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对企业信用及信用档案的概念,信用档案的内容,企业信用档案的管理机制、收集工作、整理工作、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信用是借贷活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当它的国家管理体系比较健全,有信誉且公正的诚信服务在全国普及时,才能够保证以信用交易为主要市场交易手段的成熟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杜萍 《兰台世界》2006,(16):7-9
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对增强我国大学生诚信意识、弘扬诚信之风、打造诚信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简要阐述大学生信用档案概念、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制约我国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芳 《档案管理》2016,(2):78-79
通过对市场经济下我国工商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必要性和信用档案内容的分析,确定了企业信用档案在我国工商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最后重点分析了工商企业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邸家琴 《兰台世界》2005,(14):33-35
近年来,社会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越来越多,引发了被称为"市场经济败血症"的信用危机,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社会信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一定要加强信用方面的建设,要建立科学的教育和激励机制,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和运用信用档案,则是建立此机制的重要内容.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的任务,档案部门需要认真研究探索信用档案的建设,本文就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信用档案     
《浙江档案》2003,(3):44-44
赵嘉庆在《上海档案》2003年第1期上刊登此文。笔者提出,信用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它本身有特定的活动范畴和专门的内容。信用档案的地位和作用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信用管理活动密不可分。信用档案是信用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信用档案是社会联合征信机构进行征信服务的重要信息源;信用档案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国家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是信用经济的基础;信用档案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大大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促进档案工作跟上时代,快速发展。信用档案的特殊性决定了信用档案的管理要遵循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立信用档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但在目前建立信用档案工作的起步、发展阶段,特别需要抓住建立信用档案的重点,明确建立信用档案的内容,掌握建立信用档案的方法。只有抓住了工作重点,明确了建立的内容,掌握了建立的方法,才能建好、管好、用好信用档案。笔者就此问题谈点认识,恳望档案界同仁赐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彭移风 《兰台世界》2006,(21):15-16
信用档案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因此,信用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信用档案建立面临着许多问题,研究信用档案建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于加强我国信用档案工作,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信用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1.信用档案管理机构缺乏统一协调性。信用档案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所能承担的,在我国,并没有统一的信用档案生成和管理机构。由于信用档案涉及面较宽,只要与信用主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越来越多,引发了被称为“市场经济败血症”的信用危机,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社会信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一定要加强信用方面的建设,要建立科学的教育和激励机制,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和运用信用档案,则是建立此机制的重要内容。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的任务,档案部门需要认真研究探索信用档案的建设,本文就几个问题加以探讨。一、信用档案的定义及特点1.信用档案的含义。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信用、信用档案及加强信用档案建设谈起,提出应尽快落实信用建档工作,要建立完善的信用档案体系及社会信用体系。文章从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及信用建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论起,提出应加快教育改革、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体系及配套政策。同时提出当前要加强诚信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和风尚,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及教育体系。只有三者并举,才能使信用建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信用的基石,是公共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基于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构想,围绕平台建设目标、主要内容、积极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信用档案,是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用来支撑信用体系的各种记录和相关数据.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中外信用档案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信用档案的发展现状 我国信用档案首先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中国金融业,当时正值国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外资企业的大批涌入使得中国金融市场饱受压力,为在竞争中取胜,金融业内一度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我国的信用档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率先出现的.[1]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信用档案便在一段发展后告一段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效益、整顿市场秩序,又重新开展了信用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信用档案,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也可以说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信用档案进行整理,即通过整理,使原来处于零乱无序的信用档案件材料既便于保管,又便于利用。因此了解信用档案的整理内容,明确信用档案的整理方法。对建好、管好、用好信用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笔就此问题谈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信用文化建设","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对信用档案工作建立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今年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15.
阚碧清 《四川档案》2003,3(4):16-17
该论述了建立信用档案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了信用档案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加强信用档案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也谈信用与信用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的要求,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先后提出了加强信用档案建设的总体要求。如何有效地指导和帮助有关部门及时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成了档案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为此,笔者进行了信用和信用档案调研,先后走访了金融、工商、税务、质监、法院等10多家单位,并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对我国信用和信用档案的现状及如何建立信用和信用档案有了初步的认识。一、信用以及我国的信用现状(一)信用信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就是信任、信誉。狭义的信用,是指“受信方”向“授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临朐县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针,根据农村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载体和内容,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户文明信用档案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协调发展.目前,全县90%的村建立了农户文明信用档案,评定文明信用户9.1万户,文明信用村178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术界对信用档案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档案的问题上,而对政府信用档案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试探讨政府信用档案的定义内容、建立政府信用档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建立政府信用档案的具体步骤、措施及设想。  相似文献   

19.
加强信用档案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整顿市场秩序,开展了信用档案工作.自2002年朱镕基总理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以便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以来,如何建立信用档案,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政府、企业等部门在信用档案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档案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20.
张国文 《档案与建设》2003,(1):38-38,41
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引起了档案界对信用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信用档案是什么?信用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档案界目前探讨的热点话题。一、什么是信用档案有关信用档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开展信用档案工作必须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关于信用档案的解释,目前档案界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信用档案是一种信用体系,有的则认为信用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有文章给信用档案下了定义,比如对企业信用档案,其狭义的理解是“凡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直接反映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