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当前,网络舆情是现实社会中舆情的真实反映,它既可以通过正面的宣传引导广大网民共同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也可以通过负面的报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对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的作用进行价值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媒体部门研究的热点,但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七大特点的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的探讨,初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三方联动、三种监管、三类报告、三大研判、三级反应、三重引导等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文化层次,高校应该深入探究大学生的爱国情感需求,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理性爱国”意识引导实践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要通过舆情应对核心力量明确、思想引领复合模式建立、理性爱国真谛解读、理性爱国意识深化,使大学生真正理解理性爱国的内涵和真谛,将理性爱国意识真切地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切实促进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成熟与综合素质的提升,维护高校和谐稳定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拓展了网民对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展现了网络时代民主监督的威慑力,加快了信息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也助长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泛滥,影响和破坏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公私信息安全。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消极影响的产生,涉及到诸如官僚群体的廉洁程度、执法水平、诚信等方面,还涉及到网络运营商和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和有序政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各类事件的态度,即人们群众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各种事件表达自己情感、态度、认知的总和。舆情的主体若为大学生,那它就成为大学网络舆情。大学网络舆情的发展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存在不利的一面,因此,加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对大学生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探索网络舆情与大学生行为的关系,从而提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的情形,通过组合预测方法研究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并对其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掌握其基本的变化规律,可以提早采取应对措施,对于及时应对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和全面掌握社会民情民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丽络舆情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使得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通过对校园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大学生的舆情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7,(5):40-45
网络舆情中的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次生灾害,若不及时阻断,将会引发一系列混淆视听、歪曲事实的行为诟病。通过机制设计理论的"结果—目标"分析原理可发现,当前对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的阻断工作,呈现出管理结果与管理目标相偏离甚至背离的现实困境,预防、预警和预控三类前馈控制系统相对失效,甚至产生逆向激励作用。创新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阻断机制设计,应以完善预防、预警和预控三类前馈控制系统为重点,形成衔接配套的运作机制,实现对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有效阻断,方可凸显网络舆情的积极引导力,形成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网络舆情既是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的新渠道,也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更成为考验高校驾驭舆情、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一个标杆。通过对网络显性舆情的监测,及时倾听和有效解决大学生的诉求和建议,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生活稳定;通过对高校隐性网络舆情的研判,及时发现和有效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稳定;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的建设,提高高校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可以有效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李影溪 《陕西教育》2014,(7):116-118
网络时代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诉求。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也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若不能较好地引导网络舆情,不良的或者消极的网络舆情有可能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危害。积极探究与引导大学生网络言论.强化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管,采取积极举措化解网络舆情成为当今高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无线网络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带来了诸多革命性的改变。如今,各个校园的有线网络早已普及,并且各种网络应用一应俱全。对各学校而言,在已经成熟的有线网络基础上扩展无线网络,使无线网络在校园网中得到有效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理利用Internet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长治学院学报》2011,28(2):117-118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规模日益庞大。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相对滞后,网络化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应充分了解网络教学特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人类即将进入网络化时代,计算机和电信技术对人类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面对高校的网络环境,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正处于由上网前的神秘感到上网后的信息感的过渡阶段。也可以说他们对网络充满了爱与恨相交织的矛盾感情。  相似文献   

14.
主动网络因占用较少的网络资源、动态配置、支持网络管理协议的动态升级等优点,成为当前网络管理研究热点。介绍了传统的集中式网络管理的弊端以及主动网络应用在网络管理中的优势,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主动网络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有线局域网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到处可见。校园网的建设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开辟了新的视野和空间,但目前的校园网基本是基于有线局域网架构的,教学活动常常受到接入点相对固定,某些环境中接入点较少等限制。而无线局域网在移动性、灵活性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已受到越来越多局域网使用者的重视。运用无线网络技术优化校园网络,就是其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知识及知识不断创新[1],给人类带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成为继平面、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大媒体。它以方便、快捷、交互性强的优势为人们所喜爱,同时网络为广告主提供了一个受众清晰、信息量超大、费用偏低的良好媒体平台。网络广告既可以为不同的受众实施不同的广告宣传,还可以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传送多感官信息,为消费者和广告商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教学中的网络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网络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网络课程建设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网络教学的重要资源.从网络课程的概念出发,详细论述了网络课程的特点、网络课程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对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无线网络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无线网络较传统有线网络具有无缝覆盖、易扩展、维护费用低、移动灵活的优势。校园无线网络应用在室内场所和室外场所。建设校园无线网络时,主要考虑无线网络覆盖和无线网络应用范围。考虑到网络扩展的要求,校园无线网络系统应保证其安全性、移动性以及与有线的无缝连接。强大的数据加密与安全的认证方式并不能确保无线网络的绝对安全,网络管理人员也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网络用户的管理与监控。只有做到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完美结合,相互弥补缺陷,才能使整个网络系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网络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研究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内涵。本文认为网络在理念、载体、模式和内容四个方面引起了文化传播的历史性变革;文化则是网络产生的前提条件、发展的核心内容、未来的价值坐标;网络文化是在网络与文化的互动中形成的平等文化、多元文化、霸权文化和全球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网络的极速发展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和优化网络的整体性能 .神经网络算法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和分布式信息贮存等特点 ,Hopfield神经网络在联想记忆与优化方面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计算机网络优化模型研究 ,正是将Hopfield神经网络的理论与现实计算机网络、现代优化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