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翟斌 《科教文汇》2009,(18):168-168
所谓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环境,帮助学生从中发现、掌握新的知识,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目标中的知识,同时也要利于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美景欣赏、点拨诱导、情感激发、趣味横生等情境,能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课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相关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尹纪总 《科教文汇》2008,(13):110-110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收集信息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设想,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经历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转变,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学有所"知"、学有所"悟"、学有所"能"。在中职《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有: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挖掘新旧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7.
魏红艳 《科学中国人》2014,(3S):143-143
如何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经过几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研究,我认为在数学课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校“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主课题的引领下,我确定中年段的教研课题是“自主学习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相关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刘琛 《内江科技》2011,32(6):162-164
"问题探究"教学法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吃透教材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能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规范》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同学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以新课导入、新知探究、知识运用这三方面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主动学;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想学。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的产生,关键在于能否创设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1.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本文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德来 《科教文汇》2008,(32):180-180
《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精心策划教学活动。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探究气氛;解放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内外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相似文献   

13.
林伟 《知识窗》2013,(24):12-13
问题情境的设计和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师应在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指导学生主动建构。本文从感性材料、具体实践、复习引导、数学史料四个方面谈了高中数学问题情境设计的策略,理论联系实际,使问题情境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李大泳 《科教文汇》2014,(5):183-183,185
历史的特点是过去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学生难以理解。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本文所论述的是情境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创设情境这一环节,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住。创设情境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创设情境要简洁。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上课伊始就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需要做到:着眼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设置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需要做到:着眼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设置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8.
围绕语文新课程标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如何营造民主课堂,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质疑探究;创设对话情境、发掘自主探究潜能等做了有益尝试,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具有更强的代入感,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多数教师还没有掌握创设问题情境的要点和精髓,还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进行分析,旨在完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推动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材料,不同的教授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情境创设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趣和充满知识美的享受.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使教学进程始终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发展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