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使用福林酚试剂(FC),通过分光光度法,对蒙古栎树叶中植物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首先从方法的稳定性、线性关系、精确性和准确性角度,对FC法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0.15mL FC试剂(1mol/L),0.15mL 10%体积分数的Na2CO3,25℃反应80min后于760nm处测吸光值.使用调整后的方法测得结果为:蒙古栎叶中总酚含量为6.39%,RSD为1.90%.方法操作简单,结果重现性好, 可用来测定蒙古栎叶中总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第一册(人教版)第18页的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使用斐林试剂时指定要先加斐林试剂的甲液(主要是0.1g/mL的NaOH溶液),后加乙液(主要是0.05g/nlL的CuSO,溶液)。另外在第19页上的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的双缩脲试剂A和B分别和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的物质相同只是浓度不同。因此许多教师在讲蛋白质鉴定实验时,想当然也强调一定要先加双缩脲试剂A后加B。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pH=5.9的缓冲体系中,Zn~(2+)与二甲酚橙(XO)形成的络合物可使XO褪色.在434nm处出现负吸收,573nm处出现正吸收.两吸收值之差与Zn~(2+)含量符合比尔定律.线性范围为0~1.3μg/mL Zn~(2+),检出限为3.24μg/L.建立了以XO为显色剂,利用双波长测定牡蛎中锌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51%~0.66%(测定次数n=6),回收率为98.7%~103.1%.  相似文献   

4.
在"蛋白质"实验课堂上,学生对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浓度的选择及使用方法提出质疑。并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不同浓度的A液和B液对鉴定结果的影响,本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还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茶籽饼中的茶皂素,使用无水乙醇对粗茶皂素进行纯化。经香草醛—硫酸显色,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得出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绘制茶皂素定量的标准曲线,测定成品茶皂素的含量为41.9%。以提取的粗制茶皂素为原料,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罗丹明B与硼钼蓝的离子缔合显色反应,其最大吸收波长573nm,摩尔吸收系数为1.0×105Lmol-1cm-1,硼量在0-1.6μg/25mL。此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的硼,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可乐饮料中咖啡因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咖啡因标准溶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测定咖啡因的最适波长为276.4。将不同浓度的咖啡因标准品在276.4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0.0486x-0.0076,相关系数R2=0.9971。再对可乐饮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对偏差在0.1%-0.2%之间,实验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8.
海产品中微量元素镉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用二甲酚橙显色体系测量镉含量的方法,它是在六亚甲基四胺—KNO_3—HNO_3的存在下,镉与二甲酚橙发生的显色反应。在 pH=6.2~6.4范围内,镉与二甲酚橙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γmax=578nm,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4L·mol~(-1)·cm~(-1),镉含量在0.5~6μg/mL 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许多海产品中微量元素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了1-苯并噻唑-3-(2-硝基-4-甲氧基)-三氮烯试剂,研究了该试剂在表面活性TritonX-100存在下与Hg2+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10.2的硼砂一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汞与显色剂可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63×1051.mol-1.cm-1.汞量在0~14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汞(Ⅱ)的测定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的CdCl2腹腔注射牛蛙,诱导其产生金属硫蛋白,经PEG-6000浓缩,SephadexG-50柱层析纯化后,用SDS-PAGE低分子量凝胶电泳检测MT分子量.结果表明,最佳诱导浓度为100mg.kg^-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蛋白含量为0.502mg.g^-1,该蛋白在254nm处有一明显特征吸收峰;测得MT分子量约为10KD.证明所用方法可制备较纯的金属硫蛋白抗原且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8-羟基喹哪啶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为8.0的氯化氨-氨水缓冲介质中,在乳化剂-OP存在下,8-羟基喹哪啶与铁反应生成3∶1的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W aters Plus-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乙醇介质中,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5 nm,ε=7.82×103L.mol-1.cm-1.铁含量在0.1~5.0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脉通胶囊中原儿茶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血脉通胶囊中原儿茶醛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ODS2-C18(250mm×4.6mm,Sum)色谱柱,以甲醇——1.0%醋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室温,进样量10ul,以峰面积以外标法测定。浓度在0.47-9.42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7.5%,RSD=0.78%,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血脉通胶囊中原儿茶醛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发酵样品中洛伐他汀的毛细管电泳定量测定方法。以含12%乙醇(V/V)的50mmol/L甘氨酸(Gly)-NaOH为背景缓冲液,检测波长238 nm,操作电压28 KV,压力(5kPa)进样5 s,毛细管:48.5/40 cm×50μm。在优化的条件下,线性范围4.0-80.0μg/mL(相关系数r=0.9997,n=8),加标回收率88.13%-101.29%,最低检出限为1.0μg/mL,定量检出限为3.3μg/mL,相对标准偏差1.32%-1.64%。该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发酵品中洛伐他汀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浓度KI溶液对冬虫夏草液体发酵液中虫草生物量和虫草多糖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提高虫草生物量及虫草多糖含量的最优KI浓度.将不同浓度的KI溶液添加到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测定虫草生物量,提取虫草多糖,用苯酚-硫酸法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冬虫夏草液体发酵液中,添加KI溶液能明显提高虫草生物量及虫草多糖含量,当KI质量浓度为5mg/mL时,虫草生物量质量浓度达31.64mg/mL,菌丝体长势很强,胞内多糖含量为26.4mg/g,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3.6mg/mL,为最优浓度梯度.冬虫夏草发酵培养过程中添加KI溶液能明显提高虫草生物量及虫草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HPLC检测土壤中辛硫磷的前处理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最佳实验条件为:用60mL乙酸乙酯作萃取溶剂,振荡提取50 min,经旋转蒸发仪浓缩,甲醇定容至5mL,过滤.滤液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用C18色谱柱,进样量10uL,流动相为V(乙腈):V(水)=7:3,检测波长为283nm.辛硫磷在0.6~30.00μ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达88.27%,精密度(n=6)为3.3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使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新合成的化合物2,6-吡啶二甲酰(氨基酸)胺与部分过渡金属离子及稀土离子的配位性质.发现在pH=2.0-12.0以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该化合物可以和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310nm和420nm,组成比为21(铜离子配体).当铜离子的浓度介于1.1μg/ml-32.0μg,/ml范围时,配合物荧光强度与铜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0.44757+3.98388Ccu2+(10-3mol/L).通过新化合物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初步考察了新试剂的配位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蔗粉菌丝体饲料试生产试验:在1号培养基上接种环柄侧耳(凤尾菇),室温(20——25℃)培养菌丝体20天,测定蔗粉菌丝体培养物的粗蛋白含量为19.7%,而粗纤维含量则降至11%,已基本达到国家蛋白质饲料标准值。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吡虫啉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大蒜中吡虫啉残留分析的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浓缩后,用5%氯化钠水溶液及石油醚萃取,再用二氯甲烷反萃取水相,吹干,定容,采用反向C 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32:68),波长为272nm。结果表明:在0.1~10.0μg/mL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126.208X-1.348,相关系数为0.9999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5m g/kg,平均回收率为79.6%~88.2%,相对标准偏差为2.1%~3.2%。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盐法、硅珠法、改进的经典酚抽提法三种方法提取人血凝块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的纯度和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硅珠法提取时间快,所提取的DNA含量高;经典酚抽提法操作过程简单,但用有机溶剂提取,污染比较严重;高盐法提取要用大量的血凝块,且提取的DNA含量很不稳定.因此,硅珠法是提取人血凝块DNA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测定水泥中氧化镁时,酸性铬蓝K-酚绿B混合指示剂(K-B混合指示剂)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大量实验比较,发现当K-B混合指示剂的比例为1:1.2,加入量为0.1 g时,滴定终点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