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唐  相似文献   

2.
<正>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3.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4,(11):42-43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2)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4.
陆新书法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  相似文献   

5.
按目之所及或题目所示展开景物描写,此为登高写景诗之常法。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前四句通过写黄鹤传说描写黄鹤楼,后四句写楼上所见远景,  相似文献   

6.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从前的仙人已乘着黄鹤杳然飞去,这里只剩下空荡荡的黄鹤楼。仙人驾鹤而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仍在飘飘悠悠。那晴空下清晰入目的是汉阳的远树,江心中芳草茂盛之处是有名的鹦鹉洲。暮色苍茫,我  相似文献   

7.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一诗,气势宏大,脍炙人口,为其后历代诗选所收辑注释。与崔颢同时的诗仙李白登临黄鹤楼看了此诗后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泼慨然搁笔。千余年来,《黄鹤楼》一直为人们推崇传诵,历久不衰。这巨大的艺术魅力当来自其高妙深邃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9.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10.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青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11.
2014年8月2日晴提起黄鹤楼,我就想起崔颢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真的有那么美吗?今年暑假,爸爸特地带我去黄鹤楼观景。来到龟山脚下,前面是武汉长江大桥,向东远眺,黄鹤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时不时地把身子遮掩起来,又时不时地探出身子向你问好,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躲躲藏藏地和你玩耍。我们又走到蛇山,黄鹤楼门前摆放着鲜红色的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楼阁诗文,大都是作者登高远望、借景抒情之作。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借楼引出了思乡情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  相似文献   

13.
历代文人多以诗歌咏黄鹤楼,唐代诗人李白在《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其中黄鹤楼是湖北武汉长江岸边的一个名胜古迹,它为什么叫黄鹤楼呢?是不是真有黄鹤呢?黄鹤楼起名是因为它位于蛇山黄鹤矾头,蛇山又叫黄鹤山。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后来毁过无数次。被毁前的黄鹤楼非常豪华气派,好像仙宫一样,所以人们传说这里曾有过黄鹤,说是有个姓辛的在这里卖酒,一个道士常来饮酒,辛氏不要他的钱,道士为了表示感谢,临走时用桔皮在壁上画了一只黄鹤,酒客们来饮酒时,只要一拍手,那只黄鹤就飞下来…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楼,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唐朝诗人崔颢(hao)的《黄鹤楼》诗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把黄鹤楼四周几处有名的景点都写进去了——晴川阁就在长江对面的龟山上,也是著名古迹,被人称为“楚国晴川第一楼”;鹦鹉洲在江中,因祢(mi)衡《鹦鹉赋》而得名;  相似文献   

15.
真有黄鹤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地处武昌蛇山黄鹄(hú)矶上。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志士在此尽情歌咏,留下了许多豪放激越的诗篇。那么,人们尽情吟咏的“黄鹤”从何而来?自然界真有黄鹤吗?对这个问题,学者们认真深入地进行了考证,结果提出两种说法。一些学者认为:“黄鹤”应当是“黄鹄”的误传,黄鹤楼应当正名为“黄鹄楼”。主要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自然界从来没有发现过“黄鹤”。鹤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现存15种,多属于珍禽。亚洲尚存9种,这9种在我国均有…  相似文献   

16.
佳句储备库     
湖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山,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灏《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相似文献   

17.
崔顥的《黄鹤楼》诗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从黄鹤楼三字着眼,一气贯注,托想空灵,寄情悠远。据《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搂后,对崔诗大为倾倒,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题诗在上头。”于是“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相似文献   

18.
李白搁笔     
正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看见崔颢的题诗,只好自愧不如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便搁笔不写了。  相似文献   

19.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唐朝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诗,全诗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怀古、思乡、忧国之情。全诗煊赫动人,震撼肺腑,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黄鹤楼》一诗是唐代崔颢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唐人"七律之首"。原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一般被看作是登高思乡之作(参见人教实验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8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