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70年 4月 2 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 ,30多年间 ,中国航天人员 ,经过艰苦的创业 ,利用自己研制的“长征”系列等运载火箭 ,进行了 70余次发射 ,将 80多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为我国及世界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 ,我国已构建成功了四大卫星系列平台 ,即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而“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神舟”号飞船的多次试飞成功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 .初步…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在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此前,我国先后于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成功发射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该系统运行至今工作稳定、状态良好.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 GPS 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  相似文献   

3.
科技万花筒     
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升空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今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  相似文献   

4.
据新华社西昌4月10日电: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本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领域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之自豪.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9年12月16日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早在2018年北斗三号就完成35颗卫星组网并向全球提供服务。跟芯片一样,我国导航定位系统此前也是处于被别人卡脖子的状态,导航定位系统此前基本被美国的GPS垄断,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运行是我国自主可控领域的重要突破,打破了GPS系统垄断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2020年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闪耀于天际的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带着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曾为之奋斗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把卫星"眼睛"张开空间卫星上承载有多个空间载荷,其中天线是卫星最为关键的载荷之一,它承载着卫星在轨与地面基站进行通讯和数据传输的重要任务,是卫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随着现代空间任务的不断发展,卫星天线的口径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8.
李秀婷 《高中生》2012,(5):58-59
2011年12月27日起,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在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试运行,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目前由10颗导航卫星组成.在2007年到2011年底陆续发射完毕。  相似文献   

9.
我国航天测控系统采用"偏心率和倾角矢量联合隔离法",日前成功实现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与"鑫诺一号"卫星在赤道上空同一定点位置共位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控制能力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同时为我国今后发展小卫星群、实现多星共位建立了基础性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两颗导航定位卫星,并建立了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一种区域导航系统。它的服务区域仅限于中国本土和周边地区。投资节省,只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可。它主要为公路、铁路运输和海上作业等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这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3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已连续21次获得成功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号”导航卫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升空!这意味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至此全面完成。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到今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升空,历时26年的艰辛建设,  相似文献   

14.
曾有人说,文革期间仅有两件事没停下来,一是原子弹,二是广交会(详看第22页文章《百届广交会的辉煌》)。1964年6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的成功发射,揭开了我国导弹、火箭、卫星发展的序幕。从这一天起,火箭腾空,卫星飞驰。人造地球卫星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目前,我国已发展成六个卫星系列——2000年10月首发成功,共两颗,为公路、铁路交通及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⑥“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1999年10月首发成功,共两颗。…  相似文献   

15.
航天——“五量一船”游太空 2003年是人类实现动力飞行100周年,也是中国的航天年。这一年我国共发射“五星一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卫星有国内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中巴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中国“创新一号”小卫星、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等。2004年,我国计划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9次发射,把10颗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正在运行的卫星系统有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正在实施“伽利略”计划,部署新一代定位卫星,我国是伽利略计划的参与之一。我国还研制了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北斗导航系统。该系统的三颗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期1a、1b及1c已分别在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发射升空,升统已经于2001年底开通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航天测控系统采用"偏心率和倾角矢量联合隔离法",日前成功实现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与"鑫诺一号"卫星在赤道上空同一定点位置共位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控制能力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同时为我国今后发展小卫星群、实现多星共位建立了基础性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是事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科技进步、国家安全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步建成为我国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我国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进卫星导航与定位学科的发展,为培养大量高精尖专业人才,争夺卫星导航与定位国际市场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旨在调研国内外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该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析滑坡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大致可分为“野外信号采集及发送系统”,“北斗双星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控管理中心”3大部分。其工作流程是:由野外信号采集系统采集野外的特征地质数据。经发送系统发送至北斗卫星,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功能将数据发送至地质灾害监控管理中心,由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北斗系统向野外系统发送反馈信息及控制指令。其中“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定位系统,在监测系统中承担传输数据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北斗30年     
<正>7月25日20时2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远征一号"上面级将2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坚实一步。卫星导航系统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的应用已随处可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出于民间应用和国防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