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使得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上升为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文化交流与合作成为全面合作的先导,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将总结文化交流成果,梳理了近30年中国文化在东盟国家的影响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弘扬中国-东盟国家共有文化因子、讴歌中国现代精神文化、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世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方案、提高中国形象、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坚持文化自信等八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文化在东盟国家影响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媒体作为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可以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在东盟国家当中,老挝与中国地缘相近、制度相同、信念相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两国在媒体合作领域,也呈现出日益紧密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独特的地缘优势,广西电视媒体的对外传播不仅仅是简单的区域性国际传播,其担负着面向东盟说明中国、展示国家形象的重任。在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黄金10年",广西电视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各种形式走出去,提升在东盟各国的落地覆盖率,同时加强媒体合作和文化交流,把同在这一区域的东盟国家媒体不断联合起来,形成了长效的媒体互动模式,搭建起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媒体平台。一系列对外传播的探索与尝试,打  相似文献   

4.
荣轩 《生态文化》2011,(5):37-37
10月22日,由国家林业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东盟共同推动森林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在论坛开幕式上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南宁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5.
东亚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起源于东盟。“东盟”最早只有5个国家,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领头羊是印度尼西亚。现在成员国扩大到10国,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东盟对中国比较排斥,老强调“中国威胁论”,现在从马哈蒂尔到李光耀等东盟国家领导人更多是谈“中国机会论”。  相似文献   

6.
正一、东南亚地区的新形势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最大外商投资来源地,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加。东盟各国虽然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争议,但普遍认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机遇,因此总体响应积极。中国与东盟在旅游和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而随着一批"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实和开展,中国影响还将持续。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中  相似文献   

7.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传播既是一个历时性过程,同时又共时性存在。对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传播进行共时性考察,旨在探究同一时期区域发展的共通性,考察不同时期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交流传播的演进路径。基于阿尔君·阿帕杜莱的全球化流动景观理论分析发现,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表现出人、机械、货币、影像及观念越发各行其道,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就现阶段而言,媒体景观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全球化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应如何发挥媒体的作用以促进其他景观的发展,从而提升与东盟国家的区域性交流,是目前亟需考察与思考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40周年。作为东盟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马来西亚长期以来都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马来西亚于中国而言,也是维持与东南亚地区国家战略友好关系,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伙伴。然而,近来的马航事件却为两国间的关系蒙上了阴影。特别是中国互联网上大量批评马来西亚的言论,引发  相似文献   

9.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规模日益庞大,这对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是一个新的挑战。该文从来华东盟留学生的教育情况和生活现状出发,结合跨文化适应理论,阐述来华东盟留学生在社会文化、心理和学术适应方面的障碍表现。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推进汉语与专业教学改革、加强中华历史文化教育、使用新媒体促进双方沟通、开展多层面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帮扶、提升管理队伍国际视野与服务水平六大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教学人员提供帮助,对来华东盟留学生解决跨文化适应障碍问题、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967年8月,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十个国家发表《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和"ASEAN")正式成立,确保了东南亚地区的长期稳定,因此也被认为是第三世界中最为成功的地区国际组织。~((1))进入21世纪后,区域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东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中亦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9,(1):49-49
2008年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5周年,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北部湾开发战略使广西走向了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4月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承办的"2017年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合采访活动"在江西省九江成功举行。东盟十国20家主流媒体的20名记者与中国媒体一道,在九江多地进行采访报道,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体验九江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东盟合作的广阔前景。一、持续报道,宣传九江外在魅力联合采访活动中,九江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在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22日,第五届中国-东盟青年营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来自东盟十国的100名青年代表和东盟秘书处1名观察员来华参加青年活动。本届青年营活动以“东盟青年了解中国”为主题,历时7天。  相似文献   

14.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形象也随之发生转变。东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外循环"中的位置日益重要,进一步提升在东盟的中国经济形象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明确目前中国在东盟的经济形象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优势,以及在新形势下的目标定位,对中国经济形象进行"提质升级",加强中国经济形象在东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资讯速递     
中国-东盟新闻部长会议在南宁召开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印度尼西亚通讯和信息部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新闻部长会议10月13日至1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化新闻领域交流,促进中国-东盟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接触越来越多,这其中虽有文明冲突,但更多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融合。本文以中国-东盟近年来的人文交流为例,分析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与交流的必要性、现状和前景。近年来,中国-东盟的人文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种层面的文化交流活动非常频繁,相互派出的留学生人数剧增,人民之间的接触也逐年增加,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东盟外国游客的最大来源地。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安徽企业对非洲和东盟国家的投资势头强劲。目前安徽省在非设立企业23个,直接对非投资12.04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38.6%,占全国对非投资总额的6%。2015年,安徽企业实际对东盟投资1786万美元,2016年上半年实际投资已达2276.54万美元。截至2016年7月底,安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设立境外企业(机构)67家,协议投资总额  相似文献   

18.
于淼 《对外大传播》2006,(10):16-19
2006年9月6日,《对外大传播》参加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主题为“介绍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双边经贸情况及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方面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副局长华清主持,共有来自国内外的七十余名记者参加。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陈正荣介绍了情况并答记者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首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于2006年4月10日开始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活动将持续到今年10月31日。这是本刊记者从4月 24日举办的该项赛事新闻发布会上获知的消息。本次大赛主题为“城市与人·和谐与发展”,各国参赛选手将以雕塑、书画和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艺术形式展示中国与东盟各国  相似文献   

20.
我是本着坦诚负责、信任、合作的精神,前来参加这个会议的。我将向东盟领导人通报中国的疫情和防治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介绍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我期待着通过这次会议,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进我们之问的合作。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的非典型肺炎,是对人类缝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尚未被人类完全认识的新型传染病,还没有特效的诊断办法和治疗手段,流行特点也没有完全掌握。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我们缺乏预防和控制经验,应对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