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用投影仪     
投影仪除能增大投影片的可见度外,也能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巧用.巧用之一:人教版物理第一册第45页有个“压缩体积使气体液体”的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让注射器吸进少许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小孔堵住后,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观察到器壁上有液滴出现.  相似文献   

2.
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必须通过实验演示 ,才能使学生接受。气体液化实验的难点是 :先使液体汽化 ,许多教师在做汽化实验过程中 ,注射器的活塞即使向外拉到顶端还是有液态乙醚存在 ,实验易失败。我认为 ,做好此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射器密封性要好当注射器用针头吸入液态乙醚后 ,取下针头排尽空气 ,用橡皮帽堵紧注射器的小孔 ,向外拉活塞时 ,感觉用力很大 ,说明注射器密封性好 ,因为只有液态乙醚上面的气压非常小 ,才可能达到液体完全汽化的效果。2 注射器要大 ,液态乙醚要少  …  相似文献   

3.
学生一般对于其重量小于空气浮力因而能升空的物体(如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这一点是相信的,因为他们看到过气球的升空。而对于不会升空的物体也受到空气的浮力她不大相信。下述演示旨在定性地显示这种浮力的存在,并可对浮力的大小作大致的定量验证。演示的原理是:塑料袋充气后因体积增大而使空气浮力显著增大。取一只一斤装的新的透明塑料袋,注意不得漏气。往袋底注入食用醋五、六十毫升,将袋压扁后用根细绳扎住塑料袋中部,使袋间隔成上下二部。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的汽化和液化”,这节课的演示实验是在透明的塑料袋中滴入少许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细绳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看见瘪的塑料袋膨胀起来,塑料袋内的酒精不见了,变成了气体。从热水中拿出膨胀的塑料袋,用干毛巾擦去塑料袋外的水珠。过一会儿,塑料袋的温度下降,体积缩小,内壁上逐渐有小液滴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做这个实验时,必须挑选密封性较好的塑料袋,并保证水温在80℃以上,尽管如此,在实验过程中坐在后排的学生也只能看到塑料袋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液化”一节关于压缩体积 ,可以使气体液化的实验中 ,教材采用的物质是乙醚 .笔者以为 ,乙醚无色 ,液化、汽化现象不明显 ,不易观察 ,而且容易挥发 ,有特殊气味 ,对人体有不良反应 .据此 ,笔者采用了将少量碘溶于乙醚液体中的方法来完成该实验 ,液化、汽化现象明显 ,效果较好 .一是碘溶于乙醚液体后 ,其气味大大减轻 ,降低了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二是乙醚的碘代物为桔红色 ,作为演示实验 ,学生极易观察 ;三是碘与乙醚混合后 ,所得的乙醚碘代物仍可随压强的变化而汽化、液化 ,且汽化时不会留下未汽化的液体 ,能很好地达到该节实验的目…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热学教学中 ,教师在做玻意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时 ,若采用液体物质作密封材料作实验 ,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果 :PV值随封闭气体体积 V的增大而增大 ,尤其是以挥发性强的液体物质作密封材料时 ,这种现象更为明显。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曾和不少物理届同仁探讨 ,普遍认为是仪器密封性不好而漏气和气体温度变化所至。笔者则认为 :作为密封材料的液体的饱和汽压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为 ,所有液体都在汽化 ,在密闭容器中具有一定的饱和蒸汽压 ,其“与蒸汽所占体积及这体积中有无别的气体无关”,在一定温度下 ,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是不相…  相似文献   

7.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恒定或温度变化很小时,它产生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当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少;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生活中的打气筒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但在课堂上的演示效果却不佳,如何制作出一个气压随体积变化演示器呢?  相似文献   

8.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恒定或温度变化很小时,它产生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当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少;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生活中的打气筒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但在课堂上的演示效果却不佳,如何制作出一个气压随体积变化演示器呢?  相似文献   

9.
用压缩空气引火仪不仅能演示绝热压缩即外界对筒内气体作功时气体温度升高,还能演示气体绝热膨胀时的降温,即气体对外作功时气体本身内能减少。先往压缩空气引火仪底部注入一、二滴酒精或乙醚,然后将活塞插入筒中,缓缓压下,直到活塞离筒底不到1厘米时停住。然后突然放开手,使引火仪中空气自动膨胀,  相似文献   

10.
中学实验教学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必须通过实验演示,才能使学生接受.气体液化实验的难点是:先使液体汽化,许多教师在做汽化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即使向外拉到顶端还是有液态乙醚存在,实验易失败.我认为,做好此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一、浮沉子浮沉子是初中教材中一个颇有趣味的实验。不过,它的原理却不像它自身那样简单。如图1,用手指向下压橡皮膜时,气体1的体积变小,压强增加,浮沉子原来所处的那种平衡态被破坏,液体被压入浮沉子内,而气体2由于体积缩小压强增大,而达到新的平衡。同时,由于气体2体积缩小,浮力也相应地减小,浮沉子下沉。反之,浮沉子上浮。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6节上有一个实验,该实验说明的是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这一现象,该书上采用乙醚作为演示液化的物质,由于乙醚属麻醉药品,又是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购买、贮藏、使用极为不便,使用时又易使人晕眩,因此许多数学校没有开设这个实验.我经过多次实验,找到了一个用酒精代替乙醚完成这个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初二物理课中,做托里拆利实验的演示时,玻璃管的内径越细装水银难度越大。下面介绍向内径约为1.5mm的玻璃管里装水银的快速方法(附图)。将盛糖的小塑料袋底部的一角。用玻璃管捣透,用细线把袋角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6节上有一个实验,该实验研究的是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的实验现象,该书上采用乙醚作为演示液化的物质,由于乙醚属麻醉药品,又是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所以购买、贮藏、使用极为不便,使用时又易使人晕眩.因此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这个实验.笔者经过多次试验,找到了一个用酒精代替乙醚完成这个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验步骤:取一个塑料袋,装半袋水,排去袋内的空气,用细线扎住袋口,用针在塑料袋的一侧扎一个小孔,当我们捏塑料袋时,小孔中就会喷出水流,水流散落而下.当我们拿一根塑料笔杆,在干燥的头发上快速地摩擦几十来次,然后将塑料笔杆从上方靠近塑料袋上散落的水流,这时散落的水流好像受到一股无形力量的约束,变成了一股很细的水流射出,移开塑料笔杆后,水流又成了原来散落的样子.实验原理:塑料笔杆与干燥的头发等物品摩擦后,由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塑料笔杆带了电,而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塑料袋上喷出的细小的水流也是轻小物体…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45页从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试管内有液态乙醚出现的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而气体液化的时候要放热,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在第二册第17页则又从压缩空气,使玻璃筒里棉花燃烧起来的实验得出结论:压缩空气,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二者是否矛盾?那么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到底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有的气体被压缩时会液化,而有的气体却保持气态不变呢?原来,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有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匕,无论怎样增大压强即压缩体积,气态物质也不会液化.在这个温度以下…  相似文献   

17.
废物再用、变废为宝是我们提倡的,废旧食品袋量多、质轻、透光性好、传热快,可以在化学实验中代替一些玻璃仪器。 一、收集贮存气体 用玻璃容器收集一定量的气体用于展示或贮存时,用排空气法收集往往混有杂质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操作麻烦。而用塑料袋代替玻璃容器却十分方便,用排空气法收集并不会混进杂质。操作方法是将袋内气体赶尽,将口扎紧并与玻璃管相连,收集气体时玻璃管与气体发生装置相连即可,收集完了后将口扎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同学们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有一较清楚的感性认识,我对课本演示实验作了补充:取一只聚乙烯薄膜袋,用嘴向袋内吹口气,捏紧袋口,用手压迫袋体,不漏气就行。演示时将手伸入该薄膜袋中,叫同学们观察,薄膜袋并不压在手上,然后将套入薄膜袋的手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再叫同学们观察,会看到薄膜袋由于受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作用而紧压在手上。随着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水的压强增大,手受到的压迫感也越明显。如果要求同学们都实验一下,体会将会更深。  相似文献   

19.
溶液互溶时体积变化的演示及解法导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演示方法1.1 液体互溶后体积减小(1)在图A所示仪器中,先注入水约占下端玻璃管容积的1/2,再缓慢注入带色酒精至细玻璃管上端,如图B所示。(2)用橡皮塞将上端管口塞紧,将仪器上下连续倒置数次,使内部液体充分混和。  (3)照原样放好,观察细玻璃管中的液面是否下降。1.2 液体互溶后体积增大(1)在图A所示装置中,先注入12体积的二硫化碳,然后注入带色的乙酸乙酯至细玻璃管下端,如图C所示。(2)按上面2的操作方法操作,观察原来空着的玻璃管中是否充满了液体。3 实验原理两种液体相混时,如果溶液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纯组分小时,则溶液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线性放大法提高测量温度及体积的精度,增大演示可见度,减少验实误差,在压强、体积、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就可以清楚地演示气体定律和理想气体的气态方程,并且避免了水银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