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慎海雄,1989年杭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在新华社浙江分社长期从事农村报道。现任浙江分社党组成员、采编室主任。1994年被评为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1997年破格晋升为新华社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记者,200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连续三届被评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参战纪念40周年。10月20日,新华社举行了抗美援朝报道40周年座谈会。40年前,新华社组织了志愿军总分社,大批年轻的军事记者跟随部队奔赴朝鲜前线。他们发扬了新华社记者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活跃在战火硝烟的战场上,向世界报道了这场举世瞩目的战争。他们笔下报道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一系列闪耀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形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华社记者,说实在的,做梦也想能成为新华社十六大报道团队中的一员.因为5年一次的党代会,能有这样的机遇的记者很少.何况我已当了18年记者,还从未亲历过这样的盛会.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今年3月初播发的长篇通讯《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和“新华时评”《“窗口公司信用”该结束了》,经由二十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广泛刊载后,立刻在“两会”内外形成热门话题。中央电视台等有关媒体纷纷找新华社记者了解报道的采写过程、背景,并就  相似文献   

5.
“范长江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以及“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的重要奖项;新华社“十佳编辑”、“十佳记者”,是新华社编辑、记者的最高奖。这次受到表彰的几十名同志,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采写或者编审了许多反映时代精神、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新闻作品。他们是新华社编辑、记者队伍的突出代表,是全社同志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繁峙县金矿爆炸事故采访活动中,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刘诗平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困难面前不低头,恐吓面前不退缩,利诱面前不动心,及时、客观地采写了大量内部报道和公开稿件,为揭开矿难黑幕作出了积极贡献,忠实履行了一个“新华社记者”的职责。与此同时,新华社山西分社宝红、安小虎等4人,却严重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收受地方不法官员钱物,给党的新闻事业和新华社的声誉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 同样是新华社记者,却出现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新闻工作者时刻都在面对着各种诱惑,我们的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遵纪守法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这里刊发的就是刘诗平同志的采访札记。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本文作者作为第一批前去采访的新华社记者,采写了一批参考报道和公开报道.本文是作者结合自己和新华社其他同仁的实践,对新华社雄安新区总体报道情况进行的总结探析.  相似文献   

8.
姓名:李宣良 单位: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岗位:文字记者 评点:他是新华社派赴着陆场采访的唯一文字记者,煞费苦心,用别人的工作证登上了一号搜索飞机,以快讯方式"直播"神六返航.并有幸成为第一个目视到飞船返回舱的记者.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于8月中旬在哈尔滨召开了首届短新闻研讨会。为期5天的研讨会开得别开生面: ——会议开幕式是和新华社77名中青年记者合写的《短新闻选萃》一书的首发式同时进行的,显示了倡导短新闻的决心; ——来自总社和国内各分社的与会人员,都宣读了各自的短新闻论文,每篇不超过3000字。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也不例外,他的论文题目是《短新闻的两重境界》; ——与会的部分年轻记者身体力行,利用会议间隙深入街头巷尾,竞相采写现场短新闻。《哈尔滨日报》为此开辟了“新华社记者笔下的哈尔滨”专栏;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了浙江临海市(隶属于台州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报道播发后,<人民日报>和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予以刊登.然而,与临海百姓大声叫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让临海不好的影响扩大;并指责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台州日报>刊登的是新华社记者的报道,而不是自己记者采写的报道.但即便如此,<台州日报>还是大受指责了.  相似文献   

11.
安冬 《青年记者》2006,(13):39-40
2001年5月10日新华社记者马丽、歧晓峰前往河南省上蔡县,对艾滋病高发的文楼村等地进行采访。三位记者冒着巨大风险,克服层层干扰和重重困难,深入艾滋病病人家中,与艾滋病重症患者面对面交谈,采访拍到了大量真实反映艾滋病患者艰难生存的镜头,很快,他们的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注和援助。  相似文献   

12.
一、活跃在南联盟前线的摄影记者中国摄影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略带苦涩的故事:波黑战争结束后,中国摄影记者才前去采访,外国记者大惑不解,“你们怎么才来?”中国记者苦笑着答道:“因为我们路远,我们来迟了。”的确,无论是器材装备还是记者的经验,我们同国外记者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段路并不好走。然而,在这次科索沃战事报道中,战争开始前一周新华社摄影记者黄文便进驻前线,战役打响之后,立刻发回照片,其后又有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年轻的小伙子胡海昕前往增援,另外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刘宇还到阿尔巴尼亚传回有关难民的报道,就…  相似文献   

13.
田园 《今传媒》2006,(12):57
做了驻站记者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者都称做“无冕  相似文献   

14.
下苦功夫深入采访黄毅侯殿禄是中宣部和司法部在十五大前期推出的先进典型。我作为年轻记者,在新华社高级记者田恒江、人民日报记者李战吉带领下参加报道。《为了人民安居乐业》、《撑起一片安宁的晴空》、《高扬心中无悔的旗帜》三篇通讯被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  相似文献   

15.
让典型走下"神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市长夏耕日前见到我说,媒体宣传真厉害,许振超作为青岛港的一名普通工人,短短几天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讲到了新华社的稿子,认为这个典型的宣传很成功.这天晚上,我又接到了《陕西日报》一位老记者打来的电话,说《陕西日报》连续3天用了近乎整版的篇幅刊用了新华社播发的介绍许振超事迹的稿子,说明了这个典型受欢迎,也说明新华社在典型人物宣传上有了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记者吴锦才获得了“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他历来以业务进步神速而著称。1982年,尚不满20岁的吴锦才毕业分配到新华社。4年后,24岁的吴锦才就以一篇《水 水 水》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经过两次破格晋升,1993年吴锦才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高级记者。198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十佳青年”。1993年获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称号。记者:当年您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直接分…  相似文献   

17.
抓好国企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量大面广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新华社记者最近在浙江、广东、河北、湖北等地调查采访发现,一大批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明晰了产权,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改制也改出了一批“新百万富翁”,记者专门就此现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竞争无处不在,新闻摄影报道领域亦是如此.作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摄影记者,凭什么与外国同行竞争?本刊高级编辑周凤桥(以下简称周)就这个问题与多次承担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任务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宇(以下简称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9.
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记者。作为新华社随军记者,采访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及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表了大量的军事通讯和报告文学。 50年代,他被新华社派驻到中南海采访中央政治时事活动,并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随身记者。 80年代末,他担任新华社新闻业务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导师。他殚精竭  相似文献   

20.
郭超人同志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杰出记者。今年 6月不幸因病逝世,我们深感悲痛。本文是文汇报老记者黄俭和新华社徐海同志 1984年 4月访问郭超人后写的。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郭超人认为此稿暂时不发为好,作者尊重他的意见,稿子压了下来。   如今斯人已去,我们刊发此文,一方面是悼念郭超人同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想让年轻的新闻同行们学习郭超人艰苦采写的精神,把他的优良作风传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