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族对首饰的审美观念受地理环境、伊斯兰教的影响,伊斯兰艺术也深深影响着维吾尔族的审美观念.本文仅从该民族的首饰装饰纹样谈起,探讨装饰纹样在新疆维吾尔族所体现出的不同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现代陶瓷首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艳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1):62-64,69
在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经济繁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品味、质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饰品正在从追求价格到时尚,从时尚转化为个性,从个性改为如今崇尚文化和风情。陶瓷首饰艺术作为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协调装饰美化人体已日渐被人们所接受。陶瓷首饰作为一种新型的首饰,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或凭造型出奇,或靠釉色取胜,或在装饰上展现其独特的风味,创造了一系列意蕴隽秀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陶瓷首饰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而出现,满足了不同个性的人们对现代首饰的审美追求。陶瓷首饰作为一种新型的首饰,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凭借造型出奇,釉色丰富,在装饰上展现出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4.
云南彝族银首饰的造型体量适中,外形别致,体现着生命美好、幸福生活的鲜明主题,实现这一主题的题材也特别丰富,装饰构图饱满且组织较为灵活,造型上有超越现实和尊重现实的写实方式,有变形装饰和抽象造型的方式,但以意构象始终贯穿在这些造型中。  相似文献   

5.
当前,从中国首饰设计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外文图形样式的首饰被人们所追求,以汉字为题材的首饰作为人类劳动的创造物之一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恰巧在这里起到了传递民族文化和创造民族风格的作用,在以汉字为题材的首饰设计中,应该对汉字特有的文化和意义进行系统的研究,在首饰设计上体现汉字的民族性和现代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纹样,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把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起来.现代首饰设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性质的活动,一方面是创造性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性的,受市场和技术制约的活动.本文将分析探讨如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首饰设计相结合,以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又不失现代感的首饰作品.  相似文献   

7.
王家大院是我国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中的精品之作,建筑装饰中砖雕、木雕和石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装饰题材包括动物、人物、植物、器物及其组合等,其中植物纹样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很有特色,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其纹样的题材具有歌颂文人气节、祈求多子长寿、吉祥纳福、功名利禄和平安的寓意特征,造型上具有具象题材抽象运用、对称和均衡以及繁复中求取秩序的特征,其审美上具有对汉字谐音的借用、生物形态属性的暗喻以及诗词歌赋意境引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居的吉祥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文教资料》2008,(29):66-68
我国的传统民居往往在建筑实体上附加大量的装饰艺术,装饰艺术的具体形象和内容,不仅深刻地反映出民居所处时代人们一定的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特征,而更鲜明的是提示出一种吉祥观念,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吉祥装饰艺术,吉祥装饰的内容和形式在现世的生活和艺术中仍具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砖雕艺术博大精深,区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明显.宁夏同心清真寺砖雕在吸收中国汉族传统的砖雕艺术的基础上,将阿拉伯文字图案与中国山水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宁夏同心清真寺砖雕一般多用于影壁、照壁、门楼、卷门及兽脊、山花等装饰,经工匠的妙手,用不同的技法,表现出不同的神情意态,与建筑物巧妙地结合成完美和谐的整体.其图案装饰性强,主要为吉祥纹样、吉祥主题和社会生活三大类题材.  相似文献   

10.
同处于18世纪的中国清代与法国洛可可装饰风格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清代以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为装饰题材,而洛可可是清式设计严重浸染的结果,只是多以盔甲、矛盾等武器组成纪念性的题材;从装饰风格来看,两者亦是包涵着彼此相互影响的成分。东、西方这两个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的历史阶段可以称之为“装饰崇拜”期,形成了装饰凌驾于功能之上、花哨的“外衣”成为审美主要对象的艺术特色,并影响了以后的装饰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当今首饰现状人手,总结了中国首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商业首饰和艺术首饰定义和特点的分析,对二者做了比较,总结出它们的关系,得出未来首饰的发展趋势是商业首饰与艺术首饰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贵州德江扶阳古城石雕图案内容、题材和技法反映了明清时代艺术特征,一块块石料加工精致,一座座石龙门依然平整笔直,岿然不动。高大石狮工艺古朴;院墙上草木鸟兽石雕图案精美生动,寓意吉祥,铭记着德江扶阳古城建造的历史和中国传统图案文化。  相似文献   

13.
"兴观群怨"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美学思想。该理论揭示了艺术审美的社会功能问题,在艺术领域内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借此也可阐述首饰艺术的社会功能,即分别以兴、观、群、怨喻指首饰艺术的感发作用、认识功能、交流功能以及社会批判功能。在首饰设计与工艺已被提升至艺术高度的今天,灵活运用"兴观群怨"这一东方的、高度概括的美学理论对首饰艺术加以分析,既有利于艺术工作者提高首饰创作的审美高度,也有利于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首饰艺术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设计越来越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以抽象图形这一概念性为题材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行业这一新兴文化元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首饰设计这个后起之秀.抽象图形设计应用不仅体现在首饰设计图案的搭配上,在首饰设计的材料应用上也有很大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明清版画对日本浮世绘的孕育、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作为两个不同民族的传统艺术,它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和审美特征.从各自有代表性的流派及题材比较来看:浮世绘的风格华丽、优雅、明快,而明清版画质朴、自然、豪放;浮世绘的题材多为享乐主义的,而明清版画题材多为现实主义的:浮世绘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一种悲艳之美,而明清版画的人物秀隽婉丽.  相似文献   

16.
李慧 《广西教育》2014,(39):160-161
分析中国传统图案在首饰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结合吉祥与长寿类、家和与平和类、事业与消灾类等图案进行分析,提出临摹与仿照、简化设计、运用深层寓意等传统图案应用在首饰设计中的方法,探讨借鉴传统纹样、吉祥图案、传统建筑等几种图案应用在首饰设计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明清辽东时事小说作为一种特殊题材的小说,尤其是与其他时事小说相比,在创作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题材的军事性、类型单一、形象单薄的人物、强烈的主观表达、大量引用"公文"、写实与虚构并用等,使它在明清小说发展史上,特别是明清时事小说发展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国传统图案在首饰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结合吉祥与长寿类、家和与平和类、事业与消灾类等图案进行分析,提出临摹与仿照、简化设计、运用深层寓意等传统图案应用在首饰设计中的方法,探讨借鉴传统纹样、吉祥图案、传统建筑等几种图案应用在首饰设计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张维理 《留学生》2011,(9):54-55
据说.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有以刻花,印花绘制而成的瓷盘。到了明清时期,又出现山水人物、花卉虫乌和吉祥纹样等不同题材的各类瓷盘。可这些装饰性的瓷盘.只出现在极少的富贵人家。绘画出现于瓷盘之上的风气,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被推崇到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并形成了一股影响全世界的盘子时尚文化。而我对装饰盘,同样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0.
深圳是世界珠宝的加工基地,目前却面临着首饰设计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深圳技师学院实施本土化"双元制",实践"双导师"制培养,实行"在校生"与"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的管理模式,搭建校企共赢的合作平台,在强化企业实践、服务企业的同时,对首饰设计预备技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