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蜂怎样认出捅马蜂窝的人两个12岁的男孩子托斯顿和英戈,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类似田鼠洞的洞穴,还看到许多马蜂在那里忙忙碌碌,飞进飞出。托斯顿把脑袋伸到离洞口只有半米远的地方,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的脑子里产生了——他要去捅一捅这个马蜂窝。他拿起一根粗粗的草茎,在洞里乱捅起来。这时,地洞里响起了一阵愤怒的嗡嗡声,一群马蜂从洞里飞了出来。20只,40只,60只,越来越多,托斯顿狂喊了一声,他被蛰了一下,接着又是一下,一下接着一下……他的双手在空中狂舞,想逃开,却一跤跌翻在地,在地上打起滚来。要不是一个汽车…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澳科学家关于云南“马鹿洞人”的重大发现备受关注,研究人员称,“马鹿洞人“可能是一个过去未知的新人群。“马鹿洞人”研究重大突破是:”马鹿洞人”距今1万多年.但他身上保存着距今十万年前早期智人的特征.他属于晚期智人时代的古人类。“属于当时人群中的少数民族。“研究人员认为,  相似文献   

3.
一个在浙江大学求学的“老外”,有天中午跑到西湖边,抬头看起了天。本来这事是老外自己的事,但他奇怪的行为被一位摄影记者发现了,记者问他在看什么,老外说:“我在看天。”“天上有什么?”老外说:“不一样的天。”  相似文献   

4.
葫芦洞揭秘     
1993年3月,在南京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发现了一个猿人的头骨化石和一个头盖骨化石,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前不久,南京猿人的头骨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成功复原,葫芦洞的秘密随之被解开了——  相似文献   

5.
孙琰 《科教文汇》2008,(28):51-51
“破窗效应”的理论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的一次实验。在这项实验巾:詹巴斗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把它们放置在中等阶级社区和杂乱街区,他把停在中等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了个洞。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摆了一星期却仍旧完好无损。而把这辆车也打一个洞,结果仅过几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了。以这个实验为基础得出“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一撞楼的窗玻璃,受这块玻璃的暗示,可能就有人打烂更多的玻璃。这表明:公众的麻木不仁,坏的行为就会滋生、繁衍。  相似文献   

6.
马尔谢诺·索图拉是西班牙的一位律师,他曾在考古学方面取得过重大发现。但是,他的发现给他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不幸。他是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死去的,社会否定了他的发现。那是1868年秋的一天,一位猎人领着一只狗在阿塔米拉山顶上行走着。突然间,狗在绿草地中消失了,就象被大地吞食了一样。猎人在出事地点发现了一个洞穴,从中隐约传出狗的哀嚎声。猎人把自己的奇遇告诉了索图拉,索图拉对考古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不会放过对这个洞穴的研究机会。他来到阿塔米拉,下到地下洞穴中,他在洞中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制和骨制斧、刀和锤…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媒体报道,身为天文爱好者的一名荷兰小学教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气态天体,一些人将它称作“宇宙幽灵”。这个天体中间有一个洞,可能是一种新型天体。  相似文献   

8.
复原世界杯     
《科学与文化》2009,(1):27-27
“熬到头了!”人们从深深的地洞里爬出,目送那些被迫撤走的外星强盗的飞船。这些可恶的外星强盗,在与地球整整三百年的战争中几乎将地球所有的地面设施都摧毁了,地球人只能将住所垂直分布在深深的地洞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今天,强盗终于被赶走了,地洞中的人们,总算重见天日了!全世界都在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获胜后的人民沉浸在欢乐之中。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在南京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里,发现了一个猿人的头骨化石和一个头盖骨化石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前不久,南京猿人的头骨在现代科技“帮助”下,成功地复原成人头,葫芦洞的秘密随之被解开了——  相似文献   

10.
“天翻”,在甘肃陇西县方言里是“不安分、爱折腾”的意思,乡亲们以此称呼62岁的农民发明家李世全.而他的另一个绰号更加“高大上”——“陇西乔布斯”.30多年来,他发明的几十种农业机械,让成千上万种粮人告别祖辈相传的艰辛劳作方式,过上了“松活”日子.而他也在“天翻”着自己的人生,一钉一铆、一锤一锻地打造着新梦想.  相似文献   

11.
乡下外婆家有许多蚂蚁,外婆经常为蚂蚁爬到家中而感到头疼。这一天,她让我用火攻的办法,烧死蚂蚁,以解决“蚁患”难题。于是,我便抄起几张废报纸,拿起一个打火机往门口跑。我先将废报纸堆在蚂蚁洞口,然后点燃。不一会儿便冒起了对蚂蚁们来说的“熊熊大火”。一场大火过后,洞口蚂蚁“尸横遍野”。我一看蚂蚁烧死不少,就收了工。几分钟后,我再去察看,发现从洞里又爬出许多蚂蚁。仔细一瞧,呦嗬,真有趣!只见有的蚂蚁用前肢将刚被烧死的蚂蚁的尸体托了起来,慢慢向窝内移动,有的蚂蚁甚至将比自己大好多的蚂蚁尸体背了起来,运回洞中。蚂蚁的这种行…  相似文献   

12.
“天翻”,在甘肃陇西县方言里是“不安分、爱折腾”的意思,乡亲们以此称呼62岁的农民发明家李世全.而他的另一个绰号更加“高大上”——“陇西乔布斯”. 30多年来,他发明的几十种农业机械,让成千上万种粮人告别祖辈相传的艰辛劳作方式,过上了“松活”日子.而他也在“天翻”着自己的人生,一钉一铆、一锤一锻地打造着新梦想.  相似文献   

13.
古人财富     
《中国科技信息》2003,(16):23-23
“不名一文”这则成语的“名”是占有,不名一文表示一个钱也没有,比喻极度贫穷。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汉文帝当政的时候,有个名叫邓通的善于划船,被选到宫里当御船的水手。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想升天,却怎么也上不去。就在这时候,有个头戴黄帽的人在背后推他,终于使他上了天。他回过头来看推他的人,发现那人的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 第二天,文帝来到建在宫西苍池中的渐台,见到有个御船水手头戴黄  相似文献   

14.
辛雨 《知识窗》2001,(12):46-47
据报载,成都市武侯区顺江村临街的一间简陋的个体诊所,老板兼医生的崇州男子姚勇干出了一件令人发指的兽行:为防女友“红杏出墙“,他竟挖空心思残忍地在女友的下身两侧各挖了一个洞,用一把黑色“永固“牌铁锁穿过这两个洞牢牢地锁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11,(9):64-64
元帅 一天夜里,某位同学起身,看到下铺同学睡姿极为不雅。第二天一早他对那个下铺同学说:“我发现你的睡姿很像一位元帅!”  相似文献   

16.
洞是没有表面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洞在宇宙里的“变种”——黑洞而言,此前却还没有相应的证据,直到最近天文学家才予以发现。 按照现有理论,黑洞是没有表面的,它有的是一个能量的水平面——这是一个界面,在其之后哪怕是一束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宇宙的“咽喉”里逃逸出来。这种现象也说明,黑洞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不过,现在研究人员却借助于此而获得了其他证明这种巨大的天体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春末夏初时分,最早的蝉开始从地下爬出地面。幼虫爬上地面后蜕变成蝉,在坚硬结实的土地上留下手指粗细的圆洞。这些地洞通常位于最热、最干燥的地方,似乎显示幼虫拥有锐利的工具,可以穿透干土,喜欢从最坚硬之处钻出地面。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林肯总统来到华盛顿大街。他看到一大伙人围在一家杂志社门前,便好奇地凑上去。结果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不许向里看!”但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霓虹灯组成的《智慧》杂志的广告。林肯总统觉得这个杂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法则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屋舍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寻遍不获便在门口贴了一张悬赏的告示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奈何谷仓内谷子成山,要在其中找寻金表如同大海捞针。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找到,一个个放弃了重赏的诱惑,只有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在继续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为了那份赏钱,他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因难。天越来越黑,小孩发现当一天的喧闹停下来时谷仓里响起了“滴答、滴答”的声音,最终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这个法则叫“执著”。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隐藏在人生的某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找,我们就会听到清晰的滴答声……  相似文献   

20.
奇怪的小花猫一天晚上,小磊做完作业正准备睡觉,忽然院子里传来“汪汪汪”的叫声,他精神一振,睡意全无。小磊悄悄地打开房门,发现角落里有一个黄色的、全身毛茸茸的小东西,这准是条小狗!他抱着这东西回到房间,仔细一看,天哪,它不是狗,而是一只小花猫!几天后,小磊发现这只小花猫和别的猫不一样,它白天喜欢躺在门口睡觉,晚上一有动静就“汪汪汪”叫个不停。那叫声虽然很尖,带有猫腔,但毕竟是狗叫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