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主要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产生出新的词语,修辞方式和造词法是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一种,修辞方式不只是指修辞格,而是一种广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新词语的修辞方式造词法的方面来考察修辞手法在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修辞手法创造汉语新词语不仅仅局限在修辞格上,是一种广义的修辞造词。汉字修辞是汉语修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创造新词语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考察汉字修辞手法在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修辞手法创造汉语新词语不仅仅局限在修辞格上,是一种广义的修辞造词。汉字修辞是汉语修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创造新词语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考察汉字修辞手法在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词语层出不穷,在众多造词法中,修辞造词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考察新词语中修辞造词的十一种表现形式,并总结运用修辞手法成功造词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应如何正确看待修辞造词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粟臻 《文教资料》2009,(5):40-42
修辞造词法作为汉语造词法的一种,对新词语的生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考察了新词语的六种常见修辞造词法,并对其造词理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运用修辞方法创造并使用新词语的语用心理因素,最后提出了应当正确看待修辞造词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造词法中,有一类是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段创造新词的方法。在众多的造词手段中,修辞造词法是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它在新词语产生的七种途径中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7.
造词法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但是将造词法研究开创性地列入汉语词汇研究系统却始于1956年,由孙常叙先生的《汉语词汇》中首次提出并加以研究。在造词法的体系中,修辞造词较之一般造词法有增添色彩意义的作用,而从现代汉语词语及新词语的造词方法看,仿词和简缩是最强的造词方式。文章就来谈谈修辞造词之一——仿词造词与仿拟修辞的关系,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阐释:仿拟与仿词造词的简介、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  相似文献   

8.
新词语是词汇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它的产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在众多的造词法中,修辞造词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喻、借代、比拟等辞格在新词语造词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在新词语造词中还存在多辞格并用现象。  相似文献   

9.
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运用新的造词法体系来全面考察当代汉语新词语对汉语造词方式的继承与创新,认为继承多于改变、创新,表现为语素合成是能产性最强的主流造词方法,其次是修辞转化,语法类推、音义相生和字母造词属于支流的造词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修辞手段来造词是汉语造词法中不应忽视的一种方法。修辞学造词法,不仅有比喻式,还有借代式、对比式、夸张式、委婉式、谦称式、象征式等等。比喻造词是诸种修辞手段造词中最为活跃、形式最为复杂、数量也最多的一种方法。比喻造词法虽然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可以说,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就比喻造词法的范围、类型和作用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从语法、修辞、语音等层面看,新词语的创造方法主要有5种:语法造词法、修辞造词法、简称造词法、借音造词法和激活旧词法。新词新义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2.
修辞是一门运用语言的艺术,当这种艺术与造词法结合起来就产生了修辞的造词法。李如龙把这种造词法叫做修辞转化,并且把它分为四小类:比喻造词、借代造词、缩略造词、音意兼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词造词方式,修辞转化在2006及2007年度新词的造词法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成语的造词法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的造词方式主要有语法方式造词、节缩方式造词和修辞方式造词三种类型。语法方式是最基本的造词方式,它反映了汉语语法成分之间最基本的结构关系,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特点完全一致。节缩方式和修辞方式造词从其造词动因、方式看是独立的,但其内部结构关系仍然以语法方式造词为基础。成语的造词结构几乎涉及到了现代汉语所有的语法关系,完全适应汉语特点的造词法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虽然可以大致说清造词法的脉络,然而关于造词法的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关于造词法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彻底解决过。至少在现代汉语范围内,研究者一直带着问题研究,学习者一直带着问题学习,应用者也一直带着问题应用。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有研究者把修辞方式与造词规则混合在一起,提出了所谓修辞造词法概念,并引起共鸣与认同。其中,比喻造词法影响最大、共鸣最广泛、认同度最高。尽管不断有人对所谓比喻造词法提出质疑,却不能从根本上说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其实,造词法自有造词法的属性。造词法是手段,不是理据、不是结果、不是行为、不是词义。比喻造词法具有非造词法属性,应该把比喻乃至一切修辞方式从造词规则中剥离出去。  相似文献   

15.
在早期汉语研究中,并未将"构词"与"造词"严格区分开来,出现了二者混淆的现象。孙常叙先生在《汉语词汇》中开创性地将造词法和构词法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提出了"造词方法"和"造词结构"的概念。从这以后,学者们开始发表对"构词法"与"造词法"的观点。但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公认的造词法体系。本文对汉语造词法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的造词法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构了汉语的造词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语言面貌纷繁复杂,词汇方面更是如此。借代造词属于汉语修辞造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这种造词法古已有之,它在此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虽然产生新词数量并不算多,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体现清末民初的词汇特点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比喻造词法是修辞学造词法的一种,许多学者都承认汉语里有许多词是用比喻造词法创造出来的。任学良先生的《汉语造词法》中说:“比喻造词法的特点是,用他事物的形象来指称本事物,而且本事物并不出现。这就是修辞学上的‘借喻’。……比喻式的词只能借喻体表本体,不然就是造句,不是造词了。”任先生在该书中还讲到比喻造词法,孙常叙先生的《汉语词汇》和王勤、武占坤先生的《汉语词汇》都称为比拟造词,和他讲的相同。限于条件,我们没看到过这两部书。近读史锡尧先生的《动词、形容词的比喻造词》,觉得对什么是比喻造词,认识并不一致,对某些具体词例的分析也并不尽同。史先生说:  相似文献   

18.
比喻造词是一种重要的造词法,具有鲜明形象的特点,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因此汉语中运用此方法构造的词非常多。从本体和喻体的角度看,比喻造词可分为暗喻造词和借喻造词。  相似文献   

19.
比喻造词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造词方法,它是利用已有的造词原料,着眼于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关系,通过比喻手法而创造新词的方法。长沙方言中用比喻修辞手法造词可分四种类型——前喻式、后喻式、中喻式、全喻式等。这些词语以具象表达抽象,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体现了长沙的地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英语辞格Repetition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上的修辞手法,主要分为七种形式。汉语修辞格中的反复也是被普遍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段,可分为三种形式。本文以英汉、汉英对照的形式,分别说明两者的特点,并进行区别。文中还将Repetition与顶真及回环两种汉语修辞格做了对比.并对英语辞格Repetition和汉语修辞格反复的翻译技巧和规律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