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对高效课堂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成为各类学校和老师不断尝试的课题。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改革需要厘清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之间、"实效"与"形式"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回归本真课堂,积极构筑"教学互推"的课堂学习共同体;重申教育的本质,营造教书育人的教学生态,是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未来走向。高效课堂的建构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引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将取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生态学理念的影响和渗透,促进我国教育生态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本研究将生态理念引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所呈现的"非生态"现象。本文结合初中英语生态课堂应遵循的生命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生长性原则,从构建探究式课堂、开放式课堂、以人为本课堂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议,为系统实现初中英语生态课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素材。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生本教育"理念的主导下,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生态课堂的构建是新的课堂改革的需求,而且还能更好地按教学规章教学,起到增进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课堂的教学特征,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更好地构建高中英语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4.
高师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着异化的传授方式、滥用的教学技术和媒体、信息的单向传递等弊端。为此高师教师应在深入理解生态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本质下,通过建构模块化课堂教学体系、"三性"的课程实施过程和多元化课程教学,最终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生态整合。  相似文献   

5.
生态课堂的教学强调学习是一种开放、动态、生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性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态课堂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本文从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为学科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课堂的教学强调学习是一种开放、动态、生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性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态课堂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本文从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为学科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理论是完全颠覆传统填鸭式教育的素质教育理论,本文从高师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首先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定义,言明建构主义的特点及和课堂结合的方法,最后提出高师英语专业课堂和建构主义理论结合的策略和建议,为高师英语专业课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和外语高考改革的出台,外语课堂教学改革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传统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弊端和生态课堂理念出发,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高中英语语法生态课堂的内涵、特征,探讨高中英语语法生态课堂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陈国平 《江苏教育》2011,(10):60-61
近年来,我们张家港市把加强教学研究、打造课堂教学的地方特色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选择之一.并执着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004年,我市成为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首个实验区,开始了对“理想课堂”持续而深入的实践与探索。2009年,我市首次提出了“生态课堂”的研究命题,开始了生态学理论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和微观研究,同年七月,《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被正式立项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从此,以“生态课堂”为主要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展开,“生态课堂”成为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0.
瞿雯洁 《学子》2013,(10):50
生态是指一种和谐、稳定的生活状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课堂教学改革脚步的不断加快,如何利用"生态理论"建设融洽、和谐的生态课堂就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建设的主要方向。一、理论内涵生态课堂是完全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的课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组成课堂的要素之一,教师的教育行为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当前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改革的需要,生态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而生态课堂特别需要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既要做改革的实践者,也要做教育的反思者和改革者,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教育也有"生态环境",也讲究"生态平衡",同样也需要"生态保护"。教育生态遭受破坏所带来的影响比自然生态的破坏更不可估量。用生态学的思维逻辑、分析方法、价值抉择来观察、分析、思考生态教育与教育生态这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来探索教育综合改革、立德树人实践,推动思想再启蒙、哲学再回归、实践再创新,实施生态教育,纯净教育生态。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在生态理念、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课堂、生态德育、生态评价方面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学校做出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李朝飞 《今日教育》2012,(11):66-6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我校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始了"自主·互助"生态课堂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课堂强调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学科之间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教育与教学和谐,师生会在和谐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教育研究"生态潮"的逐步兴起,生态课堂被越来越的教育者所关注。本文主要依据生态教育理念,运用个案分析法,从生态视角反思我校"123"教学模式下的思品课堂教学,并结合初中思品的新课标和课堂教学案例加以评析,倡导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新的趋势是构建生态课堂.高中数学教师更应该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时刻关注教学的动态,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依据生态课堂的理论要求重新构建高中生态型课堂的基本思路,在分层的基础上实行民主开放式教学,学生自由互动,充分体验生态课堂的魅力.一、寻找依据,研究生态课堂世界上最先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的是美国教育  相似文献   

16.
田保华 《中国德育》2013,(10):22-24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为了培育和谐生长的教育生态,因为教育生态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曾使学校教育误入歧途,使道德课堂远离学生。其表现是课堂"灌"、作业"滥"、考试"多"、管理"死",学生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要求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打造语文绿色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是广大教师广泛关注的课题。语文生态课堂是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尊重、和谐、可持续发展、动态、自由、绿色的课堂。本文将借助于"生态课堂"的相关理论,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从四个方面阐述建构生态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胡兰 《考试周刊》2014,(82):113-113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教育越来越受关注,于是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就是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为提高我国整体的教学水平而提出的。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背景之下提出,本文主要讲述了生态课堂的教学特征,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更好地构建高中英语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9.
生态课堂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育者追求“轻负高质”教育的一种积极的探索。本项研究把目前教育生态研究中普遍关注的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引向微观层面的课堂建构,通过生态课堂案例研究以及课堂案例群的建设,以描述的形式探究课堂教学实践层面的操作方式或方法,体现了教育生态学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对于现代教育而言,需要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实现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同样也不例外。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理念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在很多环节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生态失衡"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在课程改革中仍旧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