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鹭 《教学与管理》2001,(12):52-53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作了这样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因此。在将近4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人敢对鲁迅的人品、作品作出丝毫的怀疑和否定。尤其是“文革”时期,在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作品都被称作“毒草”禁锢之时,只有鲁迅的作品却与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并列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上允许阅读、销售。鲁迅的言论(特别是其晚年的杂文)与马恩列斯毛的语录一起.被红卫兵和造反派的“大字报”大量引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这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当之无愧的旗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在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中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他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四十多年间,一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战斗着。所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鲁迅以崇高的评价,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说到鲁迅的作品,人们很容易想到战斗性。在他的作品中,揭露解剖的深刻性,讽刺批判的艺术性,往往都是为他的战斗性服务的。鲁迅自己也说过:“文学是战斗的。”(《叶紫作〈丰收〉序》)毛泽东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习鲁迅,研究鲁迅,都要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为依据。毛主席给了鲁迅最深刻最科学最全面最崇高的评价。毛主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又说:“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毛主席对鲁迅的崇高评价呢?  相似文献   

6.
引言“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同志这句话的概括性很大,是对鲁迅战斗的一生最正确、最深刻、最全面的评价。“五四”以来,有很多人评论过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但从来没有人象这样全面、这样深刻地用三个“伟大”、三个“家”来概括他的一生。过去六十年,攻击、诬蔑鲁迅的人就不用说了,就是进步的文化界,向来也只是把他单纯作为一个文学家来评论。当然,从文学家的角度来评论鲁迅并不算错,因为鲁迅主要是以文学创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经说过:“我的心和鲁迅是相通的”。这句话虽然非常简短,但是它却高度地概括了毛主席对鲁迅的深刻了解与崇高的评价。毛主席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  相似文献   

8.
鲁迅精神一面爱国主义的辉煌旗帜韩国元“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1],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论鲁迅——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研究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并专门论述“鲁迅精神”,概括“鲁迅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的是毛泽东;第一个最全面最正确最深刻地论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上的光辉业绩、崇高地位和巨大作用的也是毛泽东。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以三“家”一体的全面的整体的观点,从“文学”、“思想”、“革命”三个视角来评论鲁迅,对我们认识鲁迅,研究鲁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鲁迅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七百多万字的不朽著作,而且以他英勇战斗一生的革命实践鼓舞和教育着千百万革命人民。  相似文献   

12.
试谈学习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中国民航协会黄克恭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于鲁迅的重要论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  相似文献   

13.
《一面》是阿累在1936年10月鲁迅去世时写的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阿累只与鲁迅有一面之缘,但时隔四年却仍对当时的情形记得清清楚楚,而且终生难忘。他究竟难忘鲁迅先生的什么呢?毛泽东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以笔为武器,向着敌人冲锋陷阵。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在当时,鲁迅是有志青年的偶像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那被郭沫若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习、研究、宣传鲁迅,“决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任务,决不仅仅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任务,而是全体革命人民,首先是全体共产党员及其干部的任务.”①而“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晓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占的地位.”②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同志对鲁迅所作的经典式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学习、研究、宣传鲁迅,归根结底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鲁迅的革命精神,以激励我们贯彻好六中全会决议,加强思想战线领导,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文明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界,一方面,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另一方面,却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不喜欢鲁迅和他的作品,认为其作品“深奥”“难懂”“怪僻”;其人尖刻,爱骂人,动不动就对人“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有一部分教师比较抵触鲁迅作品,对鲁迅作品教学不是积极钻研,而是消极应付,以致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  相似文献   

17.
鲁迅诗歌选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伟大领袖毛主席对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作了最全面、最科学、最崇高的评价。毛主席多次号召我们学习鲁迅。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为实现毛主席规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冲锋陷阵,英勇奋战。鲁迅的诗,“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作者或者用以抒发自己的战斗豪情,或者用以当作利剑刺向敌人的心  相似文献   

18.
<正>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9.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主席的指示,是理解鲁迅前期思想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但在过去的若干年间,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鲁迅思想的发展是“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直到一九三一年才“从进化论最终的走到了阶级论”。这种观点贬低了鲁迅前期的革命思想,否定了马列主义对鲁迅思想的指导作用,是一种错误而有害的观点。今天,为了正确地认识鲁迅思想的发展过程,以便更好地学习鲁迅,必须对这种错误观点加以剖析,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彻底的革命主义者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者的鲁迅。是“五四”时期较早关注妇女解放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始终把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尤其关注处于社会最底层、最受压迫的妇女。文章从《祝福》、《伤逝》、《离婚》三部作品入手,分析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