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Agent系统中的强化学习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方法,是以单Agent强化学习Q-learning算法为基础的一种学习模型,由于现有的强化学习模型还存在着结构信度分配困难、学习速度慢等缺陷,这些缺陷大大限制了多Agent强化学习模型的应用范围,本文对多Agent强化学习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多Agent理论中强化学习面临的任务,指出在多Agent系统顺序型任务中遇到的时间信度分配难题及多Agent系统Agent间"状态-动作"对Q值估计的互通问题,对此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并在此基础建立了一个改进的多Agent强化学习模型,而且把该模型应用于电磁辐射源识别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Agent系统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多Agent系统便是侧重于各个Agent之间的协作机制。对于已经存在的多Agent系统,多数都是人类以语言的形式进行描述.本文首先提出多Agent协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形式上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多Agent合作问题求解是多Agent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点.多Agent合作的目的是使合作求解的效用大于单个Agent独立完成的效用,因此多Agent之间如何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行动步调或者规范也成为了多Agent合作问题求解的主要目的.介绍了目前研究多Agent合作问题求解的主要方法、多agent合作问题求解的步骤以及其应用领域,并给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协商是多Agent系统实现协调、协作和冲突消解的关键环节。如何构建有效的协商模型是多Agent系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多Agent多议题自动协商问题,构建了基于多Agent多议题协商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协商算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并提出在校园网中利用多Agent系统进行协同教学的基本思路、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6.
Agent是目前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多Agent系统更是为开发分布式、复杂系统提供了可能.本文主要对基于多Agent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模型进行研究,采用多Agent系统理论对远程教学的任务和功能进行设计,建立远程教学系统模型,并进行较详细的功能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软件Agent技术的发展,一种以移动Agent为中介的电子商务技术悄然兴起。移动Agent是将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为解决复杂、动态、分布式智能应用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它的智能性、动态性和移动性特点为网上考试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技术主要强调利用移动Agent技术加强网上考试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在分析Web多层结构技术和移动Agent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多层结构计算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远程考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敏捷供应链的概念,利用Agent与CORBA技术,定义了各功能Agent的作用和职能,研究了基于多Agent的供应链管理协作内容,提出一种多智能Agent敏捷供应链的框架系统,利用此系统,能较容易实现企业的信息集成,对于开发类似系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群组机器人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采用多Agent的组织特性控制群组机器人系统。个体Agent系统分为通讯管理、信息融合、控制规划和动作执行模块四个控制模块,组群机器人系统分为环境整合层、逻辑分析层、物理基础层和任务执行层四个层面。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建立了基于动态角色的多Agent体系结构,灵活实现了机器人个体的自主性和多机器人之间的协作性的需要,为实际开发群组机器人系统提供了理论框架基础。最后通过多机器人围捕仿真实验验证了文章设计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Agent技术的智能化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局限性以及智能软件Agent的特点,提出应将Agent技术运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多Agent技术的智能化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多Agent框架的目标识别技术应用。根据Agent的自治、协作和分布特性,以及Agent的思维状态BDI模型,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设计和构造了多Agent框架MAF,包括MAF中的各Agent组成结构、各Agent间的协作和通信、Agent的知识表达和Agent计算等,提出了绘画式图像分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KQML语言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充KQML的Agent通信模型,对信息共享平台的结构、协同机制、运作过程等进行了分析,以医药研发为例分析了信息共享平台的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智能制造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多Agent智能制造系统模型,并根据系统特征、网络实现和系统构建过程给出了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智能化的具体实现方法,为企业快速实现敏捷化智能制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每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形成、发展与应用离不开特定的技术生态,信息技术尤为如此。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而技术间加速融合、协同创新所形成的智能技术生态是驱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智能技术生态以教育信息的全面感知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动力,通过跨时空、跨模态、跨组织的教育教学要素重组以及各教育主体间可信、智能的合作,推动未来教育创新与变革。智能技术生态可为跨时空的教育资源配置、多主体的教育协同治理、社会化的教育服务供给以及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提供支撑,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性、结构化地重塑未来教育样态。在此过程中,需通过技术间的赋能解决单一技术瓶颈问题,并通过优化教育治理体系规避科技伦理风险,有序推进智能技术生态的演进与未来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hows a multi-agent architecture based on reactive agents for an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ITS). The global system behavior is model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ental models and the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We presen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ctive system in terms of reactive robotics, where they started. Next we introduce some definitions and schemes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multi-agent architecture. Finally, we present an ITS example called Makatsiná Makatsiná means tutor in TOTONACA, a Mexican pre-Spanish language. which teaches the skills necessary to solve a truss analysis problem by the joint method. This domain is an integration skill.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虚拟现实和智能多Agent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智能多Agent的虚拟现实技术模型,解决了灵境中虚拟人的智能实现、通信机制等问题,为今后进行远程教学、虚拟实验、仿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美国、韩国、中国率先部署5G的商业运营,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实质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尤其是5G主导权之争。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未来2-3年内,人们的工作、学习将受到全面的冲击和全方位的影响。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全方位需求与技术对人们学习支持的不充分和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也将愈发突出。5G+人工智能技术场景中数据的融合和学习技术的融合,使得基于5G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更加"以人为本"和"立体化",人们的多元教育需求将得到极大的满足。随着用户数据的大量增长和海量级的学习交互需求,大量的深度学习、跨界深度融合、多主体交互与协同以及智能主体的自主操作等智能教育生态需要在新的通讯技术环境中实现,教育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MAS,Multi-agent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层次的结构,定义了面向智能管理系统的10类智能体(Agent),给出了各Agent间的协作关系与实现方式,构建了一个可重构的智能管理系统软件平台,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给出了上述可重构平台实现的一个应用信息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已逐渐形成项目化运作、协同化发展、多元化参与的实践格局。在"一带一路"建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被赋予更加多元化的内涵使命,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因此,需要在中非战略合作框架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合作的新模式,通过筑牢合作理念、创新实践路径、深化内涵建设、构建协同格局等深化路径,努力构建中非职业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