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军 《文教资料》2009,(34):52-54
“激情”是语文本身的呼唤,“激情”是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激情教学”也是当前语文人文性的要求和情感教育的呼唤。“激情教学”呼唤智能型、情感型、艺术型兼具的教师,“激情教学”呼唤敏感多情、激情四射的主体性、自主性兼具的学生.“激情教学”呼唤灵活多样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对“激情教学”重要性的阐述.提出了“激情教学”实施的条件和几点实施策略,意在倡导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和重视“激情教学”.改变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教师要善于激活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赵书娟 《考试周刊》2012,(81):37-37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蒋元一 《考试周刊》2014,(15):52-52
语文教学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的生命在于让主体参与者在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学到应有的知识,语文学习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就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人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黄金城 《广东教育》2009,(6):124-125
新课程标准呼唤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呼唤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大胆的改革创新,切实实现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的转变,落实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是它是否具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味”,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多“读”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品”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写”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境下进行的。新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机的温暖的课堂,呼唤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一堂优秀的语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就要呼唤生活的语文、激发生命的语文、盘活生成的语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杨帅 《家教世界》2011,(7):85-85
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更令人回味无穷,学生获益更多呢?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在呼唤原生态的语文教学,呼唤最质朴最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9.
潘春燕 《考试周刊》2010,(24):63-64
只有教师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信息的被动接受变为主体多方位地探索,才能使语文教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使课堂反璞归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因此语文教学以鲜活的形象走进学生生活,让课堂真实、厚实,用真实的课堂呼唤学生的生活。呼唤学生的亲历,呼唤“碰撞”的火花。  相似文献   

20.
李应芳 《考试周刊》2012,(45):32-33
语文教学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重视主体的参与生成,重视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生成.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生命的温暖的爱的课堂,呼唤和崇高人性的对话。语文课堂要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延续生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凸显文本的内涵.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实现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