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典型与典型报道”研讨会在舞钢市举行。会议重点剖析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平顶山记者站站长聂世超从事典型报道的新闻实践,对典型与典型报道、典型报道的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典型的发现与发掘、典型的表现与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典型与典型报道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指那些极具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同时又极具个性特色的事件或者人物。它是社会生活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产物,没有人为的创造和加工。因此它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身。典型报道是用…  相似文献   

2.
典型材料分集体典型材料和个人典型材料。集体典型材料是记述集体先进事迹或工作经验的陈述性文书。个人典型材料是对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进行选择、整理而上报的书面材料。下面分别讲讲集体典型材料和个人典型材料的书写格式和写作要求。 集体典型材料的书写格式一般由标题、正文、单位名称、日期4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制作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关于……先进单位书面材料”。例如,“关于××家用电器厂先进单位书面材料”;二是由正题和副题组成。例如:“致富路上风貌新——××县×庄×队实行××××以后”。 2、正文。一般由开…  相似文献   

3.
史梁 《新闻知识》2004,(8):10-1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宣传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传统。从解放前的董存瑞、黄继光到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陈景润、蒋筑英、张海迪、徐洪刚……这些各行各业典型的事迹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也成为耸立在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4.
莫壮衡 《军事记者》2002,(11):17-18
一、典型报道的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宣传效果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议论:“现在故意弄虚作假的新闻明显减少了,可是先进典型类报道,有的水分较多,可信度欠佳。”典型报道的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典型报道的宣传效果。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于关键时期。进一步改革开放,我们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难度会越来越大。典型报道,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能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引导群众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创美好明天。典型报道仍然是唱响主旋律的重头戏。因此,提高典型报道的可信度,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效能,可说是…  相似文献   

5.
艾红红 《新闻界》2006,(5):57-58
典型报道是指用报道和宣传典型的方式树立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典范,是我国新闻媒体长期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和民众价值观念的急遽变迁和多元化,媒体在关注和报道那些富于时代特色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时,在报道路径、叙述视角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也开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本文择其要者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6.
高坚 《新闻世界》2009,(11):126-127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新闻工作者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新闻领域。新闻典型与文学典型的交相辉映给两大领域带来了繁荣璀璨的景象。尤其是这一文学形态对新闻领域的渗入,使新闻报道从内容和形式上变得更加饱满和风韵。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区分新闻典型与文学典型,使之更好的在各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彭吉增 《新闻知识》2005,(10):60-61
宣传先进典型是党报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报的一大优势。党报记及时将一大批时代和社会造就出的典型人物,用大众的语言,细小的情节,报道出来,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形成典型引路的宣传效果,从而增强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典型报道是对有着很高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个人或单位,所作的有分量、有力度的报道。典型报道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高尚的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典型报道不仅要让党和政府满意,而且要走进受众的心灵,促进受众的行动,这样才会有好的传播效果,才会使典型报道真正发挥作用。本试以2004年的部分典型报道为例,分析典型报道应如何把握受众的阅读心理。  相似文献   

9.
丁智擘 《新闻知识》2004,18(10):19-20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建国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典型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式下生存和发展,引起了众多媒介人士的关注。许多人对典型报道的前景持悲观态度,然而,我却要指出典型报道其实是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10.
典型要人性化而不能神化一说典型,人们一般都会往“高大全”上想。不错,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确实有其坚实的基础、丰厚的材料,甚至有着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闪光点”。但要知道,典型就生活在群众中,典型也是普通人。有些典型之所以不能让人信服,之所以没有生命力,原因就在于有意无意地拔高与“神化”,让人感到可敬而不可学,甚至根本就不可信,这是典型宣传的大忌。《当兵就要当好兵———记优秀士兵邹峰》(刊军报1997年1月29日一化“高成为厚的可泣生活些典没有拔高学,传的士兵日一版头条),主人公邹峰既不是军委、总部确定…  相似文献   

11.
张健 《军事记者》2002,(8):26-27
典型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一个特色传统。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做得好不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新闻单位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典型报道面临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对典型报道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典型报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论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典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何时,要弘扬某种精神,要推动某项工作,要动员公众参加某一活动,我们最熟悉的方法.就是靠新闻媒体树典型,用“典型引路”。而典型报道搞得好否,几乎成了衡量新闻单位工作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志。典型报道成为党强有力的宣传方式之一。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它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事进行重点报道,来揭示其典型意义,并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教训,从而引导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它是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新闻工作中的反映。 50、60年代是典型报道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成了当时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13.
刘见闻 《新闻记者》2007,(12):103-104
抓好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典型报道包括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典型、个体典型和群体典型,等等。搞好典型报道,对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各项工作。提高党报的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我们在宣传中抓了许多典型,而且不惜篇幅时间,不遗余力。然而,有些典型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典型起好导向作用?要让典型起好导向作用,必须选准典型。一个典型是一面旗帜,选准典型,才能使典型的吸引力、感召力发挥出来,起到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就是客观地报道事实。但新闻报道并非是对事件的原始再现,它需要行为主体按照所设定的需求去选择行为客体中有价值的元素。行为者认为最具震撼力、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元素被视为报道的典型。那么,行为主体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对典型进行辨析、判断和选择,便成为客观报道事实的关键。然而,不少稿件中出现典型运用的失误。本文对这些失误进行了简略的归纳,试图从中找出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失误一,对典型把握不够,判断不准。例如:在小煤窑事故频出,屡受批评的时候,某地记者采取逆向思维向省台发去报道,说某个体小煤…  相似文献   

16.
发现典型、总结典型经验是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闻媒体通过典型报道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但地市级报纸因为覆盖的区域有限,有时推出的先进典型影响力往往不是很大,难以产生轰动效应。有人因此说地市一级“小媒体”开展典型宣传“很难大有作为”。此论笔不敢苟同。如果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新闻,把典型报道做深做透,地市级报纸就能提高典型报道的新闻传播值,提高报道的转载率,由此引起更高一级、更多媒体的关注与进一步的采访报道,从而提高地市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牛耕 《青年记者》2002,(10):29-29
时代是向前发展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典型。同样,一个具体的典型人物,其思想和行为也是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刘甲坤便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然而,由于人们对典型人物的认知定势和期待定势,刘甲坤本人的发展变化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议,对新闻界关于典型的标准和典型宣传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报纸上刊登了大量先进人物的典型报道,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了极大的鼓舞、激励、鞭策作用,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但是,在一些先进人物典型的报道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先进人物典型报道的质量和宣传效果。依笔者之见,在先进人物典型报道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需要加以改进。一忌没有时代感报纸是新闻纸。报纸报道先进人物的目的,是要通过及时报道先进人物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中表现出来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做出的新成绩、新贡献等,起到“…  相似文献   

19.
徐文 《军事记者》2005,(11):18-19
吃新闻这碗饭,无疑思考和困扰最多的便是如何“抓个一碰就响”的典型问题,这不仅是展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境界.也是衡量其自身“功力”的一个标志。对于一个半路“出道”的人来说,谈典型的写作手法似乎有“不知天高地厚”、“班门弄斧”之嫌。近期,与同仁切磋交流,大多是有关“抓典型、写典型”的话题。如今的各类典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我们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但也要看到,有些宣传的典型在“火”过一阵后.便昙花一现了。个中的因素固然颇多,但报道典型能否运用“平民化”写作手法,是个不容忽视和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谭如玉  陈岩松 《大观周刊》2012,(50):353-354
典型是催人奋进的旗帜,高校典型育人工作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典型育人要在选树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上进行谋划和思考,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实现育人功效。本文利用南京某理工大学典型育人成效的实证调研数据,对该校在典型育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当代高校典型育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