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课程的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新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用"问题与矛盾"来引导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数学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以往较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探究教学?首先,要以教材中的素材为载体、辅以信息技术,在课内或课外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要能正确地认识探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探索、沟通联系、联系生活、引导深究等"体验感悟"学习,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在体验感悟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的真谛是什么?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的说来,数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具体地说,数学教育要尊重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积极态度,要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秀梅 《广西教育》2007,(10B):41-41
我们要给学生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习惯的氛围。数学教材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其选材内容、文字描述和结构编排均有利于学生自学的探索。如教材的每一册、每一章的开头均有图文并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学;每一节教材中插有“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做一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文中还不时地出现“读一读”的数学史话及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凡有经过推理的计算或证明题还通过加小括号注明理由及方法,明确告知学生每一步骤所用的定理等。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凡学生能懂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不易理解的部分,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阶梯”、“重点难点点拨”、  相似文献   

5.
赵开梅 《小学生》2013,(7):72-7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为:善于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善于使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在结构认识上进行探索,内化成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学生各自的认识结构,这就需要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  相似文献   

6.
数学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思考能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在"问题""操作""反思"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通过动手操作,以"动"激"活","动"中有"悟",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考;通过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为媒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自主分析、类比、猜想、验证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问题的解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解决教学,优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一、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施原则1.有效性原则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提升  相似文献   

8.
王慧 《中学教学参考》2014,(2):52-52,122
<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使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体验成功的快乐.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转变观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环境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造的精神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把"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能使人激发出自主探究、勇于创造的本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解答方法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在潜移默化中让人突破常规,敢于挑战权威,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中探究活动的安排数量增多,内容丰富,探究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探究活动,经常反复地吸取探究中所积累的经验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所以,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汇总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地质疑和释疑,使数学学习在探究这一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下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问题探究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发展与延伸、迁移与变形等,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勤于探究、乐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继而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观察、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价值,创设情景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探索研究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交流沟通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小结成果是"探究性学习"的升华,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迁移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季本华 《教书育人》2012,(23):64-6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点所在,也是新课程关于数学教学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实现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需要对如何设疑予以重视和关注,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驰骋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甘肃是最后实施新课程的省份,从新课程的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新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用"问题与矛盾"来引导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编排过程中强调“问题性”,力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与现象出发,通过观察与分析,引出数学概念与结论,然后用其解释更多的事物与现象,从中体会概念与结论的数学本质,同时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又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强调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探究式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或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问题探究,兼具知识传授和学习培养的教育作用.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小学数学探究式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期最大化发挥探究式作业的教学价值,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设置了"思考"栏目,对这些"思考"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从数学实验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基本活动经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领悟与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用探索型折纸实验来探究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得"的理念得到落实,并通过教学反思从中总结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利用教学资源,认真研究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材中有些"思考""探究"设置的相当合理,不需要做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探究"逐步影响到了数学教学,究竟如何立足教材,抓住课堂"主阵地",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勾股定理"为教学个案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陆云霞 《学子》2013,(8):45-45
课堂追问是教学中的艺术,不仅是教师掌控课堂能力的体现,还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追问进行探究,结合三个课堂追问的实例,探索小学数学课堂中追问的具体对策和方法,来化解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万慧平 《广东教育》2008,(1):119-120
数学探究有机地渗透在高中数学每个模块教学和习题设置中,如何利用教材设置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自主探究,已成为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人教版A版课标教材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习题探究的一些初浅的作法整理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