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他没有收入,没有存款,没有汽车,没有房子,没有老婆孩子,甚至没有兴趣爱好。但很多媒体称他为“当代英雄”,甚至“圣人布洛克”。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老师每天都在扮演多种角色--魔法师、小丑、故事大王,甚至断案的“法官"。“老师,他打我。”“不是,我没有,是他先打我的。”“老师,谁又打谁了。”“我没有打他,他打我,我才还手的。""老师,X X把垃圾扔地上了。”一件"官司”接着一件"官司",严重影响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清官难断家务事,断多了也会没有耐心,直接说“以后别告状”,可也只能维持半天甚至很短的时间。幼儿园老师们如何不当“法官”,有没有办法让幼儿自己学会处理同伴矛盾、不计较一些小事呢?  相似文献   

3.
教学参考中说:奥楚蔑洛夫是上层统治者的工具,是走狗。甚至说:他遇见所有的富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但我觉得这有些言过其实,说他遇见富人如何驯良,暂且不谈,起码他遇见穷人没有狂吠,至少对赫留金没有。他若真是一条“疯狗”,我想他会为了“媚上”而不择手段,甚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拿烟卷戳赫留金的鼻子,但他没有。  相似文献   

4.
他没有妻室儿女,却有20多名大学生亲切地称呼他“爹”。41年来,他花了近20万元钱,甚至靠捡垃圾、东挪西借,为百余山区贫困孩子安了个“家”……  相似文献   

5.
教师李镇西     
李镇西的外貌远远没有他的名字那样大气,甚至可以肯定他吃不下鲁提辖的三拳头,一辈子做不成屠户“镇关西”。他的学生形容他长得像聂卫平,仔细观察,倒真有五分形似。镇西不近烟酒,甚至不会饮茶,口渴时灌凉白开,至于麻将、乐山长牌“贰柒拾”、蒙金花等大众娱乐活动,他更是一窍不通,他  相似文献   

6.
教师李镇西     
李镇西的外貌远远没有他的名字那样大气,甚至可以肯定他吃不下鲁提辖的三拳头,一辈子做不成屠户“镇关西”。他的学生形容他长得像聂卫平,仔细观察,倒真有五分形似。镇西不近烟酒,甚至不会饮茶,口渴时灌凉白开,至于麻将、乐山长牌“贰柒拾”、蒙金花等大众娱乐活动,他更是一窍不通,他  相似文献   

7.
痴人梦     
曾经有一个人,总是痴情于他的心境,他的梦想,还有令他如痴如醉的事业。他的一生是朴实的,他的生活是简单的甚至更简单一些。他的一生都与孤独为伴,但从不寂寞,因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最宠爱的事业、梦想和艺术生涯。他没有固定的生活收入,没有一个知心真正了解他的朋友,甚至没有一个人注视到他的存在。在世人看来,也许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人知晓的浪乞儿,他更没有永恒的爱情,更谈不上受别人关爱的滋味了;他更像一支生长在荒野悬崖上暗淡无色的小小的无人关注的野花,但他却有一颗世人没有的挚诚的坚心,更有一个令人着迷而又难以感受得到的“荒唐”而又“滑稽”保守的梦。  相似文献   

8.
说他是班中一个“中间学生”,是因为在班级成绩单的前十名中找不到他的名字,他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特长,就更不用说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什么的了。他甚至没有迟到过,或犯过什么错误!所以在我的记忆中没有表扬他的记录,更找不到批评他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说他是班中一个“中间学生”,是因为在班级成绩单的前十名中找不到他的名字,他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特长,就更不用说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什么的了。他甚至没有迟到过,或犯过什么错误!所以在我的记忆中没有表扬他的记录,更找不到批评他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向自己鞠躬     
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竟是那“少数人”之一,他更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竟更是那“极少数人”之一。———题记“心率不齐,脑电图不稳定,尿酸超标,肾功能衰竭……”医生机械般地报出一组检查的结果。他面无表情地坐在医生对面,听天书一样地听着那似懂非懂的专用术语,脑中一片茫然……自从在班上昏厥之后,他面对的都是这些,医生左查右查,结果终于让人心惊肉跳———尿毒症疾病的折磨,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他这个不应患有此病的人,医生说这只是“少数”,他甚至感到好笑———少数﹖面对病痛,他想到过去,抱怨过命运,甚至想到轻生……但是父母双鬓的白…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参加党的“一大”,李大钊未能进入中央局,党内地位甚至一直低于他的学生张国焘,而陈独秀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重于组织建党的主观原因和“一大”前北方党组织未能大发展的客观状况决定了他不可能进入“一大”中央局。“一大”前陈独秀重视组织建党并取得巨大成就是其没有参加“一大”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遗憾的是,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是令人失望。因为,当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出真相的时候,皇帝仍只是“有点儿发抖”,“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可见他认为只不过是略失颜面而已。老百姓并未齐声嘲笑甚至咒骂皇帝,皇帝也没有因此萌生悔意。更没有被当即轰下台。他照样“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堂而皇之地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相似文献   

13.
那节课.当我把问题接连抛出时,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到最高点,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甚至站了起来,嘴里还喊着:“老师.我!”环视一周.我的目光落在小杰的身上。他没有举手.满脸的木然.没有同学们的激情.看得出他的心没有在课堂上,又“神游”去了。  相似文献   

14.
你一定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特雷彻·柯林斯综合症”,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患了这种疾病的人脸上缺少30%~40%的骨骼,完全没有耳朵、上腭、下巴、颧骨和眼骨,仿佛是一名“无脸人”。英国6岁男孩阿什利·卡特因就是这样的患者,他无法听见声音,甚至不能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15.
黄春兰 《老年教育》2011,(11):34-34
有一段日子,我和老公的“战争”不断升级,为了教训教训他,我搬回了娘家住。原以为老公会主动来接我,可他不仅没来,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06,(9):40-41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7.
我们班里有一个传说,坐在我前面的那个男生,五次夺得了年级第一名,甚至远远甩开第二名二十多分.我们班每个同学都为他感到骄傲.班主任老师总会自豪地说一句:“年级第一是我的学生.” 渐渐地,他的名声传遍全校.同学们也不再称呼他的名字,而是喊他“学霸”“永远的第一”.每次同学这样喊他,他总会一笑而过.有同学问他有没有压力,他说:“没有,我从来不把自己当作第一,别人总有一方面做得比我好的.而且,我为什么非要当第一呢?”  相似文献   

18.
李小二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刻画最成功的小人物,他确实小,小得连名字都没有;可是他又很“大”,大得立于故事的开篇之处,大得可以与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友,大得甚至可以探听朝中机密。可见,此“李小二”虽“小”,其作用却“大”,用意也深。  相似文献   

19.
高一(6)班的李统兴是典型的“闷葫芦”。他平时“金口难开”,极少和同学交流。同学相处都快一年了,他和好些同学的“外交往来”还是一片空白,甚至和一些人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因此同学们都对班上这个“闷葫芦”感到纳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单元测试的成绩,简直让我大跌眼镜,全校鼎鼎大名的“皮大王”,王强同学奇迹般地得了“优秀”。如果换成其他同学,我都不会有太大疑问,唯有王强同学,不是我“门缝里将人看扁”,这绝对连可能性也没有。回想起王强进入我班两个星期以来的学习,我丝毫没有发觉他有任何进步的“迹象”,依然是一副吊儿郎当的“德性”,上课还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甚至连笔都没见他动过,课后作业本更是还没有开过头,这样的学生我算是第一次领教。试卷分析时,我虽然心知肚明,清楚其中有多少水份,但我仍然假装糊涂,权当不知道他的过去,不明白他的底细,而是将他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