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沈阳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就是利用文化资源。主要业务是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利润创造是其核心,文化企业是其载体。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是文化产业的基本属性与特征;文化产业应定位为:通过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把先进文化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文章对文化产业的市场定位与经营进行了探对.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章就如何加快遵义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卢山山 《职业圈》2011,(35):149-149,151
“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新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和作用在一些经济区域凸显。已经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缺少由当地政府主办的能够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并且降低文化创意产业交易成本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以文化为核心内涵的软实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为了抵御美国文化霸权的渗透和侵袭,无不从战略层面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对外塑造和传播本国的文化形象。英国、法国、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做法,成为其提升国家形象的手段。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未来,有必要认真探讨,找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繁荣江苏的文化事业,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步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化学刊》2009,(6):39-39
郭秀丽在《实践》2006年第21期撰文指出:草原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必须以内容的独创性为目标。文化产业是以内容为其灵魂的产业。文化产业内容生产要素与细节的研发与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资源优势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用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内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声音     
《职业圈》2011,(1):10-10
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是软实力,不是软任务文化部部长蔡武近日指出:过去五年中国文化领域发生的最深刻变化就是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之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坚持“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文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震铭 《文化学刊》2010,(1):129-134
文化旅游是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辽宁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扩展文化旅游吸引物,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张扬和创新主题化、个性化文艺演出,形成有影响力的演艺品牌,促进辽宁演艺旅游产业发展;保护性利用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商品、纪念品产业;运用影视传媒形式,促进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辽宁文化旅游研究和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加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  相似文献   

10.
顾祥森 《职业圈》2008,(29):6-7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量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逐步市场化。只要统筹全局,辨证把握,处理好关系,中国文化产业是能够得到应有的巨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岑孝清 《文化学刊》2012,(1):128-133
产业革命使文化发展产生了飞跃。一方面,它促使文化产业化,使文化成为了人机结合基础上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的创造精神产品的产业;另一方面,它促使文化管理产生飞跃,出现了文化系统工程和相应的文化工程技术科学。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及文化产业管理,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钱学森关于产业革命及其文化产业管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品牌的创建及有效运作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题中之义.文章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结合西泠印社改制的实际,对文化品牌的保护、推广等做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张科 《文化交流》2010,(1):5-11
2009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明确了“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属类,和影视、出版、动漫相并列。这就厘清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李建业 《职业圈》2011,(33):14-14
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其中,文化软实力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已经成为了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讲话,同时也为了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交流》2010,(12):79-81
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义乌文博会)创办于2006年,是浙江省首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义乌文博会以“提升文化内涵,壮大文化产业”为办展宗旨,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文体行业唯一外贸主导型展会。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交流》2010,(8):80-80
安吉龙舞文化博物馆最近正式开馆。中国首个民间龙舞文化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为浙江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提供了表演平台和鲜活样本,更是对发展当地文化产业和充实文化内涵带来了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王焯 《文化学刊》2010,(6):120-123
从辽宁沿海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可窥,统筹协调、一体化格局和产业集聚度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应该基于自然、历史、人文和制度因素为考量,创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以原生优势文化资源为主的现代产业化模式,以消费新势力为主的文化新生资源的拓展与培育模式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徐娜  屈晓静  骆静静 《职业圈》2012,(23):103-103
一、科技创新中的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也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一百多年来,人类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得造纸术和印刷术不断改进,形成了科技运用与文化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电影、电视、广播等多元化文化传播途径的发展.孕育了现代文化产业的萌芽。而以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让文化产业成为融合多种技术群因子的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19.
郑庆伟 《文化学刊》2010,(4):174-177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产业产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科技的直接作用下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同时也引发了文化产业革命,在信息时代文化和科技互相交融,文化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刘春玲 《职业圈》2011,(29):154-155
文化产业一词源自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其著作的《启蒙的辩证》一书中提出。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产业为满足的大众的消费需求,将文化的产出以经济为考虑,其文化产物因而被批判低俗、平庸。甚者,为了追求更大利润与经济市场寡占,以规格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大量生产。相对的文化产品受制于市场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