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社会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就大学生人际关系及社会化的内涵、关系、影响因素、内容、注意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旨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过渡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源泉。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了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严重,部分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困难,最终导致了一些校园惨剧的发生。本文就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张莉莉 《时代教育》2009,(11):98-99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也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其实现社会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交往特点和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趋势、学生的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状况相脱离弊病,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的中心型、整体型和水圈型三种晕效应模型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施模式,提出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中应利用好学生人际关系,把握重点,防止均衡用力,同时不遗漏对边缘学生的个体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际交往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相互交往是必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在校园内的自身成长,也为他们走向社会.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的:住备。在新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培养人际交往技巧,以帮助大学生进行正常交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特别是女生)人际关系危机是影响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阻碍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人际关系危机产生的根源,采取科学合理的化解人际关系冲突的方法,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提高人际关系危机处理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合作性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8.
朱海林 《教育与职业》2006,(11):101-102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班级人际关系状况调查分析,总的来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良好,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主观评价偏高或偏低,部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较差,须引起关注。大学生中存在一些非正式小群体,须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9.
试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把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技巧,旨在引起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并学会如何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是指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大学生社会化标准的畸形社会化现象。它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忽视个性发展,为人唯唯诺诺、圆滑世故,盲目追求金钱,过份热衷关系学等。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原因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当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状况等。要防止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应该联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力量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由校园走向社会并逐渐开始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剖析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校园人际关系的有效路径,对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莉 《河南教育》2008,(9):97-98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顺利实现社会化.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通过引导大学生准确自我定位和正确归因,来规范其交往原则,培养其交往技巧,并以此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特定层次和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社会交往的动机级为强烈和复杂,主要表现为物质利益与生存竞争动机、情感与归属动机、人格价值动机和社会化动机,那么针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中的障碍,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交往动机,对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障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和处理的现实问题,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日益增多,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并在真实世界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其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际交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紧张敏感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大学生是社会宝贵的财富,是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能否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更是关忽和谐社会的建设。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对于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利弊并存,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则弊大于利。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表现,一是个人消费潮流化;二是人际关系世故化;三是思想观念功利化;四是价值取向从众化。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不仅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防止这种现象产生,主要应从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社会化的个体意义及社会功能,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调整考核评价方式和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利弊并存,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则弊大于利。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表现,一是个人消费潮流化;二是人际关系世故化;三是思想观念功利化;四是价值取向从众化。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不仅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防止这种现象产生,主要应从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社会化的个体意义及社会功能,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调整考核评价方式和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王源 《文教资料》2010,(27):214-215
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发展等都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存在的问题.并设法从多方面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王婧洁  杨泽 《文教资料》2010,(27):216-218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我们以宿迁学院为研究典型,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大一至大四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一般:男生宿舍的人际关系满意度略高于女生宿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度跟年级的关系呈倒U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个体来自不同地域的差异和性格习惯差异有关。同时,本文对宿舍人际关系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