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文章从构成、分布及语义等方面全面考察“不A不B”格式,着重分析这一格式的语义特征。“不A不B”格式中A、B的意义关系有相对、相反、相近、相关四类,A、B意义关系的不同形成“不A不B”的语义差异,同时,受语境影响,相对类“不A不B”往往产生语义偏移。  相似文献   

2.
"不A不B"与"没A没B"两种格式都是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相袭沿用而形成的固定结构,使用频率较高.本文通过对否定副词"不""没"与形容词、动词结合的语义特征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形容词(形素)、动词(动素)分别嵌入"不A不B"与"没A没B"格式后在语义关系方面的异同之处,并找寻了两种格式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不A不B"格式的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A不B”是一种很常见的格式,这类格式表面看形式相同,但其内部构成相当复杂。本文从A、B的构成出发,将这种格式首先分为五大类,然后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进一步类化。文章以分类为纲,重点探讨每一类格式的色彩意义和语义组合特点。  相似文献   

4.
模式词语"不A不B"在先秦就已有之,"A、B"可为意义相类或相关、相对或相反、相近或相同的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动词或动词性语素、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等。"不A不B"在先秦时意义较单一,后世逐渐发展而变得意义丰富,主要分析A、B的语法性质、意义类型和语义流变,重点考察其语义流变。  相似文献   

5.
“不A不B”式词语是四字格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本文以近代汉语的语料为考察对象,对该格式词语的语源探究、语义类型、A与B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发现该格式词语具有能产性、灵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谈谈不A不B     
本文采取描写的方法,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运用语法学和语义学中的有关知识,较为全面地探讨不A不B这一固定格式,重点分析了不A不B之间的语义关系,不A与不B之间可以是完全否定,可以是不完全否定,也可以是否定后有蕴含,还可以表示假设关系。通过对不A不B的考察,目的在于掌握这一固定格式的用法以及与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谈谈不A不B     
本文采取描写的方法,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运用语法学和语义学中的有关知识,校为全面地探讨不A不B这一固定格式,重点分析了不A不B之间的语义关系,不A与不B之间可以是完全否定,可以是不完全否定,也可以是否定后有蕴含,还可以表示假设关系。通过对不A不B的考察,目的在于掌握这一固定格式的用法以及与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固定表达格式,"不A不B"格式是其中的一种。从"不A不B"格式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句法功能、语用价值以及认知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展示其主要的研究成果,探讨"不A不B"格式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9.
在考察"没A没B"结构语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没A没B"结构的语用修辞价值。"没A没B"结构所表达的具体语义内涵随着它相配合的A、B两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在语用修辞价值上,"没A没B"结构具有概括性、开放性和能产性等特点,具有比喻、夸张义,带有说话人或褒或贬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固定表达格式,"不A不B"格式是其中的一种。它出现较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大量应用,如不稼不穑、不丰不杀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  相似文献   

11.
“想A不A”是湘潭方言中常用的格式,蕴含着[+选择]的语义特征。能进入此格式中的动词“A”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想A不A”在句中具有凸显焦点的作用,它有三种与之相类似的格式。其形成原因主要爱语义表达、语言趋简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A不B"格式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否定类对举格式。由表否定的副词"不"构成"不……不……"形式,再嵌入可变量"A、B",语义极为丰富。能进入"不A不B"格式的以反义语义场和同义语义场为主。同时,A与B间的语义关系对"不A不B"格式的语义有很大影响。当A与B为反义关系时,"不A不B"格式可以表示程度适中,也可以表示程度尴尬。当A与B为同义关系时,"不A不B"格式表示强调否定的语义,其感情色彩由A与B的本义决定。特定的语境和A与B的位序都会对"不A不B"格式的语义产生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人研究“没”的用法的有很多,但是对于“没…没…”结构却涉及较少,而且对“没A没B”结构的语义特征的研究更属薄弱环节。“没A没B”结构并不一定就表示双重否定,虽然包含了两个表示否定的动词“没”,它所表达的具体语义内涵随着与它相配合的AB两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不A不B”格式的结构关系及语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不 A不 B”格式的内部结构关系 ,将其分为两类 :并列关系和偏正关系。此外 ,还讨论了该格式包含的语义 ,认为并列关系包含的语义有五种 ,偏正关系相当于一个复句 ,包含的语义可以归结为条件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析"非A不B"固定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A不B”格工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形式是“非A不可(行,成)”。“非A不B”可以表示两种语义:一是主观认为一定要这样,二是客观事理发展一定需这样或一定这样。“非A不B”中的A是句子的信息焦点。  相似文献   

16.
叶丹丽 《文教资料》2014,(30):164-167
“半A不B”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格式,其研究对句法语义学以及语言教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详细分析了“半A不B”构式构件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归纳总结出构式义的四种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法构成、语义类型和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A不AB"格式。其内部语义关系主要有选择关系和并列关系。在语用方面,"A不AB"格式是口语色彩较浓厚的语法格式,节奏感强,韵律优美,语义清晰,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四音节的"A不AB"格式是人们追求语言表达简洁明了,从而保证日常交际有序顺利进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从作家作品中搜集到的例句来看,又A又B这一格式不同于不A不B,也A也B,越A越B,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运用描写的方法,就进入又A又B格式中A、B的材料、又A又B格式的句法功能、又A与又B之间的构成顺序、又A又B格式中A、B之间的语义关系四个方面对又A又B这一格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目的是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一格式,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格式来传情达意、写景状物、叙事述怀.  相似文献   

19.
“有A无B”是由动词“有”和“无”前后呼应构成的一种固定格式。能进入“A”、“B”位置的可以是名词、动词或者短语;该格式能够充当谓、定、状、补语等多种句法成分。从语义角度看,“A”、“B”之间有着不同的语义关系,“有A无B”格式也存在着不同的语义类型。  相似文献   

20.
许多像"不痴不聋、不卑不亢"格式的成语,我们把它叫"不A不B"式成语。文章主要从"不A不B"格式成语的来源探讨成语"不A不B"格式中A、B的特征,成语的感情色彩特征以及成语的变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