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编辑出版一张报纸.就是在经营一种文化,既是经营。就必然有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也就是报纸的消费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不断催生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报纸要主动适应这种新需求.接受信息消费市场的调控。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报纸,其实就是一种产品,一种文化产品,而且具有引导受众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产品。报纸能否像名牌产品那样得到受者信任和自觉选择,关键在于报纸如何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如何吸引读者,如何成为读者的一种自觉精神消费。这就需要报纸有卖点,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承载受众的话语权,真正符合受众所需。南京晨报2009年圆穷孩子一个大学梦爱心助学活动,是一项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社会民  相似文献   

3.
肖琴 《新闻前哨》2010,(2):24-24
为了能使读者更加清晰愉悦地阅读海量信息,武汉晚报于2009年12月21日推出新版式。 报纸归于文化产品,因此.即便是快餐式消费,它的形态也应该是优雅的,目的也应该是更清晰的。版式本身就是报纸的立场、态度和职业精神的体现。明代的家具坐着、躺着都不舒服,但为什么要造成那样?  相似文献   

4.
一、读者数据库信息系统开发的提出 读者数据库开发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利用读者资源,以期更加全面地掌握读者的消费趋势,报社发行部门在满足读者的多种消费需求的基础匕实现价值增值。传统的报纸发行重点经营的是报纸的市场占有率,关注报纸的宏观规模;现代读者经营理念倡导个人占有率的理念,关注读者需求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满足。  相似文献   

5.
在传媒的激烈竞争中,传统报纸普遍面临着开拓未来发展空间的挑战。北京晚报作为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读者覆盖最广的传统报纸,已在更新读者群体、向各个消费领域渗透,去年7月创办的楼宇周刊,就是经营“窄众”市场的一次尝试。 针对读者群不同的消费需求开发专业周刊,是区别于以往大众传媒的“窄众”传播的一种经营方式,既满足有消费能力和倾向的特定读者群的信息服务需求,更重要的是吸引新的、具有更高消费能力的读者,使报纸经营在新的经济形态中上升到崭新的台阶。 楼宇周刊经过一年的尝试,开始由大众的普遍兴趣转向“窄众”的专…  相似文献   

6.
在报纸进入"厚报"时代,读者进入"速读"时代后,信息消费的主调也变得更加简洁明快.据调查,一个人阅读一张报纸的时间一般为10到30分钟,报纸版面增加了,反而意味着每版阅读时间的下降.这就可能导致可读性强的稿件由于淹没在报纸版面中,而被读者所忽视.针对这种情况,国内报纸纷纷增强了导读功能.事实上,当代报纸对版面导读功能的普遍运用,实际上已经到了许多非专业性读者难以察觉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初敏 《青年记者》2017,(11):94-95
美国出版的《报业管理艺术》一书中重点强调“一种新型管理观念”.他们首先着重提出报刊经营管理意识的一个盲区:“在每天出版报纸的企业,管理者却很容易忘记存在着两种产品,忘记这两种产品都是报纸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并着意强调:“对报业领导来说,管理上的着眼点就是把报纸的经营当作在生产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每个产品都用不同素材制造,每个产品又投入不同的市场.第一种产品是印刷出的报纸所包容的‘信息’,即把每日的新闻和广告集中起来卖给读者.第二种产品是‘读者’,即用报纸上的信息吸引和获得读者,再卖给广告客户.”通俗讲就是,既卖刊,又卖“人”.以编刊为读者服务的方式再次为广告商服务,前后以两种产品连卖两次,就是期刊经营的最大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8.
史果  李云述 《新闻前哨》2008,(12):53-54
报社提供给读者的核心产品不仅是新闻稿件,还有报纸版面。读者买报纸,不是为了买纸,而是为了买纸上的信息,这种信息包括新闻也包括版面设计。这一点对报纸应对新媒体竞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郭西京 《新闻知识》2001,(Z1):18-19
市场对报纸的影响越来越大 几年前,多数报纸编辑觉得编辑部很“神圣”,如果有广告或发行部门告诉编辑部如何编报纸,那肯定是个笑话。但现在,其它部门为编辑部提意见已很常见。一个原因是因为广告与发行人员与读者有更广泛的接触,常常能听到读者对报纸的称赞与不满;另一个原因,“报纸是商品”的观念在编辑部已经深入人心。 报纸是特殊商品,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工业产品。 既然是产品,报纸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产品在市场上的流行程度,即读者的喜爱与否。读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报纸生死攸关。 当报纸的编辑们把新闻、照片及稿件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市场属性也日渐凸现出来。从市场和经营的角度看,读者是报纸的终端消费客户。那么如何经营好晚报和都市类报纸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1.
沈兴耕 《传媒》2005,(1):48-50
读者为什么要看报纸?如果用最简洁的话回答,那就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至于其他方面,如欣赏版面等,即使有,也不可能是第一位的,更不可能是多数人所为.这一判断告诉我们,办报纸,什么时候都必须是内容第一.即便版面改革,也应该从稿件内容入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认认真真地研究自己的读者.  相似文献   

12.
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人们更注重精神与文化的消费和享受.而实行双休日制度的情况下,周末又成为人们这种消费与享受的主要时段.这给报纸的周末版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这些年来,浙江日报周末版<钱塘周末>,继承浙报大气、灵气、秀气的报纸风格,以高雅、典雅、儒雅的文化产品提升读者休闲时段的精神生活水平,得至了读者的好评,也引起了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书业人语     
通过读者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广相应的文化产品和相关产品以及服务,是我们理想中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新华书店赖以生存的必要因素,随着教材利润的逐年下滑,新华书店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除了在股份制改造和资本运作方面下功夫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靠多元化经营。我们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企业报在广告经营上存在着广告创意一般,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不仅影响广告宣传效果,而且也影响报纸整体文化品位。报纸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品位高低是由版面设计、文章内容、图片摄制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报纸广告作为报纸的亚文化现象,其品位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报纸品位,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改变企业报广告文化品位不高的现状,是企业报广告经营人员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经营好软广告。  相似文献   

15.
“双重出售”是报纸经营管理学范畴的一个词汇,它的含义即在报纸的销售过程中,一方面,报纸的新闻版面(包括一些副刊稿件、娱乐材料)等可供出售;另一方面,报纸的广告版面也可供出售。新闻版面的告知对象是读者,读者愿意购买新闻版面,是因为新闻版面上有其欲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广告版面的出售对象是广告主,广告信息的诉求对象仍是读者。广告主愿意购买广告版面,  相似文献   

16.
记者和编辑关系中第一个矛盾表现在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上。借用经济学概念来说,新闻传播中也有市场问题。这里是两个市场问题,一个是报纸的市场,一个是稿件的市场。报纸在宏观的读者市场上竞争,是要靠报纸的整体的工作的。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好的报纸的版面。因此,稿件在阪面上的竞争,一般总是要服从报纸在读者市场上的竞争的。也就是说,这两个市场不是没有关系的,而是紧密相连的。版面这个市场是必须服从读者这个市场的。记者是供给的一方,编辑是需求的一方在版面这个市场中,一般的说,记者是供给的  相似文献   

17.
吴渊 《新闻界》2000,(5):57-57
由于报业的发展,报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通过对读者的争夺从而达到对读者消费广告市场的争夺。现在的读者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信息量大,内容可读,而且要求版面美观、阅读方便节约时间。这就对报纸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息中,编辑独特的策划是吸引读者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同一个事件同一个话题,甚至是同一篇文章,通过不同编辑之手刊登在不同的媒体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也不一样。   一、版面的独特设计体现了编辑的版面语言及报纸的风格   读者阅读报纸有一个过程及习惯。阅读…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认为,价格大战只会发生在大众化报纸之间,由于这些报纸的读者收入有限,使得这个市场成为一个对价格变化灵敏度较高的消费群体。面向中高收入和文化阶层的严肃大报由于读者市场是一个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的消费群体而不适于采用价格竞争。严肃大报是否可以从价格竞争中获得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改版,都是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自我革新.温州日报在2013年4月实施了新一轮改版,旨在改变办报中有待革新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少报道不知道要写给谁看、想要表达什么、提供什么样的新闻信息服务;体现在版面上也是没有重点,不知道要向读者推荐什么,稿件显得零碎,版面也零碎.  相似文献   

20.
报纸的市场操作与市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由订阅的时代,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然报纸也是一种商品,它也有一般商品的特性,一张新的报纸的面市或是老牌报纸的改版,就像是一个新的产品进入市场或拓展新的市场。产品打开市场需要市场调查,报纸的创办或是改版,也必须进行市场调查。  未来媒介业的发展将以个人差异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为基础,以规模化竞争为形式,以智力化投入为主导。报纸要进行市场定位,这是因为一方面受众的阅读习惯已进一步细分,随之产生了不同口味的文化消费群体,另一方面,在我国报业市场上,新的报纸不断涌现,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