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拓和建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有利于创造一切条件为职业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提供服务,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良性发展和运行机制。文章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探索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的机制,并结合这一机制提出了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唐双双 《广西教育》2011,(27):118-119
在对幼师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部门建设等方面,提出做好幼师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经济体制和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建设完善的,可使毕业生、用人单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运用,加强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结构调整,调动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于高职学校办学方向不明确,缺少特色,社会对高职学历的认可度不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尚未形成体系和就业市场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艰难。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是:一是树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二是重视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三是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四是实施高职毕业生创业教育;五是加强高职毕业生职业指导;六是坚持产学合作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就业工作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建设占有关键性的作用,要提高学校的就业质量,必须要针对学校办学特色和理念研究就业市场,注重学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建设。本文从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是我国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资源配制的客观要求。目前,十分激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竞争,已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竞争的作用、现状以及应有的对策措施,意在探求毕业生就业市场建康有序发展的规律,实现人才的公平竞争,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下,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当前国内就业大环境下,校园就业市场在运行中仍存在诸如运行经费不足、运行体制不成熟、市场信息交流不够畅通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增加校园就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就业网络建设进程,强化对校园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下,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当前国内就业大环境下,校园就业市场在运行中仍存在诸如运行经费不足、运行体制不成熟、市场信息交流不够畅通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增加校园就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就业网络建设进程,强化对校园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文说明了创新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主要策略,并论述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创新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给予重视,以保证毕业生高质量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目前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基本战略包括准确定位、精炼品牌、竞合联动、路径整合四个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策略与保障包括五个方面:研究先行、科学决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内外同动、两线并举是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内容主体;突破"时空瓶颈",一流的信息服务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保障和补充;搭桥、联动是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途径;机构、编制和经费实现"三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和相对工资调整检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现有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和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现状进行检验,有助于客观描述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的关键问题并非就业数量不足,而是就业质量不高。因此,通过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激励教育供给部门灵敏应对市场需求,鼓励和引导高校自主办学和特色办学,实现大学生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努力提高就业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的建设是提升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基于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的建设、要突显人才培养特色、突显学生为本的要义、突显大学的国家责任,注重差异化竞争战略和整体性实施策略。高水平大学要充分考虑影响高端就业市场定位的诸多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3.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就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地区集中,区域分布不均衡。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家长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高校要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要完善就业保障新机制,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指导服务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segmen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connects with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graduate labour market into job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quality. With data comprising educational and labour market histories of graduates with Master's degree from nin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uthor analyses how graduates with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careers come off on the European labour market compared to those with non‐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areers. When examining the quality of the employment that graduates obtain early on in their career, three criteria are applicable: the job st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job match to both the level of their studies and skills. The method used in the analysis is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being a traditional/non‐traditional graduate does affect the odds of finding proper employment; however, whether the influence is positive or negative greatly varies with respect to gender;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with the same type of educational career on the local market and the criteria used to evaluate the adequacy of the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基于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主要分析了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的现实状况,并给出了综合满意度、总体满意度和6个就业满意度的具体指标的状况,最后利用回归方法分析了过度教育及其他控制变量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性。最后根据分析结论,对毕业生、市场和社会、高校在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和工作满意度等丰富内容的新概念。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表现出大学生收入水平持续下降、非正规就业增加、就业流向中小城市甚至乡镇发展等新趋势。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并重视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7.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民办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一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现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模式;二要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三要挖掘市场潜力,密切学校与就业服务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个人价值能否实现,关系到千万家庭的投资是否得到回报,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毕业生就业状况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作水平和完善程度。只有培育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才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对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尝试对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以期能更好的帮助实践教学。重点设计了课程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在这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难的情况下,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拓宽教育技术专业的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的从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为导向"要求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基于此,通过对台州市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着重探讨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一些对策,以其进一步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