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电视选秀热的兴起,有关电视选秀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也渐成热点。文章从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及语言学等八个方面,对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梳理,并指出有关电视选秀节目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应该力图突出其系统性、跨学科与实证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娱乐化倾向的日益突出,电视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受到全国观众的热力追捧,特别是对广泛参与的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亟需重点关注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文章在了解电视选秀节目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提出发挥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出发点是对近几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兴衰交替的思考,着重分析了2012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在大片策略、整合运营模式、赛制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指出该节目既有别于传统音乐类选秀节目,也打破了传统的"制播分离"模式,其精神内核应是"反选秀"。并总结了该节目对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启示,从趣味性、互动性、去功利化、整合化的角度提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4.
电视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颖的电视综艺形式正日趋流行,其参与群体主要是青少年,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征是电视选秀节目走红的直接原因。同时,它也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我们应采取积极对策克服它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掀起了一股电视选秀的娱乐化浪潮,在青年学生中极具轰动效应,引发许多青年学生的参与关注。这些节目的表征倾向,一定程度反映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变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通过探讨当前电视选秀节目所折射出的价值取向,以及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特点,分析选秀节目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向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何年 《教育》2011,(7):21-21
前不久,童童一家坐在客厅里观看去年夏天参加一个电视选秀节目录制的视频。参加这个选秀节目给童童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是最终没有过关。直到前些时候看到电视上播出的总决赛,童童一家才找到原因:原来是童童表现得太“成熟”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不同意识形态支配下的电视媒介,中西电视媒体对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带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美国偶像》为例,以对比分析为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了相关论文30余篇,简要介绍了中美两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节目理论、形态、营销上存在的主要差异。同时,通过学理比较和案例分析,揭示了我国表演选秀行电视真人秀节目局限,并尝试提出了借鉴和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电视节目形式,从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生的热播,全国上下刮起了强劲的平民选秀风暴,虽然相关部门对此类节目做了一些限制,但不断变幻名目的电视选秀节目依然异常火爆,并不断被复制和拓展。近来,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等吸引了成千上万青年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何年 《教育》2011,(19):21
前不久,童童一家坐在客厅里观看去年夏天参加一个电视选秀节目录制的视频。参加这个选秀节目给童童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是最终没有过关。直到前些时候看到电视上播出的总决赛,童童一家才找到原因:原来是童童表现得太"成熟"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泛滥。形形色色的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颖的电视综艺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的眼球。大学生是选秀节目的主要参与群体与主要受众,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应从政府管理、媒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四方面入手,克服选秀节目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电视选秀节目已成为电视界的流行风.通过选秀节目本身、各种媒介环境、选秀节目带来的草根明星效应以及多样式互动平台等方面,分析电视选秀节目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结合"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有关传播学理论,能够从受众心理角度透视电视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12.
【正】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电视节目形式,从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生"的热播,全国上下刮起了强劲的平民选秀风暴,虽然相关部门对此类节目做了一些限制,但不断变幻名目的电视选秀节目依然异常火爆,并不断被复制和拓展。近来,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等吸引了成千上万青年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电视选秀是受众话语权的产物,受众生产电视选秀时,对电视选秀的文本进行了建构:对传统进行颠覆,使传媒媚俗,使青年亚文化身份被认同。可以这样来评价选秀:选秀是受众消解焦虑与弘扬主体性的统一,选秀使受众审美倒退为机械水平,选秀使电视拟态环境中的虚假被确认。  相似文献   

14.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视选秀究其实质是一种平民化的娱乐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被业界及电视受众所接受,尤其是被追求时尚的青少年一代所接纳,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流行文化。人们只需呆在家里,就能评点、欣赏自己所认为的美好形象。在当代大众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高雅或粗俗等二分法进行评判。电视选秀节目本身所蕴藏的模糊美学规则就会造成评判结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电视选秀节目作为现今最流行的一档电视节目,其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广大的青年,特别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而校园文化是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电视选秀节目由于其所包含的一些大众文化的弊端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冲击。鉴于此,在分析电视选秀节目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以期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屏幕是选秀节目当道的媒介,各个卫视的选秀节目做得风生水起.选秀节目成为屏幕的新宠,承担起了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但随着节目形式多种多样的发展,同质化、低俗化现象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电视荧屏,男性选秀节目风起云涌。从老牌的《美人关》到新生代的《加油!好男儿》,《快乐男生》更是将这场“男色”盛宴推至顶峰。借鉴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理论成果,尝试对男性选秀这一节目形态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透过节目浮华的表象,不难发现。这恰恰是对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缺憾遭遇作出的补偿,不过是一场女性革命的幻象罢了。  相似文献   

18.
《X音素》     
《X音素》是一档电视选秀节目,最早起源于英国.是作为《流行偶像》的替代节目而创作的。这是一档歌唱竞赛.现在在多国举办.选手们需要彼此PK。这些选手们都是经过公众海选而来.志在成为流行歌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上活跃,受到了极大的关注。2013年,随着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中国偶像相继宣布启动,选秀节目将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狂潮。一方面,选秀节目为平民明星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舞台,并以其参与性强等优势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另一方面,选秀节目中存在的内容低俗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选秀节目备受青少年的青睐,由此产生强大的群体效应的同时,必然对他们的诸多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面对这种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选秀节目相结合,提高节目内涵,引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及《快乐男生》等电视选秀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诸如“玉米”、“PK”、“秀”、“花生”之类的选秀流行语也得到大量使用。作为流行语,它们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折射出流行文化尤其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现状。这些流行语言已成为青少年网民的亚文化群落的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