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向: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的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式教学。这些,都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互动探究性学习”正是实现这三大转向,冲击传统教学的最好方式。如何将“互动探究性学习”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平等、合作、对话的师生关系。于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正在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向: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识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教学转向互动的探究性教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独立自主地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合作,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探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4.
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学方式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式教学.这些,都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互动探究性学习"正是实现这三大转向冲击传统教学的最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孙洁 《中学生物学》2013,29(5):59-61
结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探讨了七种非典型性探究学习模式的程序设计,反思其设计理念,旨在进一步深化探究性学习,让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其实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最难做好的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了语文教学的“软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总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何守远 《考试周刊》2009,(29):226-226
本文作者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目标、确定探究内容、选择探究合作的对象、品尝探究的成果等四个方面入手,对初中关术教学探究性学习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学生的探究欲望特别强烈,有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的。但不少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就会压制学生探索的欲望,剥夺学生探索的机会,不利于提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呢?本文从创设情境、探究任务、合作互动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将从重知识、重理论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从单一的认知性转向多维的体验性,从机械的决定性转向互动的交往性.由此,新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必须切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进行具体、生动、有趣、直观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朱景华 《教学月刊》2004,(10):48-50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就是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笔者作了许多尝试,总结了以“设疑——探究——交流——反思——应用——拓展”为主线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教学的应然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有着与众不同的实践价值取向;主体作用重儿童的自主性,学习过程重学生在生活世界的过程体验和感悟,学习结果既重知识的获得又重精神的培养。探究性教学是基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与此相应,探究性教学理应走向:知识获得同时的科学技能掌握、科学精神和情感培养的教学目的.教学生活化的过程取向,多维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01年走入新课程改革以后,新课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同时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要通过互动和和学生的感悟来学习语言。我们称之为新课程的“学习观”。这一理念是针对多年探讨和改革后,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研究轻积累,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现状提出来的。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他们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4.
景银科 《甘肃教育》2011,(13):47-47
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探究性学习更是课程改革的热点。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虽然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部分,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其实,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难做好的就是探究性学习。在广大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作了以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新课程的学习的基本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给数学新课程教学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学习发展的层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数学探究性学习有五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存在一些对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在这里就几个认识的误区做一些剖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中,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应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对此,笔者由如下方面探讨了其实施环节。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变革,其基本特征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由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章以九年级语文课程中《孔乙己》一课为例,对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教学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完成知识建构的同时,自身的个性、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