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的意义问题驱动教学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解决过程的方式推动教学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所需的公式、概念、定理等,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理解知识的本质,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二、"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策略1.课堂问题的设计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原则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的  相似文献   

2.
"问题驱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策略。借助于情境性问题、结构性问题和闪回性问题,可以驱动学生的化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化学探究。以问题为核心、为载体、为动力引擎,能提高教师的化学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学,教师通过设计事例和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利用案例说明如何围绕教学内容优化设计问题,并在问题驱动下层层推进,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在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中获取化学知识,领悟化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弱,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不足,课堂参与程度较低.文章以光学课程中"等厚干涉"一节为例,探讨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该教学设计以培养方案为指导,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驱动教学活动进程,用"知识结构树"体现章节知识脉络,利用流程图规划具体的教学活动,从知识建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反思,解决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置、学情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规划和实施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指导下,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在论述"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含义的基础上,从问题的设计要把握难度梯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问题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主动性等方面对高中物理"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教学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能够揭示事物的矛盾或者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打破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唤起学生的情趣和思维.本文从问题驱动教学入手,来谈"函数奇偶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本质理解.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有了较大的改变,高中化学教学更为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探究性精神以及化学学科观念的培养与建设.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该怎么上,该采取何种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化学教师想要弄清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观念,不失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探索.一、结合生活实际构建化学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问题驱动式"教学是高等数学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问题驱动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创设问题情境,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并界定了有效问题的几个特征。然后通过"无穷级数的和"的实例教学,着重阐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链培养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竖直上抛运动"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应用"问题驱动法"组织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引导思考,用问题促进探究,激发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欲望,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在自主解决问题中内化新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中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著名数学家P.R.哈尔莫斯(Halmos)曾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的起点.E.R.汉密尔顿也认为:"教与学的全部过程贯穿着提问的艺术."它促使数学的发现,推动数学的发展.好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揭示.因此,"提好"问题、"提"好问题,以"问题"为载体,采用问题解决的思想设计教学,可以优化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抽象难懂的高中数学,往往令众多的学子望而生畏."问题串"的建立将大问题拆分成几个相关联的小问题,从而降低了思考的难度,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本文结合高中数学中的"问题串"建立,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较为广泛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法,教学设计围绕任务而展开,课堂教学也围绕任务来进行,然而,在长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突显了其固有的一些不足,笔者尝试将"任务"变为"问题",收到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策略精心设计"问题串"能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欲望,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逐一击破问题,让"问题串"转化成"知识串",从而顺利突破难点内容,解决重点知识。同时驱动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特别是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将同类问题通过"存同求异"的比照分析和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可以大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数学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及数学教学设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节高中数学函数概念课.人教版中的三个实例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这节课选用苏教版教材中的三个实例,让学生容易理解.整节课以"问题"为驱动,带动学生思考,使函数概念的形成显得自然,进而使学生易于理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话理念支持下的新课程教学及其语文教学倡导的"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必须思考如何应对处理来自学生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是相对的,其应对处理:要依据教学经验积累、相关调研做出分析,把握个中差异;有赖于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通过特定程序为有效解决相应问题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对来自学生明显乃至纯粹的个别化问题,也应有针对性地予以妥善处理。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提问在"求同存异"中趋于良性态势。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由逐渐深化、层层递进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联结起来形成的"问题链"能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基于"问题链"的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以所设计的"问题链"为主线,在"问题链"的各个问题中详略得当地展开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进行思考、交流、合作与探究.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引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问题引入"策略,从而拨动学生思考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探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卞志荣 《物理教学》2012,(8):13-14,27
本文以高一新授课内容"超重与失重"的教学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如何用"问题驱动三步法"设计新授课教学,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