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的历史课程体系,淡化编年史,大幅度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但不等于说不要记忆,“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历史,基本历史知识还是需要理解记忆的,中学生要学好历史,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2.
学习历史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记忆,因为历史涉及大量的地名、人名、时间、历史事件等,只有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得到高分。尽管近几年的历史中考,结合新课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革,但历史知识的记忆仍然是第一步,是基础,只有在大量记忆下,才可能运用、分析。因此如何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这里,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方法,以求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常常困惑于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而学生们也常常诉苦:"老师,历史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怎样才能记住啊?"诚然,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知识的记忆问题是历史学习的第一道坎,也是历史学习成败的关键。从教多年来,我每当看到学生因记不住历史知识而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时,心中总是隐隐作痛,总觉得这是自己教学的失败。于是,我在教学中一直试图寻找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同时也让自己少一些遗憾。记忆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人的思维特点又不尽相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的人对数字符号比较敏感,适合学习逻辑性强的理工科,有的人对文字符号比较敏感,适合学习语言要求较高的人文学科。所以,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4.
李心文 《考试周刊》2013,(76):141-141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记忆是一个非常难以突破的关卡,这主要是因为历史知识繁杂、零散,要想学好历史这门课程.仅凭机械的死记硬背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和策略是学好历史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文章就结合实例,列举了几种历史学习常用到的记忆方法。希望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既轻松又高效地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5.
张登花 《甘肃教育》2010,(14):55-55
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其丰富的内容,常常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基础上的,而一些学生往往是上课时兴高采烈,下课后却一问三不知。要想提高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记忆是关键。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从记忆方法抓起,让历史教学插上了记忆的翅膀。  相似文献   

6.
历史知识枯燥乏味,若不采用有趣的记忆方法,是很难记住历史的。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应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巧妙的方法来记忆历史知识。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邓彬 《中学文科》2007,(12):38-3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居于重要的地位。然而,学习历史知识并非轻而易举,主要的问题在于:历史知识一看就懂,一丢就忘。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如何记才能记得牢呢?作为历史教师,笔者认为注意总结搜集整理,把它们变成一串串数字,利用数字法记忆历史,对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吕娟 《新疆教育》2013,(7):100-100
由于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学习离不开记忆,历史的一切思维都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知识记忆的基础之上。因此,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非常重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历史教学改革凸显了研究性学习,强调了探究能力的培养,似乎历史知识的记忆显得不重要。殊不知,再认、再现历史课程的主干知识,既是发展学生高水平认知能力的基础,也是养育学生人文情感的前提。准确记忆历史知识是探究问题的第一步,没有史实的具体再认,没有史实的大量储备,忽视基本知识记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只有发展记忆思维能力,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分析、概  相似文献   

10.
王超 《考试周刊》2011,(39):160-161
历史学习离不开记忆,但记忆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历史的一切思维都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知识记忆的基础上,这种记忆需要兴趣、方法和激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记忆欲望,训练学生的记忆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记忆水准。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学科融会中外,贯通古今,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加之绝大多数地区的中、高考采用闭卷形式。无疑给广大中学历史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学习者要熟练掌握众多的历史知识.必须建立在对它们准确而牢固的记忆基础之上。学习历史知识需要记忆.学好历史知识更需要巧妙记忆!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80):127-128
记忆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石,在新课改之下,历史学科不能舍弃对知识识记的重视。基于历史的学科地位,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识记。多媒体教学作为如今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运用时出现的问题,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根据首因效应和干扰学说,应重视导入和总结环节,以及学习材料的精简和加工,情感和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教学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对化学知识的记忆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记忆的基础是对知识的理解、归纳和总结,还要结合心理学中相关的记忆理论。根据化学知识的特点,加强对化学知识记忆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中学化学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中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传授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大任务。要使学生学好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平时对学生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如何省时高效地进行记忆,可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小丽 《考试周刊》2013,(25):118-119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记忆关是每个学生都要突破的一关,如何更快更准确地记住历史知识点对增强历史学习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至关重要。作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记忆历史知识常用的方法,希望在有效方法的辅助下,记忆不再是难关。  相似文献   

16.
记忆就是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记忆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没有记忆,学习就没法进行。俄国卓越的军事家苏沃洛夫说:“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历史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是一个记忆过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学习新课标,讲究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习历史知识也是在记忆历史。学习历史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但单纯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如人物记忆法、口诀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抓关键词记忆法等。  相似文献   

18.
杨兴刚 《考试周刊》2012,(45):116-116
中学历史教师既应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应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与积累,并及时指导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历史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融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之中;其次一定要注重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再次要创设适当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最后应采取合适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康建英 《青海教育》2003,(11):43-43
众所周知,无论学习什么课程,对知识的记忆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如何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办法去记忆,应该成为中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国华 《教师》2012,(24):105-105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类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再把知识的记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然而我们要想形成一定的能力,必要的知识记忆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历史这样的学科。面对如此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