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小波 《文教资料》2008,(30):175-176
从众行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众行为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认真分析大学生消极从众的表现和成因,控制消极从众行为的发生,对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72-174
地方高校大学生作为特定的群体,研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从众行为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学习从众行为问卷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从众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自编的大学生学习从众行为问卷信效度较高,问卷由受暗示性、趋利从众、趋弊从众三个维度组成,趋弊从众要高于趋利从众,从众行为普遍发生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性别、专业对从众行为有着显著性的影响。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积极的从众行为,避免消极从众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懂得了解他们的从众行为对我们更好的关注理解这个群体,从而更能有效的开展学生工作,使他们健康愉快的生活和学习,度过自己有意史的大学生注。研究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是一嘎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了解他们的从众行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关注这个群体,理解他们,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使他们健康愉快的生活和学习,度过自己有意义的大学生涯。研究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大学生从众现象产生需求,分析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方式,提出了调控大学生从众行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对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很多大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其他人的意见或群体的要求,选择从众的行为。大学生的从众主要表现在恋爱、就业、违纪行为及消费等方面。对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独特的视角认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对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很多大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其他人的意见或群体的要求,选择从众的行为。大学生的从众主要表现在恋爱、就业、违纪行为及消费等方面。对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独特的视角认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康宇 《文教资料》2011,(13):212-213
大学生价值观在大学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和特征,阐述了同辈群体的从众行为、模仿行为及群体规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学生从众行为及其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特殊阶段的群体,从众行为突显。因此,从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消极从众现象着手,具体分析何为从众行为、青少年从众行为的主要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及成因,就从众行为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具体引导方案。以期有效利用从众,使其有利于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众行为是群体中的常见现象。对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从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认识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心理状况,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提高认知水平,以多种形式开展群体心理教育与引导活动,从而增强教育与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由于受到独特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处于特殊的社会大环境和群体生活环境下,其从众心理较强。从众心理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原因,尤其是消除大学生消极的从众心理,探索应对如默认"潜规则"等典型的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和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着就业环境不确定和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行为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就业市场中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从众行为现象。这种特殊的非理性化的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而且还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定位和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在深入剖析大学生择业从众行为成因和影响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在正向、中性和负向三种从众行为实验情景中的从众情况。方法:对9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自尊水平测试(SES),并针对与实验情境有关的问题,调查被试者平时在此方面的态度和行为,然后分三组分别进行三个情境实验。结论:自尊水平对大学生从众行为有影响,且存在方向性:高自尊者易发生正向从众行为;低自尊者易发生中性和负向从众行为。  相似文献   

14.
从众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广泛地存在着.本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影响大学生从众行为因素的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从众现象作出综合评价.最后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众观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安徽省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解和掌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倾向,为安徽省各高校有的放矢的开设好体育康复、保健等课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心理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和群体一致的现象,并且从众心理具有两重性。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生力军,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原因,提出适当进行调节的策略,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国家发展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更难.经济落后地区生源群体、女性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不健全群体等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自卑心理、消极定势、盲目从众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文章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探索构建高校殊群体毕业生的积极就业新模型,帮助该群体顺利就业、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已成为新型大学生组织的重要形式,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兴趣型、求知型、从众型、交际型、娱乐型、信仰型、消费型等。不同结构的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又呈现出或活跃、或稳定、或松散等不同特征,发挥着提升人际交际能力、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等功能。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行为调查与研究,对于实现网络虚拟群体的育人功能,加强对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构建和谐稳定校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众行为也称遵从、相符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通过采用问卷法、测查法对3~6岁幼儿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从众行为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幼儿的从众行为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智力水平对幼儿的从众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幼儿父母的年龄、职业、教养方式等对幼儿的从众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幼儿更易接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众行为,也称从众倾向、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人们发表意见,采取行为时往往要随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也就是说在群体中,个人有企求与其它大多数人们相一致的现象.这种俗话说的“随大流儿”现象就是社会从众行为.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群体中大多数人们的行为往往就决定了个人的行为,而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竞赛,都是以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