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要了解鲫鱼觅食特点。据我在垂钓中体会和在浅、清水中的观察,鲫鱼觅食与其它鱼类不同。鲫鱼在水底层缓慢前进觅食,当它发现窝子诱饵时,不是急于奔窝子中央,而是先在窝子边缘周围觅食。待整个窝子诱饵被其它鱼吃得差不多时,鲫鱼才进到窝子中间在泥中觅食。如果作了窝子后,就在窝子中央垂钓,上鱼就不会理想。 根据鲫鱼觅食的特点,先钓边后钓中。即撒窝后,先在窝子边缘垂钓,甚至距窝子边缘3~4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垂钓活动中,我常碰到这样一些情况:用空钩测试水的深浅时,鲫鱼吞食空钩被提上岸来;有时抛竿很久无鱼上钩,当提竿移动钩饵位置的瞬间鲫鱼咬食上钩;冬季打排钩(8~10把)钓鲫鱼,常在摇轮收线拉回钩饵途中,鲫鱼追食上钩。  相似文献   

3.
朱俊芝 《钓鱼》2013,(1):27-29
我国华北地区,隆冬时节,寒风刺骨,冰封大地。许多钓鱼人难耐这寒冷的季节,刀枪入库,不再出钓。但我依旧执著施钓于诸多水库之间,现在把我积累的一些水库冬钓鲫的经验和大家共同分享。一、钓点选择重在"找"水中的鱼儿为变温性动物,对水温十分敏感。冬季气温在0度以下,水温在5度以下时,鱼儿大都不再进食,进入冬眠期,并选择合适的窝点越冬。这时,只有耐寒强,并处在半冬眠状态中的小杂鱼、鲫鱼还在觅食。因而,"水中鱼儿到处跑,就看你会找不会找。"春、夏、秋季节是鱼找饵,而冬季则是饵找鱼。那么,冬季哪些钓点适宜垂钓呢?  相似文献   

4.
黄旺意 《钓鱼》2009,(23):37-38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这句钓谚说明在整个垂钓活动过程中,钓点选择的重要性,尤其在鱼儿少吃少动、觅食活动范围不大、天寒水冷的冬季则更加显著。因为冬季垂钓主要是人找鱼,不是鱼找饵,只有找到鱼儿躲避严寒,  相似文献   

5.
安在胜 《钓鱼》2007,(1X):25-25
到了12月,北方已进入冬季,对于钓鱼人来说,是一年中萧条期的开始,此时大多数鱼类如鲤、草、鲳、鳊、鲢、鳙基本已不进食,只有鲫鱼还在四处觅食,但这时也没有其他季节猛烈,鱼儿的活动变得轻、慢、缓、顿了许多。这时的垂钓装备线钩漂饵及漂象都须有所改变。尽管如此,冬钓仍有它独特的魅力。因为这时鱼吃口非常轻,难以观察,所以一旦冬钓技巧掌握得炉火纯青,漂象变化观察得了如指掌,那其他季节垂钓就更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6.
鲫道     
赵巍 《钓鱼》2010,(8):28-29
钓鲫之道,可概括为四个字:“诱、法、饵、勤”。 “诱”即诱鱼。诱鱼可以说是垂钓鲫鱼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鲫鱼生活习性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成群结队——大小差不多的鲫鱼喜欢生活在一起嬉戏觅食。如果能通过“诱”,将鲫鱼吸引过来,聚在一个窝点上,然后挥竿垂钓,此时就犹如探囊取物,钓之不绝。  相似文献   

7.
高国祥 《钓鱼》2014,(1):22-23
进入冬季,鲤、草、青等大型鱼类已潜藏深水,不食不动,以减少体能的消耗,仅有御寒能力极强的鲫鱼,仍在近岸活动觅食。但冬季寒冷,鲫鱼身体僵硬,行动迟缓,且开口小,吸饵轻,漂讯反映弱,用错漂就钓不好鱼。  相似文献   

8.
黄旺意 《钓鱼》2009,(2):26-27
秋去冬来,此时鱼儿也随着水温的下降,开始逐渐趋温向温度相对较高的深水区域聚集。随着气温、水温的进一步下降,冬意渐浓,鱼儿为了降低体能的消耗,更好地抵御风寒,大多数鱼类已少游少动群聚一起,也很少摄食。但还有一些耐寒的鱼儿还在小范围内游弋觅食。从历年的垂钓经历看,在我地皖南山区一带,鲫、鳊、鲤鱼从未停止咬钩。但从钓获的鱼种看,还是以鲫鱼为主,因此冬季垂钓应把鲫鱼作为对象鱼,由于天寒水冷,此时鲫鱼的觅食习性和身体特征都发生了一些改变,用星漂钓组垂钓时,也宜相应做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9.
许波 《中国钓鱼》2015,(1):12-13
进入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起来,水温也不断下降,大多数鱼类丌始进入冬眠或半冬眠状态,很少四处活动觅食,也难以钓到,而鲫鱼等少数鱼类耐寒性比较强,有时还可以钓到。不过,在冬季外出垂钓鲫鱼要注意选择天气,有时也要关注风向变化,否则很难钓有所获。  相似文献   

10.
覃建谋 《钓鱼》2011,(2):28-29
三、怎样选好钓点 钓点是垂钓诸因素的重中之重。在保证钓场里有鱼的前提下,垂钓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好钓点。选钓点之前,要知道自己垂钓的对象鱼此刚此刻所在的位置——即对象鱼生活、栖息、觅食、游弋的具体地点和洄游的路线,然后选定那里做钓点,主动把钩饵送到鱼的嘴边去给鱼吃。  相似文献   

11.
侯增福 《钓鱼》2014,(2):18-19
笔者钓箱内有一款蛋奶型鲫鱼钓饵,在晚春至初夏时,在大水库垂钓鲫鱼效果很是不错,一般情况下20分钟之内准有鱼上钩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钓鱼》2001,(2):36-36
有针对性地施饵是垂钓的精华,只有饵的特性与鱼的习性和口味相匹配时,才能达到钓对象鱼的目的。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春季钓鲫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们当地钓友习惯用一种草虾饵,在江、河、湖等天然水域垂钓其上钩率比万能饵蚯蚓要高得多,而且钓上的鱼个体较大,特别是垂钓鲫鱼和嘎牙子效果尤为明显。可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上鱼频率低。有一次,仲春时节我在水库垂钓,用酒米打窝,用虾做饵,上鱼很慢。我突发奇想,虾的壳很硬,何不去壳试一试。于是我用右  相似文献   

14.
安在胜 《中国钓鱼》2007,(11):10-11
到了十一二月,北方已进入冬季,对于钓鱼人来说,这是一年中萧条期的开始。此时,大多数如鲤、草、鲳、鳊、鲢、鳙基本已不进食,仅有鲫鱼还在四处觅食,但这时鲫鱼的进食也没有其他季节的猛烈,而变得轻、慢、缓、顿了许多。这时的垂钓装备线、钩、漂、饵及漂相都有所改变。尽管如此,冬钓仍然有它独特的魅力。因为这时鱼吃口非常轻,难以观察,所以一旦冬钓技巧掌握得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5.
晚秋初冬时节,大小鲫鱼为度过漫长的冬季,必须进一步增强体质,所以晚秋初冬正是鲫鱼觅食冲刺关键时段,故此,也是钓取肥鲫的有利时机。要想达到最佳垂钓效果,钓手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许波 《垂钓》2014,(1):50-51
尽管鲫鱼比其他鱼类抗寒能力要强一些,但在寒冷的冬季,鲫鱼的觅食活动仍会随着气温下降而大为减弱。冬天时,鲫鱼大多藏身于比较深的水域,所以冬季的鲫鱼是比较难钓的。不过,只要钓者能够把握好鲫鱼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摸索出鲫鱼吃饵的规律来,就一定能够钓有所获,甚至钓到大鲫鱼。  相似文献   

17.
冬钓轻品鲫     
姜丙利 《垂钓》2013,(2):26-27
时至隆冬,鲫鱼活动的范围和食欲都变得很小,即使觅食,其吸饵的力量也没有高温时节有力,不光在散标上不易观察,即使在立标上也仅反映为一道黑线上下的变化,从而给把握时机提竿造成很大困难。隆冬时节怎样钓好轻口鲫鱼,已成为冬钓爱好者常要面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夏雨龙 《钓鱼》2008,(17):34-34
用拉饵的方法垂钓宜遵从“三适”。常见的适宜于用拉饵的方法垂钓的水体是多小鲫鱼的肥水体。拉饵垂钓的最大优点是诱钓合一,能有针对性地配制各种腥香饵料,能因地制宜地钓底钓浮,上饵速率快、扬竿频率高、中鱼几率大。而小鲫鱼的特点是好集群、摄食积极,虽为底栖鱼但有时也会上浮,  相似文献   

19.
一、选钓点,时间、气候、水温要适宜冬季气候不断变化,鲫鱼的活动规律也会随之而变,只有某些时间的气温和某些水域的水温比较适宜,成群栖息在那里的鲫鱼才会张口摄食。所以,冬季必须因时、因地制宜,按照气候的变化和水温选择好钓点。在"三九"寒冬时节,要选择鲫鱼群居的背风、向阳、水深的坑、塘。因为这里的水温与其他水域相对要偏高一些,有利垂钓。初冬时节,往往会出现多日晴天,气温只要超过8℃,鲫鱼就会游动觅食。此时的钓点,最好选择深、浅交界处或有水草的水域。"六九"冬末到春暖花开时节,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浅水的温度比深水回升较快,鲫鱼就会由深水域游入浅水域觅食,并准备产  相似文献   

20.
春天,当岭南气温在19—26℃时,许多小水库、湖泊、大山塘的白鲳鱼,纷纷游窜觅食,它们的活动能力和鲤鱼、鲫鱼差不多少。该鱼性情活跃,生长快,游窜抢吃十分凶猛。其垂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