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儿童而言,其生命的本质属性就是调皮。"人性中最美的品质,就像果实上的霜,必须小心翼翼才可以保存下来。"这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又一句名言。毫无疑问,调皮就是儿童最美的品质。我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真正懂得小心翼翼地呵护、尊重乃至鼓励孩子的调皮了,我们的教育才是真的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2.
调皮≠捣蛋     
调皮孩子,一般在校不受欢迎,在家受到严厉管教,这司空见惯。不过,日前在上海儿童赏识教育参与式汇报暨主题研讨会上,老师们形成一个共识: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把孩子调教成大人想象的“乖”孩子。对调皮孩子还是要以赏识为主。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假如一个孩子一点儿也不会调皮  相似文献   

3.
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项细致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实践中,许多事例说明,对同一个学生,同一件事情,由于教育方法不同,效果就会不一样。这说明对儿童的教育方法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方面,许多老师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只想谈一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要正确理解孩子的“调皮”。有不少教师往往把“调皮”看成是一个坏字眼。其实,“调皮”,这个字眼并不尽是坏意思。它  相似文献   

4.
在一本名为《改变我吧》的书中,记录着经常受到大人们责骂的调皮儿童们的希望和烦恼。他们渴望得到人们的爱,不希望常常受到父母或教师的责骂。是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责骂,凭借自己的“威严”管理孩子。其实,调皮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幼儿园的班级里,不难发现,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个所谓的"调皮"儿童,这些"调皮"孩子的问题行为很多:常常表现出霸道、攻击性强等特点,常与同伴发生冲突;过分好动;乱发脾气;损坏东西等。上课时,注意力常常不能很好地集中,做小动作、随便说话;喜欢"恶作剧",有时会影响老师正常的教学活动。他们的这些行为表现严重影响其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因此对于他们进行适宜的教育是一件非常  相似文献   

6.
教书多年,有些时候面对那些调皮学生感到无计可施。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付出真心,冰山也会融化。那年我担任三年级一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班里有个男孩小东,特别调皮,上课爱动,下课还经常闯祸。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对个体发展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尤其是儿童早期的教育经验对个体一生的发展起重大作用。然而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和调皮都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对蒙氏幼儿园中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来探讨有效教育孩子的途径——教育三部曲:了解,理解,引导。  相似文献   

8.
多数与少数     
每一个班上都会出现个别或少数“调皮”儿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做法。有的同志认为:十个指头也是长短不一,一个班级出现一个或几个“调皮”儿童并不足奇,因而全不放在心上,漠然置之。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到后来,“调皮”的儿童增多了,以至于使一个较好的班级变得课也上不下去。有的同志又把个别“调皮”学生的问题看得太严重,仿佛这一两个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便是全班的错误和缺点。因而在工作中,就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几个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说,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首先要走近儿童。所谓的走近,即了解儿童,和儿童打成一片,成为儿童的一员。要成为儿童的一员,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我们必须蹲下。蹲下来再看学生流鼻涕,便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见了儿童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遇到课堂上儿童学乌龟爬,也不会斥之为“调皮”、“不守纪律”,因为他们是孩子。我们以为自己成熟了,用一双成熟的眼睛看孩子时,总觉得孩子太天真幼稚。殊不知,用世故的眼光看孩子,除了发现孩子的缺陷外,很难理解童心之真、鉴赏人性之美。我们必须能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是教…  相似文献   

10.
品读     
<正>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你们可以继续调皮。——《会玩,才有翅膀》是儿童阅读推广专家、作家边存金于2014年创作的一部长篇教育小说。全书讲述了一所农村小学一年级小诸葛班里的几个调皮孩  相似文献   

11.
当班主任最头疼的也许莫过于对付“调皮生”了。有些调皮的学生,往往故意与你唱“对台戏”,有时甚至会气得你七窍生烟,无可奈何。常听有些班主任叫苦:××是个“调皮大王”,我真不知道该拿他如何是好……这就从侧面说明了“调皮仔”确实令人头疼。 那么,该如何对待这些调皮的学生呢? “心灵感化”,此乃“秘方”之一。所谓。心灵感化”,就是班主任要用自己真诚的爱心感化“调皮仔”的心灵,做到心理相容,相互理解、信任,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要班主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并与之交朋友,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特长,然后找出彼此之间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听到一些年轻妈妈这样恼怒地训斥孩子:“为什么你总是不听话?”“为什么每次下雨你靴子里都有水?”为什么……”的确,孩子调皮,令家长头痛,可是,很少有家长这样问过自己:孩子为什么会“调皮”呢? 一、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前儿童心身发育是很快的,特别是学前期,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机能明显增强,身  相似文献   

13.
读完江苏教育一九五四年第二十三期以后,我的心情始终被“认真教学热爱儿童的汤克家老师”那篇动人的报导激动着。汤老师那种热爱工作、热爱儿童的精神实在使人敬佩,是我们小学教师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学校中也有些调皮的儿童,如一年级学生张小四,年龄十岁,性情倔强、粗野,上课时不遵守秩序,做鬼脸,有时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下课时专和同学打闹。大家也经常谈到教育张小四的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张小四天生如  相似文献   

14.
习作目标1.借助绘本唤醒儿童相似的童年生活素材,引发儿童表达自身故事的欲求;2.借助绘本典型的画面,在阅读对话中获得用言语将故事场面具体生动描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现场一、引入"调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向幼儿教师提出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把握随机性教育课程的生成是支持、引导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中成长、发展的。怎样具体进行环境的建构呢?(一)创设充满关爱、尊重的精神环境教师要接纳每一个孩子,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所呈现的积极因素;理解孩子们行动上的“迟缓”,行为上的“调皮”,反应上的“迟钝”。孩子自主与…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幼儿园都有一些调皮的幼儿。本文进行了调皮幼儿的个案研究,提出应正确看待调皮幼儿的行为,多给调皮的幼儿一些温柔、关爱。幼儿园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幼儿,他们精力过剩、爱提问题、好动,爱"恶作剧",鬼点子特别多。一般被视为"调皮幼儿",他们是教师烦恼和费心的对象,教师的教育对他们收效甚微。Z某某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他为个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最佳的教育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引入"调皮"适题 师:在家里,如果你做出了让爸爸妈妈意想不到的事,他们会怎么说呢? 生:你好调皮! 师:有不同说法吗? 生:你太捣蛋了! 师:程度加深了. 生:你这个淘气包! 师:批评里透着喜欢. 生:你这个捣蛋鬼! 师:在大家的交流中,有一个词语出现得最频繁,那就是"调皮".(板书:调皮)看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做"调皮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各自的——调皮的故事. 评析:一上课,教师和儿童聊"调皮",课堂就在这样闲散的谈话中开始了.话题的确立看似漫不经心,实为精要关键.面对这样的话题,哪个孩子不争先恐后地说呢?儿童的调皮天性就这样被吴老师激活了,欲罢不能地交出了"家底".  相似文献   

18.
"调皮"幼儿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通过对一个典型的"调皮幼儿"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教育调皮幼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阅读》2007,(12):50-51
生活中,人们常常发现,总有这样一些“调皮”儿童:他们似乎有无穷的精力,玩起来不知疲倦;“鬼点子”多,喜欢做“恶作剧”;在幼儿园里,注意力常常不能很好地集中,上课时做小动作、随便说话是常有的事;在与家庭成员和伙伴的相处中,他们常常表现出霸道、攻击性强等特点,影响了与其他人的关系。父母和教师往往对这些孩子束手无策。该怎样管教这些“调皮”儿童呢?  相似文献   

20.
多动、调皮的孩子往往都很特别,任性、好动、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是做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几乎每位老师都在为自己班的个别调皮孩子而感到头疼,都在想尽办法使那些调皮孩子能够变乖,可是收效却总是甚微。于是我有意识地记录了一部分的教师对所谓调皮孩子和优秀孩子的教育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