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正>对"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笔者一直有这样的困惑:(1)学生真的会做十几减9这一类型的减法算式吗?在幼儿园大班时,学生普遍学习过十几减9,大部分学生告诉我都会做了,但学生真正理解了吗?他们的体验深刻吗?(2)是不是仅让学生按照一种思路去解决问题?这样是不是缺少了开放性和延续性?如果强调了开放性和延续性,学生会放任自流吗?基于上述思考,笔者作了如下尝试。案例描述: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苏教版教材)  相似文献   

2.
一、挖掘教材难点,化难为易,设计启迪思维、解决困惑的问题,为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创造条件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思维的困惑或理解的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同化和顺应教学的内容,因而形成了思维障碍。如果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勇于向疑  相似文献   

3.
一、挖掘教材难点,化难为易,设计启迪思维、解决困惑的问题,为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创造条件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思维的困惑或理解的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同化和顺应教学的内容,因而形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物理教材的第五章为《物体的运动》,对于这一章节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地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描述,那么就会让学生产生一些困惑,不能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困惑——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上给出的是描述性概念:锐角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比直角大。这样的概念是不够严密的,尤其是钝角的概念.当学生如果提出大于或等于180度的角时,我们该如何解释,比较困惑...  相似文献   

6.
田仙枝 《陕西教育》2007,(10):84-85
什么是教材?传统派把教材看成是教师灌输知识的依据,这种教材的内容大多以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上到下的灌输"--类似于"填鸭式"教学;现代派则把教材理解为"对学生学习的刺激物",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这种教材的内容比较注重交际,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下到上的诱导".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发展的生长点.当人们面对未知世界时,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自然规律,也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原始动力和兴趣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追问与反思,让他们在质疑、解惑,再质疑、再解惑的过程中,逼近数学的本质,从而使知识得到发展,智慧得到生长. "认识比"是节概念教学课,在人教版、苏教版以及北师大版的教材中,都安排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法、写法,能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知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在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材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活动知识的主要依据.很多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常常忽视了插图、小标题等内容,这样就不容易理解正文内容了.事实上,教材上的插图,具有漫画特点,它形象而直观,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内容.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要请学生注意教材上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插图,这对学生正确理解物  相似文献   

9.
<正>在《方差与标准差》这两个统计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对课本给出的方差的概念、定义感到生硬、困惑、不理解.本文是笔者对上述内容的教材解读与教学实践.方差是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这样一个算式得到的结果,用来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形成这样一个游戏规则的合理性是什么?必要性又是什么?因此有必要对方差和标准差这两个概念形成的原理做个通俗的解释和引导,展示其自然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以来,概率的教学是最让我们困惑的,这部分内容的把握难度比较大,有时老师不经意地点拨却把学生引进了陷阱,或者引进了错误的理解中。下面以笔者曾经聆听的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抛硬币”一课中的两个片段为例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张静 《辽宁教育》2004,(3):61-62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第十册94———95页“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内容具体包括:分母或分子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完成。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现。要体现这个理念,我想,一要调整教材,把分数大小的比较移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化之后学习,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较为开阔的创造空间。二要转变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学94———95页的内容,然后汇报自学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疑问是什么?交流中形成共识,为学生提供交流汇报争辩质疑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在上网时,我发现新课程实验区的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识字教学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将识字教学方面的困惑汇总、整理以后不难发现它的核心所在:识字量太大了。以二年级上半学期为例,包括,“学会”和“会认”的字,共有500个,也就是说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13个以上的汉字,这样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而且,此“核心”困惑又不断地生发、裂变: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搞识字,别的内容如何来最优化?识字量是唯一目标?如不是,还要兼顾什么?实验中两极分化现象似乎比较严重,怎么办?孩子对字意的理解有限,怎样能帮助他们同音替代的问题呢?提出困惑不是“否定”,而…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活用,激活课堂我认为在教学科学课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生能亲自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及时选用能进行制作的内容,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内容充实教材,也是教材活用的一种,因为尽管科学教材是新的,但现实生活却是绿树常青的,教师要问关于动物的特征,这个学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如问:它长毛吗?它吃肉吗?它会生蛋吗?这位学生猜出他所说的动物是老虎。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大了,热情高了,气氛活了……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一些常见动…  相似文献   

14.
翻开小学美术新课标教材,一些陈旧的、过深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不见了,替代它们的是一些学生身边的、新鲜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但仍会发现一些比较好的内容还在被继续使用,课题却都发生了变化。新内容我们当然很容易用新的教育理念去理解、去演绎,但这些“老”内容我们是否和原来一样去理解使用呢?仅从其课题的变化来看,答案显然就是否定的了,那该如何去理解和使用这部分内容呢?下面我就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课题改变的理解与感受。一、着眼于体验,在体验中去感知美术、学习美术圆形是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后学习美术必须认识的基本形状,…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一种令人担忧的教学套路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一连听了6节《合欢树》(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课。6位教师上课,内容与程序却基本一致———先让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再集体讨论课文的内容: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合欢树象征着什么?然后拓展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母亲?应该怎样对待她的唠叨?应该怎样热爱母亲?最后投影一篇内容相近的写母亲的课外文章,让学生说说它的主旨。听完这些课,我不禁感叹:语文阅读课是这样上的么?但这样的课又似曾相识,仔细想想,不久前连续听了多节初中课文《散步》的教学,也是这样上的。如果打开互联网,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是屡见不鲜,足见这种教学程序已经形  相似文献   

16.
以“电解”内容的编排为切入点,将英国高中化学教材剑桥国际 AS 和 A2与我国苏教版教材相应内容作比较,发现英国教材更重视概念的含义,更注重知识的广度,更关注讲练的结合。从中获得启示:教材应该具备系统性、可读性、科学化、资源化。这样的教材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时,相信教师们一定会被那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所吸引。但有些教师面对这一册册崭新的教材,却感到无所适从、茫然、困惑……凭着自己的老经验怎么就找不到课的感觉呢?是不是不会教了呢?当我们用心去翻阅教材时,不难发现,教材的很多内容精而少,只见相应的主题图、同学间的几句对话或教材提出的问题。就这点内容能上一节数学课吗?这样的数学课该怎么上?一个个问号摆在了每一个教师的面前。在梳理、思考这些问题与困惑的同时,我想:提出“研读教材”对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深化数学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专门就“研读数学教材”谈一些自己的思考,敬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呼唤生动、过程化、富有活力的精彩课堂。可是,在使用实验教材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困惑:教材由于篇幅限制,有一部分内容编写得较为简洁,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该如何把握,如何不让精彩失之交臂呢?基于以上思考,我们选择了人教版数学  相似文献   

19.
时间状语从句在初中英语教材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英语中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是状语从句中其中的一个,且是学生感到比较困惑、难以掌握但必须把握的知识点。理解不了它的确切含义,就会容易把意思弄错了。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以前使用的教材,还是现今新课改下的教材,都在一些章节中安排了“想一想”这样的版块,这些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想一想”,使其真正起到作用呢?一、借用“想一想”,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因其抽象性的特点往往令学生难以理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