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日渐成为掌上生活的重要应用,是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工具。因此,很多党报也纷纷开发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成为新旧媒介融合的又一新领域。但在多方竞争中,党报新闻客户端在发展中既有成果也有不足。本文针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3年1月1日教育部新闻办通过新媒体开通的官方微博“微言教育”目前粉丝数已达760多万;12月1日开通了官方微信“微言教育”;12月31日又推出门户网站手机版和移动客户端。2014年5月1日,教育部新闻办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正式开通名为“微言教育”的官方账号。这是教育部新闻办继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推出门户网站手机版和移动客户端之后,运用新媒体推进教育新闻宣传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智能手机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时间的增多带来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巨大的用户流量市场让越来越多的新闻类App开发者认识到,一切内容、技术、渠道的最终服务对象都必须是用户。本文以腾讯手机新闻客户端为例,重点分析新闻客户端"用户为王"理念在产品内容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弊端及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入手,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手机新闻客户端广告现状的分析,总结该客户端广告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用户体验、拓展广告形式、精准广告投放等手机新闻客户端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及关注范围,引导着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评价,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新闻关注情况现状出发,探讨了新媒体视野下引导大学生新闻关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及关注范围,引导着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评价,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新闻关注情况现状出发,探讨了新媒体视野下引导大学生新闻关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随互联网的普及遂使新闻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对新出现的公民新闻的性质及其社会利害,学界虽尚无定论,但其无疑是“公共新闻事业“理念的延伸。对这一新的公共新闻形式的发展状况及基本理念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探索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之间的联系,为今后新媒体时代公其新闻与公民事业的发展架构桥梁。  相似文献   

9.
从新闻读者和新闻特征两个方面对廖承志《致蒋经国信》的两种不同文体进行比较,指出新闻翻译要注意新闻读者和新闻特征,新闻翻译必须密切适应读者对象和文体特点,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及时、交互的信息传播方式符合当下的文化快餐消费的生活方式。然而这种方式也在实践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人们一边享受着新媒体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烦恼,道德缺失、伦理失范现象数不胜数。文章从新闻伦理出发,结合近期的新闻热点话题,对新媒体环境出现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其表现的问题。文章旨在提出应对策略、规避风险,为新媒体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早已有之,但直到近几年才悄然形成声势,出现了一批深受读者青睐的新生代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是这一系列周刊中新闻性最强、最符合新闻类周刊要求的一份周刊,具有很强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周刊》的分析以及同《新周刊》的比较,总结出《中国新闻周刊》在栏目编排、报道形式、标题制作、题材选择、语言风格、专题策划、深度报道等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探寻我国新闻类周刊的风格特点。并且,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新闻周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联系美国《时代》、《新闻周刊》、中国《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提出解决方法,探讨未来我国新闻类周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早已有之,但直到近几年才悄然形成声势,出现了一批深受读者青睐的新生代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是这一系列周刊中新闻性最强、最符合新闻类周刊要求的一份周刊。具有很强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周刊》的分析以及同《新周刊》的比较。总结出《中国新闻周刊》在栏目编排、报道形式、标题制作、题材选择、语言风格、专题策划、深度报道等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探寻我国新闻类周刊的风格特点。并且。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新闻周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联系美国《时代》、《新闻周刊》、中国《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提出解决方法。探讨未来我国新闻类周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报》"冰点"新闻栏目在李大同主编时期,选择了软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抒情性社会批评方式,报道引起读者强烈反响,成绩辉煌。这种新闻选择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折射出一个时代新闻编辑文化选择的必然性。而南方周末新闻从诞生起就选择了理性批评方式,这种方式既带来了辉煌的成功也经历了坎坷艰辛,折射出一个时代新闻编辑文化选择的困境。近年来,两大媒体编辑不约而同地改变了新闻报道方式,给新闻编辑的文化选择,带来了诸多引人深思的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领域。首先,由于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涉台报道是其众多报道中的特定领域,以此为研究对象就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次,把新华社的涉台报道放在两岸舆情环境的变迁中来研究,更是增添了这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历史深度。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内战的遗产,也包含着中日关系的历史纠结遗留,更体现着中美关系的现实角力,还关系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变数。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中国必定要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这一伟大历史使命。新华社的涉台报道,牵涉到如此众多的复杂新闻背景,这在新闻学的研究方面,是较为罕见的。在这样复杂的语境背景下,研究相关的新闻报道,有着深厚的信息资源,也可以有相当丰富的对比资料。本文把新华社涉台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对台报道从内战对恃时期的单向宣传,到开放改革后的两岸逐步交流,到迈向有效传播以追求两岸和谐促进和平统一的现象,来揭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进程中规律性的变化。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是我国最权威的消息总汇和新闻发布机构。以新华社涉台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其近30年来的历史历程,来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报道发展与社会进步、历史进程相适应的规律,有极大的代表性。新闻报道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必须服务于社会现实环境的变化。把新华社涉台报道放在两岸舆情环境的变迁中来审视,有助于从另一角度更深刻地了解新华社涉台报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总体概括,读新闻先读其标题是读者的普遍习惯。所以,新闻标题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模因的传播性与新闻的传播性不谋而合,强势模因更是能便于记忆,复制以及传播。本文试图从强势模因的角度,借用强势模因原有词语、结构及打造强势模因的方法,为新闻标题的翻译做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和其他国家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新闻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提高新闻翻译质量,使之更好地为信息交流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国内著名报刊《参考消息》中的译者把关策略,或许能给新闻译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把关”与新闻真实性密切相关。新闻把关既可以对新闻真实性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认识新闻事件的全貌和对新闻真实的正确把握,也可以对新闻真实性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得受众不能获得高层次的对新闻事实的了解,对社会舆论产生不良的引导作用。新闻把关人要发挥好新闻把关的积极作用,就要从思想、制度、法律、文风建设、队伍建设入手,强化把关意识,正确履行把关职责,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经过大量语料分析之后认为:(1)新闻语篇的结构要素从性质上来说是一种意义单位;(2)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小句、句子,也有句群;(3)所有新闻语篇均可分析为“新闻事件”、“新闻背景”和“新闻评析”等三大要素。在这三大一级结构要素的基础上还可以划分出下位二级、三级要素,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层级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新闻系统是Internet的重要应用之一。为使用户能从众多的新闻组消息中快捷地查找到所需信息,本文建立了基于通用分布式搜索引擎的新闻组搜索系统模型,研究了News信息获取器的工作机制和用户的查询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是一种说理艺术,既要讲求内容上的说理逻辑,又要重视形式上的语言艺术。本文以报刊新闻评论的语言创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新闻评论语言创新不足的原因、语言创新的技巧、以及对语言创新的要求,同时也列举了几种新闻评论语言创新的具体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