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第九章采访路线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在采访工作中遵循一条正确的路线,发扬党报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的报道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无愧于今天的四化建设事业,无愧于我们生活的伟大时代。  相似文献   

2.
获悉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却被采访对象以种种借口婉拒或干脆谢绝采访,这是新闻记者经常碰到的一桩头疼事。记者遇到采访被婉拒时,应采取何种办法?笔者认为,既然是决定要做的事情,就应设法攻“心”来突破采访工作上的困难,以取得采访的成功。当然,不仅要自我  相似文献   

3.
在平常的新闻工作中,我们看重的是记者的写作能力,其实,写作的前提——采访更为重要。而对采访,我们看重的是采访技巧,较为忽略指导采访过程的"思想",即对事实性质的判断。这才是考验记者真实水平的要点。一个事实发生了,若  相似文献   

4.
张宏伟 《新闻传播》2010,(4):111-111
新闻采访,是一线记者的日常工作,尤其我们县级台的记者,差不多每天都要出去采访。如何在频繁的采访中把稿子写得更加精彩、更吸引人?即使面对临时出现的复杂情况也能应付自如?这就要求我们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的生活质量日新月异,而电视节目丰富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到目前为止,我国人民的审美需求还在不断提高,各大电视台的记者怎样在采访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是目前记者注重的问题。本文依据目前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面对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以保障采访工作的顺利展开,为电视事业的有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于新闻工作来说,采访是报道的前提;对于记者工作来说,掌握采访技巧是必需具备的工作本领。一个采访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优与劣。因而,采访技巧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就如何提高新闻工作中的采访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经常到农村采访,采访对象主要是农民。这类采访对象或者是愿谈而不善谈,或者是善谈而不愿谈。怎样使被采访的农民既愿谈又善谈呢?这首先就有一个提问技巧的问题。提问是记者  相似文献   

8.
一、交叉采访 记者到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采访,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对这些新闻线索,不外两种做法:一是单打一,采访完一个线索,再采访另一个;一是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搜集材料。待到第一条新闻采访结束,第二条、第三条新闻的材料已搜集了一部分或大部分。这后一种做法,叫作交叉采访。 交叉采访当然得有一个条件,就是采访对象能够为你交叉的任务提供材料,否则纵有交叉愿望,也不能实现。在一般情况下,几个新闻线索发生在同一单位或同一地区,是有可能交叉进行的,因为…  相似文献   

9.
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列宁指出,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区别,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马列著作选读》哲学分册第203页) 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上述哲学思想,制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按照这条思想路线办事,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工作就向前发展;什么时候我们偏离了这条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工作就会遭受挫折,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党的新闻事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本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一种职业。但并不是说,从事了新闻采访工作、干上了记者行当的人,都是职业记者。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那些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讲正义、能突破、善于完成特殊采访任务的记者,才是真正的职业记者。他们常常要做的事情就是挖掘真相、服务公众,反映在报道样态上,就是调查报道。所以说,职业记者与调查报道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孙静  郑大勇 《记者摇篮》2014,(10):17-18
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积累总结新闻专题采访是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我们在采访前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要掌握采访对象的特征,这是一般新闻采访中对记者的普遍要求。采访是新闻记者最基础的活动,是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相互合作,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运用一定的采访艺术,尤其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提问能  相似文献   

12.
薛丽萍 《青年记者》2010,(14):63-63
记者采访采访对象时,既是向对方收集材料、访问的过程,也是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交流过程。为了顺利地完成采访工作,记者除了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理以外,还要掌握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活动规律,注重方法和技巧,获取对方的信任与合作,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从而使采访活动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采访过程中,特别是在舆论监督的报道采访中,记者往往会遭遇到一些直接拒绝、敷衍塞责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我们该如何去面对?结合近几年的采访经历,我认为,与被采访者沟通是解决采访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国昌 《新闻窗》2010,(4):96-97
作为一名记者。就是要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获取新闻事实,成就新闻作品。可以说,采访是记者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采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成败。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  相似文献   

15.
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的精彩程度与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记者并非仅仅是新闻内容的提供者,而是集信息收集、深入挖掘、分析处理以及艺术升华等多样作用于一身的专业媒体工作者.电视台新闻播报的主要来源就是记者的现场采访视频以及相关的采访记录,播报者无法到现场与被采访者进行沟通,记者是主要的媒介,因此,唯有记者做好采访工作才能够保证电视台新闻播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访是一项讲究技术性、技巧性的工作,在新闻从业人员实施这一新闻要务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记者适当地运用情感因素,会让新闻更加生活化,有助于探寻新闻价值。情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连接的纽带,记者只有把采访中的真情实感融入到新闻作品中,才能让作品更有生气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刘以农  尹抒 《新闻窗》2009,(5):41-42
新闻业内流行一句话:“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充分说明采访对于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性。而采访主要又是依靠提问来完成的。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一名优秀的记者,他的提问如同一名高明的心理按摩师,其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把自己的政治水平、社会阅历、学识口才、聪敏机智甚至是主见和理解等等,都融会贯通到提问之中,  相似文献   

18.
邵茂庆 《记者摇篮》2005,(10):24-24
从事采编工作多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采访,但在去年12月份的一次采访活动,却让我许久难忘。不仅仅是因为这次采访历时88小时28分和6302公里的行程,而且经过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的“季节”转换.还因为这次采访活动从开始到完成。是由我们新闻单位策划并与被采访单位的互动而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以参与者或目击者的身份,亲身参与到事件当中,体验被采访人的感受与情绪,并通过视听语言符号传达的采访方式。体验式采访是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体察民情的一种好方法,对于记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采写都有好处。作为地方基层媒体的记者,更应该贯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采访路线。我们常说,新闻要言之有物、要有细节,如果不深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去进行真实的体验,何以做到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20.
李播 《新闻传播》2009,(6):49-49
“采访是写作之母”。要写好一篇报道,没有扎实、成功的采访做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写作前的采访工作.并灵活地掌握好采访的各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