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明威一生4次结婚,还拥有不少情人.他的爱情生活与他的创作生涯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他的4次婚姻中剖析海明威的爱情观,并从爱情对他作品的影响中看出,他所终生不倦追求的爱情是他创作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丘比特的金箭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是爱神。他的形象是个可爱的小孩,终日背着弓和箭,如果谁中了他的金箭,谁就会得到爱情和幸福;谁中了他的铅箭就会失去爱情。此语比喻爱情和幸福。  相似文献   

3.
私奔的歌拉     
他以为歌拉来这个城市是为了找他,是一场世故爱情的阴谋,没想到,他才是那个最世故的人。他以为他看明白了爱情的真相,懂得了爱情,原来他才是那个最不懂爱情的人。  相似文献   

4.
爱情在司汤达的生活和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爱情,他的每部作品都涉及这一主题。本文以司汤达的《红与黑》为例,通过分析于连与德瑞那夫人和马特儿小姐的爱情,来认识小说中所透露的司汤达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5.
爱情的成品     
冯凯翔 《大学生》2014,(19):52-52
自打我谈恋爱开始,宿舍一哥们就跟在我后边问我关于爱情的种种,我和女友分手的时候他幸运地找到了他喜欢的女孩,但俩人是状况不断。他心情不顺时常找我聊天,总问我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大家想要的爱情?为什么我的爱情让人看着这么不堪啊?"我每次都会想很长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后来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句话,我想,这就是他那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在这段爱情里,你更加了解了你自己,也学会了如何去爱那个人。"这样的爱情或许才是大家想要的吧。  相似文献   

6.
屠格涅夫以善于描写爱情著称于世,他的小说生动感人地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却无一例外地让爱情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屠格涅夫本人的生活及爱情经历,使他认为爱情不可捉摸、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幸福。他对爱情悲剧的描写一方面来自于他的爱情观,另一方面也是揭示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美国作家沃勒在他的小说《廊桥遗梦》和续书《梦系廊桥》中,对于爱情的赞美、推崇以及对传统价值中的“爱情”与“责任”的凸显,让读者认识到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实现理想的爱情、现实的生活、爱情的理想三个层面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爱情与婚姻在史铁生“心魂”的执着追问下焕发出奇异的神彩,他认为“残疾与爱情是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最本质的两条密码”,爱情既是人的孤独体现,也是对人类残疾拯救的途径。他常引用圣经原文,以之为比照、映衬、要求,试图印证爱情与婚姻在上帝的原初设计中是统一的,男女只有在心魂合一中方能体味到爱的真谛,以此纠正人的恶与疏失,暗示出理想的爱情婚姻应有神圣根基,引发人们对爱情与婚姻本原的沉思与反省。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远不会过时的主题。海岩倾心讴歌他心目中应该存在的爱情,不遗余力地为读者献出一个个理想传奇和爱情童话。海岩说,他最喜欢写也最擅长写的是女性。海岩又说,他最喜欢写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物。于是,我们在海岩的笔下看到了一系列从容貌到内涵都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爱的荆棘鸟     
丁竞 《海外英语》2011,(15):185-186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品,是以英俊神父拉尔夫和美丽少女梅吉的爱情为线索贯穿全书。爱情,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但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的压制下,爱情充满了悲剧色彩。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梅吉,既有少女的温柔一面,又有其坚强果敢的性格,对爱情的追求不惜代价。男主人公拉尔夫是一位天主教神职人员,他一生都活在精神世界的矛盾之中,与上帝抗争,进退维谷。他向往权利、雄心勃勃,对至高无上的罗马教会的权力无比热衷。同时,他作为一个尘世社会中的热血男儿,他徘徊于天主教禁欲主义的束缚与强烈的权利欲望和爱情需求两端无法自拔。少女梅吉和拉尔夫神父终其一生,不计代价而追求爱情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爱如荆棘鸟,这种纯真的无两的爱情,是荆棘鸟舍身吟唱的爱情悲歌。  相似文献   

11.
调皮的男孩     
爱情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想必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安徒生就用爱神丘比特比喻爱情,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理解。爱情就像个调皮的男孩,无处不在,一不留神,就会被丘比特的箭射中,堕入情网。但你可不要玩弄爱情,不然受伤的将是你自己。  相似文献   

12.
诗歌源于诗思,诗思源于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叶芝的爱情诗歌源于他的爱情,尤其是他对毛德·冈的终生爱恋;随着他对爱情认识的升华和他周围社会及时代环境变迁对他的影响,他的爱情诗歌风格也随之变化,出现了早期浪漫、中期深沉和晚期睿智三个阶段的爱情诗风格特征。叶芝爱情诗风格的演变是他个人生活和社会及时代环境变迁的折射。  相似文献   

13.
赵薇在《爱情大魔咒》中唱道:谁是梦中男朋友?李奥纳多。可是他花心绯闻多!给我一个罗密欧……在电影中扮演过罗密欧的李奥纳多拥有万千影这的爱戴,今天他将向我们说起他对生话、爱情、成功的看法,展现真实的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老舍的小说中出现的爱情和婚姻的描写,作家对他们自身存在的不正常的爱情和婚姻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展示了他对爱情和婚姻的深刻思考,显示了他探索“两性问题”的深刻性,并透露出作家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既逃禅又向往“爱情”,这曾令很多人感到困惑,但是仔细考察却不难发现,他在爱情中真正关注的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通过爱折射出的慰藉感和归宿感。爱的欢欣和美丽使他感动,但爱的易逝与多变也使他备感人生的空淡和无聊。当他在“爱、中参透“情禅”时,他的小说也一改早期的声泪俱下,痛器狂啸,变得澄净空明,平淡悠长,极富禅意。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这是极其特殊的。  相似文献   

16.
《孔雀胆》将爱情斗争作为隐喻政治斗争和人性斗争的桥梁,郭沫若的民族、社会、政治责任惑使他在描写爱情斗争时,力图突显出民族政治斗争的主题;而不自觉的浪漫诗人气质,又使他在描写爱情斗争中,流露出对人性善恶斗争的关注,甚至在本文中有压倒政治主题的倾向,从而使爱情、政治、人性的主题交织在一起而呈现出主题多声部演奏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20世纪之前人类的爱情悲剧:神话式的自然的爱情、宗教化的纯洁的爱情和大工业时代极端"理性"化的爱情悲剧之后,劳伦斯认识到传统的人类自以为美好的"爱情"文化,实际上是制造现代人爱情悲剧的根源。所以在对传统文化厌恶、失望、愤怒中,他写下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颠覆传统"爱情"观念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8.
金庸先生用他的十五部小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丰满的武侠世界,除了刀光剑影还有许多令人向往的绮丽的爱情。在诸多坚贞的爱情中有一个是很另类的,也是很精彩的,那便是《鹿鼎记》中韦小宝的爱情生活。曾有学者撰文指出韦小宝是没有爱情的,因为他的两个主要生活环境一个是妓院另一个是皇宫,这两处都是世间最不可能有真感情的地方。而且他最终拥有了七位貌美如花的妻子,也成了很多人诟病他感情生活的重要"把柄"。但是我们不应将这七个女子同小宝的看作一种简单欲求,而是男性对于完美情感生活的最大追求。下文就将从这七个女人的不同特质入手,拼接一个韦小宝的完美爱情世界。  相似文献   

19.
克里玛的写作中,爱情是始终如一的母题。他将爱情视为脱离孤独走入幸福天堂的巴别塔。在此,爱情被他赋予了更多的行上色彩。本文分析了此部小说中的灵与肉的双重越境的叙述模式,从中窥测出克氏对于人物无家可归的宿命的无奈困惑。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在自己的一系列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看法。他推崇一见钏情的爱情模式;反对爱情中含有功利性目的;主张在爱情生活中要宽容,因为嫉妒往往会招致灾祸;认为人们应当遵守“爱情秩序”,反对人们越轨。但作为一个艺复兴时代的人主义,尽管莎士比亚思想中有较多的进步成分,却没能最终突破门第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