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则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和"传送者",他们担负着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舆论引导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灾难新闻是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灾难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人文灾难报道”,在近些年的新闻中人文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远多于自然灾害,如空难、海难、火灾、爆炸、恐怖暴力及其他个别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2.
抗灾,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永恒主题.灾害报道作为新闻题材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常常是新闻传播媒介的“座上宾”.由于灾害性报道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与延伸性等固有特征,因而,它对读者和听众具有更大的“共同兴趣”值,其关心与注视的程度是超越阶段范畴和区域限制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以回顾《宜昌日报》改革开放16年来灾害新闻报道为切入口,深层次地探讨灾害报道“量”的掌握与“度”的引导艺术,鼓舞群众增强抗灾自救的信心,增强复苏经济的凝聚力,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精神赞歌,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叶慧妩 《青年记者》2008,(12):71-72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社会的“公共资源”——大众传媒,在抗击自然灾害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要传递灾情,抚慰灾民,凝聚人心,而且要承担起向灾区传达许多抗灾决策信息的任务,成为党委、政府动员、组织、指挥抗灾工作的快速通道与有力助手。本文以温州都市报台风灾害报道预案为例,谈一下都市类媒体如何积极探索新路子,提升灾害报道的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4.
周楠 《大观周刊》2012,(2):15-17,21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所引发的灾害是人类所不能控制的,然而自然灾害所致的民不聊生的灾荒状态则是人类能够降低或避免的。而清代特别是晚清时期的河南却是灾荒连绵不断,究其社会原因主要是由于防灾手段滞后、抗灾能力低下、救济不利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熊萍 《中国广播》2008,(5):39-40
五十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然来袭,让中国人有些措手不及,有关灾害的新闻报道更是铺天盖地、直入高潮。各大媒体将最新、最重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受众,既增强了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也使得社会大众广泛关注这一灾情,积极参与到抗灾的行列。雪灾过后,政府和民众都在总结抗灾的经验和教训,新闻工作者同样也在反思报道中的成功与不足。笔者认为,这次新闻报道有三大亮点,也存在三大遗憾,在此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与同行切磋,以促进今后的灾隋报道。  相似文献   

6.
熊萍 《声屏世界》2008,(5):14-15
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突然来袭,让中国人有些措手不及,有关雪灾的新闻报道更是铺天盖地、直入高潮,各大媒体迅速出击,将最新、最重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受众,既增强了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也使得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这一灾情,积极参与到抗灾的行列。雪灾过后,政府和民众都在总结抗灾的经验和教训,新闻工作者同样也在沉思报道中的成功与不足。笔者以为这次新闻报道有三大亮点,也分明存在三大遗憾。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1991年的特大洪涝之后,农业灾害的报道问题不能不成为新闻界亟待研究和探讨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一、灾害报道是农业经济报道的一个经常的主题,灾害报道的现状却显示出科学组织与安排的不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不断与灾害斗争的过程。因此,农业灾害报道应该成为农业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事实上,农业灾害报道本来也是农业经济报道的一个经常性的主题。当抗灾成为党委和政府在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的时候,抗灾报道也必然成为新闻报道的中心内容。那么,农业灾害报道的现状又如何呢?实践对这个  相似文献   

8.
李苓 《现代出版》2011,(5):15-19
如同我们所知晓的,现代传媒环境中,信息的易得性增强并不能简单推论出人类知识的必然增加,或者承诺和保障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必然提升一样,近几年"三农"出版快速增长的数量并不能让人信服地看到农民、农村、农业发展中相关指标的同比增长。因此,客观评估出版物在"三农"发展中的实际地位,提升中国农村图书市场对"三农"出版的接纳度,是本文想要与业界和学界共同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灾害新闻,就是以报道灾害为内容的新闻体裁。灾害新闻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灾害过程可分为:灾害预防新闻,抗灾新闻,赈灾新闻,灾后反思新闻;按灾害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害报道、人为灾害报道、事故报道。”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精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勇敢地正视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迅速抵达灾害发生的现场,准确描述灾害的真实情态,及时跟踪灾害的变化过程,全力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鼓舞人民抵御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提供抗灾抢险的实用方法,努力降低灾害引起的社会震荡,这是四川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统计显示,10年间中国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逾2万亿。当不可抗拒的灾害发生时,提前半小时的准确预报和实况报道都可能避免巨大人身及财产损失,中国气象频道对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直播报道,能在第一时间向后方有关部门传输重要的灾情信息,为抗灾防灾抢得先机。但是灾害性天气现场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一是节目制作环境特殊,二是偏重于指导防灾抗灾工作。还直接导致对现场直播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黄力 《湖北档案》2013,(5):25-25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是档案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与使命。在一代一代档案人的努力下,"一个国家的历史证据和作为国家灵魂的材料"得以保存,人类共同的记忆得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归纳了建立档案管理防灾抗灾机制的组织与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对在应对各种灾害时,如何增强档案管理防灾抗灾机制的协调运作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8,(4):31-32
2008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据官方统计,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广大网民既是新闻报道的受众,也是新闻事件的评论员,一些热心网友还与职业记者一道成为抗灾新闻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5.
7月下旬以来,河北多个地区遭受暴雨、山洪、台风等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在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重建家园的宏伟战役中,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发挥全省宣传舆论主阵地作用,精心谋划组织好报道,河北日报和燕赵都市报等各媒体共投入记者110多人次,开辟专栏、专版近10个,刊发各类消息、通讯、图片等630多篇,为夺取防汛抗洪救灾胜利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彰显了"大灾面前有大爱"的主流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16.
何为灾难,简单地讲,即是威胁人类基本生存的灾害.人类的灾难主要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个方面,自然灾难主要包括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等自然界发生的灾害;而人为灾难主要包括战争、种族纷争、污染,事故、传染疾患等人为造成的灾害.人类的历史,可以说也是一部灾难史.  相似文献   

17.
翻开今年7月的防汛抗灾报道,我们发现见报频率最高的是这样一些字眼:"科学决策"、"科学防控"、"科学调度"、"科学抗洪"、"科学救灾"等等。的确,当今的抗洪救灾工作,已从以前的被动抢险转变为主动预防,从千军万马齐上阵的人海战役转变为科学指导下的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18.
李立军 《中国广播》2014,(11):59-61,74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受灾严重的日本许多市、镇政府相继开设应急广播——临时灾害广播,总数达29家。始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临时灾害广播制度被纳入《广播法》后,灾害信息传播的应急机制更趋完善。"东日本大地震"后开设的临时灾害广播分为新设和由社区广播临时转过来两种,开设及运营的情况千差万别。政府部门灵活应对、健全法律体系和制度机制、相关各方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关系,是临时灾害广播顺利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灾难,分为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类,即天灾与人祸.灾难报道,是指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报道.灾难新闻几乎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和人情味发挥之极,很容易激起受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方戈 《视听纵横》2004,(3):111-112
我们国家是一个自然灾害爆发较为频繁的地区、地震、洪水、台风等等灾害经常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报道都是抗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