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视频信息已能在噪声信道(如无线、卫星和Internet)中传输.分级视频传输为噪声信道提供了坚韧的错误复原能力,此外分级视频传输系统可以在可变比特率情况下获得预期的视频质量.基于MPEG-2和MPEG-4标准,描述了5种基本的分级视频编码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视频信息已能在噪声信道(如无线、卫星和Inter-net)中传输。分级视频传输为噪声信道提供了坚韧的错误复原能力,此外分级视频传输系统可以在可变比特率情况下获得预期的视频质量。基于MPEG-2和MPEG-4标准,描述了5种基本的分级视频编码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通信质量,提出一种多信道报文分割传输算法。首先根据可用服务信道(SCH)数量对报文进行分割,然后利用各个SCH来传输报文。考虑到由于部分信道未被使用和部分车辆不可达所导致的报文丢失现象,采用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来对报文进行编码,并根据信道可用概率和车辆可用概率提出算法来确定需要增加的报文数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可靠性高、信道使用量低,有效地缓解了车辆密度较低所导致的连接性较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视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智能交通管理、网络教育、视频监控等领域。视频分割是为了提取视频中用户感兴趣的实体,即视频对象。经过分割后的视频,存储、传输和交互式应用更为方便。基于视频分割技术的现状,介绍了视频分割的主要技术,并对未来视频分割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无线视频传输帧内刷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无线信道突发性出错和二阶Markov无线信道模型. 根据该模型和视频编码器的编码方式推导了突发性出错引起的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的信道失真. 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速率失真率(R-D)框架内的帧内刷新策略. 该策略一方面对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容错性能和编码效率进行了优化, 另一方面可有效阻止帧间错误传播, 减小信道失真. 在不同传输信道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在无线视频传输容错方面的性能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视频编码技术中影响运动估计搜索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菱形搜索算法的不足,提出了提前终止搜索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视频质量性能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编码速度,适用于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视频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编码端的前向纠错编码和解码端的后处理差错隐藏,还是编码端与解码端的交互差错控制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图像质量,但自身存在的缺点使得它们不可能成为解决网络电视视频质量问题的完美方案.作为应用层前向纠错编码方案的一种,Raptor码具有灵活的纠错能力,能够高效地修复数据,缩短文件的传输时间.随着Raptor编码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应用层前向纠错技术有望在网络电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可伸缩视频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SVC)一般采用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RTP)保证视频数据流的实时传输和质量监测。本文在分析SVC码流结构和RTP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H.264/SVC视频数据的RTP封装算法,提出了一种基本层与增强层分离的灵活封装机制模拟SVC在不同差错信道中的传输,通过在H.264/SVC模拟测试环境中的实验证明RTP封装机制的有效性,标准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分形算法存在的编码时间过长问题,对HV分割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HV分割的快速分形图像编码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条件限制策略约束R块分割方向及位置,然后采用局部码本寻找分割块的最优匹配,最终得到图像的分形码。在ORL人脸库上的编码实验显示,相对于无策略HV分割算法,该方法的编码速度提高了7%。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减少了分割块数,在保证解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任中心的匿名通信技术已经不适应无线网络和分布式环境,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信息分割匿名交易机制,并将其应用到电子商务活动中,实现了客户身份和交易过程的匿名,保护了客户的隐私和交易过程的安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地防御联合攻击和通信路径追踪,匿名系统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