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周易正义》曰:“其《周易》系辞,凡有二说:一说所以卦辞爻辞并是文王所作,知者,案《系辞》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又《乾凿度》云: ‘垂皇策者犠,卦道演德者文,成命者孔。’《通卦验》又云:‘苍牙通灵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经。’准此诸文,伏羲制卦,文工系辞,孔子作《十翼》,《易》历三圣,只谓此也。故史迁云:‘文王囚而演《易》’,即是‘作《易》者其有忧患乎?’郑学之徒,并依此说  相似文献   

2.
《诗》、《易》制作年代试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系辞系统之最终编订,当在周代王官之内。要探索《周易》系辞系统的制作年代,必须分清楚系辞(卦、爻辞)的编订年代和系辞(卦、爻辞)所引用的古歌、文献的制作年代。《周易》卦、爻辞所引之古歌、文献,系出自周族旧典,有的年代相当古早;但《易》到西周中晚期(宣王之世)已基本定稿,最晚收入《易》卦爻辞的歌诗、谣谚应不晚于宣王之世。“宣王中兴”与《诗》、《易》文本的编订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释 " 直方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坤”卦爻辞的形式特点,“坤”卦二爻爻辞当在“直方”后断句。因《周易》爻辞的产生。或以卦名、或以卦辞、或以前出爻辞为联想点而来,故“直方”义承卦名“坤”的“地”义而来,刻画出当时人心目中对地的认识,即天圆地方的地呈“方”形,其边为“直”线状。  相似文献   

4.
<正> 今本《周易》的文字包括两部分:一为经文,即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一为传文,内容有《系辞》上、下篇,《彖辞》上、下篇,《象辞》上、下篇,及《文言》、《杂卦》、《说卦》、《序卦》等,计十篇,旧称“十翼”。这十篇传文中,韵句与散句交错,构成《易传》韵散相间的特点。其中《彖辞》、《象辞》,《文言》,《杂卦》等篇韵句居多,而《说卦》、《序卦》则以散句为主。  相似文献   

5.
《周易》即今人所谓《易经》,又简称《易》。它是儒家的一种重要经典。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全书最基本的是“阴”“阳”两个符号,“——”是阳,“--”是阴。由这两个符号,连叠三层,组成八卦,八卦互相重叠,又组成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的(本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用九》、《坤·用六》二条爻辞)爻辞,是《周易》中《经》的部份。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传》解释卦辞、爻辞以及八卦的性质和起源,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七个部份,十篇,统称《十翼》,意思是说这十篇文字是“经”的羽翼。  相似文献   

6.
一、“旅人先笑后号咷”辩“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於易,凶。”这是《周易》《旅》卦中的一段解说词(《旅》上九、爻辞)。易卦一般分阴卦与阳卦,“上九”系第六,属阴卦。孔颖达的解释《疏》说:“最居於上,如鸟之巢。以旅处上,必见倾夺如鸟巢之被焚,故曰:鸟焚其巢也。客得上位,所以先笑;凶害必至,故后号咷。众所同嫉,丧其稼穡之资,理在不难。故曰丧牛于易;物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故曰凶也。”这种解释,不仅是牵强附会,还夹杂着一些错误,现今已经没有人袭用了,但是,许多今人理解这一卦时,仍脱不出这框框。  相似文献   

7.
《周易》卦名的含义本与《卦·爻辞》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有许多卦名由于时代久远,语义隐晦、签诀隐语式的《卦·爻辞》所记故事失传,“同时又加以后人的三圣四圣的几尊偶像的塑造”,于是《周易》遂成为“一座神秘的殿堂”。这给卦名也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而与《卦·爻辞》也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随着科学古史论证法的使用及考古出土文物的不断发现,《周易》这座神秘的金字塔逐渐地被打开了。不过,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去解决。本文通过时代差不多相近的屯卦卦,爻辞与殷末  相似文献   

8.
《左传》《国语》中记载的《易》例,是探讨春秋时期《易》学的重要根据。《左传》《国语》中引《易》例有二十二事,可分为非筮占类引《易》和筮占类引《易》两类。对这些《易》例的归类分析,有助于探讨春秋时期的筮法以及《周易》在当时的应用。春秋时期卜、筮并用,占断吉凶的依据不限于《周易》,得到卦象的方法也未必是《周易&#183;系辞传》中所记载的大衍之数起卦法。《周易》卦爻辞的写作目的本是系统地阐述吉凶之理,故判断吉凶未必通过卜筮。“某卦之某卦”有时用来表示爻题,有时则表示变卦,不可执泥其一。朱熹在《易学启蒙》中提出的断卦原则,或于史无徵,或与史相左,当非先秦古法。  相似文献   

9.
叶周易》中有一些诗体爻辞,《中孚》卦的九二爻辞就是其中之一,共四句:“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类似风诗的一章。其含义,古来有不同的解释,争论主要集中在末句“吾与尔靡之”之“靡”字的训释上。此句的“靡”,应通作“弥”,与《仪礼》中所言“崇酒”之“崇”字同义,训为充满。整则爻辞是祭祀傧尸的劝酒辞,可译为:鹤在树荫下鸣叫,幼鹤也鸣叫以应和。我有精制的酒爵,给你满上。这则爻辞是研究西周祭礼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周易·损》卦卦辞"曷之用"言限其用度,"曷"通"遏","之"犹"其"。《否》《泰》两卦初爻爻辞"拔茅茹以其汇",意即拔茅而食以凝聚人心,"茹"训"食","汇"训"聚"。《蹇》卦上六爻辞"往蹇来硕"意谓往则蹇难,来心(从阳之志)坚决,"硕"通"石",喻其坚。《鼎》卦九三爻辞"鼎耳革"言鼎新之时却务革故,"耳"通"而"。《既济》六二爻辞"妇丧其茀",谓妇人失去了保护,"茀",喻护卫。《否》卦象辞"俭德辟难"言敛抑仕进之心以避祸难,"德"训"登"。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中不乏用一卦之卦、爻辞来叙述一完整历史事件的例子,如《丰》卦,我们认为是记武王克商之始末的。若带着这种“先入之见”去涵泳其经文:鉴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六二丰其部,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泳。折其右脓, "无  相似文献   

12.
《中孚》卦卦辞“豚鱼吉”之“豚鱼”应指一种鱼,如“河豚”、“江豚”,而不应分解为“小猪”和“鱼”。卦辞“豚鱼吉”与爻辞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联系而并非“鲜有牵连”。豚鱼的回游、鹤的迁徒、月相的周期变化、公鸡的报晓,其季节或时间都是十分准确的,具有“守信”的特征。《周易《以豚鱼、鹤、月、公鸡作为“诚信”的象征。在《周易》中,“猪”意象被作为“好色”、“淫欲”的象征物,而不作为“诚信”的象征。《中孚》卦是讲“诚信”之道的卦。初九爻辞“虞吉”之“虞”应释为“虞人”。《中孚》卦通过天道(月)、人道(虞人)以及地道(豚鱼、鹤、翰音)等来阐释“诚实、守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说“乾卦”     
《周易》第一卦《乾卦》之“乾”作何解,“乾卦”又作何释,其卦爻辞又如何训通,历代解易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此,笔者欲抒浅见,以就教于同仁。乾卦之乾,李镜池先生于其《周易通义》里说:“乾:闻一多认为本当为斡,论证精确。《说文》乾之籀文作  相似文献   

14.
《周易》乃卜筮之书,春秋时代主流社会对其筮占仍推祟备至,然在其被具体的接受过程中呈现出了创新和发展的态势。筮占方法在继承古法的同时也有所突破,形成“之八”新概念,但没有最后定型化。卦象说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大,宇宙自然之象已完全具备,而以人体及人际关系取象还刚刚萌芽,以人与自然两类意象之扩充增补显示各种具体而琐细的意象也仅起步而已。引入注目的是卦德说兴起,春秋时人通过对《周易》卦辞、爻辞的重新阐释,赋予其丰厚的伦理道德内涵。而用《周易》证事证理则抛开了筮占迷信,把卦象、卦爻辞当作立论说理的依据,给《周易》之流播接受披上了与筮占无涉的新装。  相似文献   

15.
《周易》借阴阳这对概念来表达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王船山的“观卦之义”在于托迹《周易》诸卦的盈虚消长之象,阐述自己救亡图存的民族思想和以退求进的隐逸思想。在其扑朔迷离的爻辞诠释中,既闪灼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潜藏着强烈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相似文献   

16.
关于《周易》卦爻辞编定的年代,学者们虽然作了不少文章,但是见仁见智,至今众说不一。较有影响的有三说:殷周之际(持此说者居多)、西周末年、战国初年。后一说时代嫌晚,难以成立,前二说又未免把时代定得过早。先秦绝大多数著作,都不是成于一时,出自一手,《易经》这样的策筮著作,更是如此。《左传》、《国语》所引爻辞尚无爻题,近年考古发现,卦画中的阴阳符号直到西汉尚未定型,而独以为卦爻辞编定于殷周之际或西周之末,很难符合实际。本文想就卦爻辞的内容及《易》与《诗》、《书》、《春秋》的关系,结合有关出土资料,提出一些浅见,说明卦爻辞的编定已入春秋后期,但不晚于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不当之处,希望指正。  相似文献   

17.
《周易》,也叫《易》.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部十分珍贵的文献。其中的卦爻辞,也叫系辞。它是用蓍草来占算的,叫做占筮,也叫占卦。清人王船山说:“占易、学易,圣人之用易,二道并行,不可偏废也。”(《周易内经》)说明了只有既懂得讲解系辞辞义,又懂得占策之法,才算是对《周易》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卦,是由交组成的。春秋时孔丘说:“交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上》)其基本符号有两个:一是:“_”叫旧爻,表示奇数;一是“—-”,叫阴交,表示偶数。每个单卦由三根支组成,可组成八个卦形:(乾)、(坤)、(兑)、(巽…  相似文献   

18.
历来关于《周易·咸卦》的解释,主要有男女感应说、文王狱中受刑说、出行之吉凶记录说、男女恋爱之辞说四种。仔细循察,文王狱中受刑说和出行之吉凶记录说都与卦爻辞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而男女感应说与男女恋爱之辞说本质上是相通的,通过卦爻辞的综合考量,可知《咸》卦各爻分别代表男女之间恋爱的不同阶段,展现出爱情由生发到修成正果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9.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为首,全篇爻辞都在讲“龙”,以龙的生息变化寄喻人生和宇宙哲理。以《周易》大道之源而生发开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地地道道的龙文化。“易经中所说的龙应该是天文星象苍龙七宿的龙和生物恐龙及恐龙后代大型蜥蜴的龙,两者兼而有之。易经乾、坤两卦乃是兼采天文和生物中的龙象、龙德、龙性以和人文或人生、人事等紧密结合”①,才能有爻辞中关于龙的形态的记载。经过“人更三圣、历世三古”,华夏部落的几代先王在雷泽龙乡一带,“观象授时,”“乃拿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②。《易经》虽是一部…  相似文献   

20.
汉唐关中东府学者传略郑易半坡陶器之刻符,其为文字否,固幽渺难究。周原甲骨之契书,亦义蕴隐奥,尚待考索。此二者可暂置弗论。惟当殷周废兴之际,西伯昌在缧绁之中①,忧愁深思,推演伏牺八卦,定为六十四象,更系各卦,爻以繇辞,勒成《周易》之典;其子叔旦佐兄灭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