为。会话修正是语用学和会话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课堂中会话修正的有效使用便是促进师生互动、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就会话修正的研究情况、存在类型、使用功效进行理解,以便更好地使之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项真珍 《海外英语》2012,(2):247-248
在认知语用学研究中,会话互动与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认知过程,而话语标记语对这种互动与理解起着控制和引导的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会话交际。该研究基于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中的会话文本,统计并分析了阐述性话语标记语中常见的so,well,you know等词的的频率、使用位置及其各种语用功能,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在会话中对阐述性标记语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口语的自然流利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