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柔暴是我们班一个女同学,戴着一副粉红框的眼镜,留着乌黑的长发,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脸上表情常作愁眉苦脸状,乍一看,还以为是《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呢。柔暴的性格是又柔又暴。说她柔,是因为她表面文静,像一个娇滴滴的乖乖女;说她暴,是因为一旦你惹怒了她,她会忽然发出一声尖叫,唤来千军万马围攻你,活脱脱一个刁蛮公主!所以,你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的艺术在于平衡得失,管理的艺术在于刚柔并济。学校是一方心灵净土,一处精神特区。学校的快速和谐发展既需要刚性制度的奠基和守护,也需要柔性管理的抚慰和关照。刚性的制度散发规则之美,让一切有章可循,井然有序。柔性的管理散发人性之美,如春风拂面、细雨润肤,让人心平气和,心悦诚服。作为学校管理者,"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只有"刚""柔"并济,"人""法"双馨,在刚与柔、人与法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才能有利于学校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正观察我们身边的班主任,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类人太刚,素来要强,凡事总爱计较,对学生冷若冰霜,学生在他面前也噤若寒蝉;另一类人则太柔,生性和蔼,遇事无可挑剔,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在他面前也放得很开。诚然,班主任管理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则不能自强,不能自强所带班级就会掉队;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而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自我封闭,四面楚歌。笔者认为:班主任管理,刚太过了,产生暴虐,便会折断;柔太过了,显得卑弱,便会靡软。那么,如何运用刚和柔呢?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心     
刘庆成 《班主任》2009,(11):46-46
有一种力量很小很小,却能冲破任何险关的阻挡;有一种脚步很轻很轻,却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有一种光亮很弱很弱,却能给人指引前进的方向;有一种话语很柔很柔,却能穿越几千年的文明,让世界远离愚昧和荒凉。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上常见的柔荑花序(catkin or,ament)一语中,“荑”字的读音和“柔”字的写法,长期以来很不一致.“柔荑”的“荑”,有的读作y(?),有的读作t(?),有的认为两种读法都行.到底应该怎样读?仅凭一般工具书对这个多音字的释义,则很难判断它在“柔荑”这个合成词中应该读什么音.如果多查几本工具书,并从“柔”字入手查找“柔荑”一词,就可以确凿无误地得出结论:“柔荑”的“荑”,只能读作t(?)(题),而不能读作y(?)(移).“柔荑”的“柔”,写法相当混乱,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一、全国高等院校的现行教材,有的写作“柔”(如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合编的《植物学》),有的却写作“葇”(如华东师大、上海师院、南京师院合编的《植物学》);二、有权威的工具书也有两种写法,  相似文献   

6.
吴杰 《教育》2014,(7):66-66
学校教育具备多特性,其中教育的文化性则是贯穿学校教育过程始终的唯一特性。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学校文化的形成应该是校长、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共有和共享信念,同时又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是生长的、绵延的、至柔的,是一个习得交融创生过程,最终由内而外体现在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身上。它是学校的一种精神、一种气质,是无处不在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着“古为今用”。我借用这块“补白”披露并注译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说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原文:“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路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白送人东西,有时意味着施舍,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奖人东西,是对人的肯定,是对人的尊重。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孩子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孩子就把当老师  相似文献   

9.
谈“交友”     
同学们,大概你们都有一个、几个或者更多的好朋友吧!也许你们听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这句话说明:如果我们交了好友,就会对我们的品行、道德有好处;如果我们交了损友,就会使自己各方面倒退。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益友三者:友直、友谅、友多闻。』意思是与正直的人、诚实守信的人、有学问的人交友,可受益非浅。这句话是多么有道理的啊!相反的,孔子也说过:『损友三者:友辟、友佞、友善柔。』  相似文献   

10.
化境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树立这样的境界目标与没有这样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化境是一种主动状态,是一个自由王国,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大气,一种正道,一种品质。邪恶的人必然是心劳日拙愤愤不平的,他们进不了化境;狭隘的人必然是黏黏糊糊里唆的,也进不了化境;过分膨胀的人必然是声嘶力竭与焦头烂额的,当然与化境无干。我们除了读书求知还得爱琢磨。进入化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读书与实践相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地反身自问,探索寻觅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琢磨的过程。学习中的最大快乐就是从阅读中发现了生活实践的妙谛,闻到了生活实际的气息,从…  相似文献   

11.
一句话,可能是表达一个人的喜,可能是表达一个人的怒,可能是表达一种欢乐,可能是表达一种悲哀,可能是问,可能是答,可能会酿成一场大祸,可能会化解一个矛盾……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的人生么? (一)一句句号结尾的“话”一个人一落地,从他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他就用  相似文献   

12.
在南朝刘宋文坛上,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为"元嘉三大家"。南朝时期,整个文坛弥漫柔靡文风,鲍照却颇自振拔,能够上接汉魏,独具俊逸风骨。无论是直抒情志,还是借物咏怀,鲍照的赋都是在一种激动不安、心潮起伏的情绪下写成的,倾吐出一种英雄无路的郁愤之气,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内心冲击。这种冲击的强烈性则归功于鲍照赋"折"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陈蒨 《广西教育》2009,(28):31-31
班主任工作要想得心应手,最关键的是要抓好班风。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刚”、“柔”并济是最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丁緜孙的《谈谈<尚书>的训诂》(《历史教学》1986年第三期)一文中提到“柔远能迩”的训释,我对此提些不同的意见。丁文释“柔远能迩”云:“柔,安抚。能《正字通》顺习也。柔能在此均为动词,清训诂家颤锡畴说‘柔能以教化言……柔是顺其自然而导之,不强之以所难也。能者,有教其所不能责其所可能意。,《尚书正读》注释:‘柔远能迩、郑诗民劳笺云,能、侞也。安远方之国、顺如其近者。按如亦安抚之意。’”并据此译为“外交上对远方各民族用宽柔政策,引导他们归附朝廷,对邻近各民族就要用驯服的  相似文献   

15.
陈蓓 《广西教育》2009,(29):31-31
班主任工作要想得心应手,最关键的是要抓好班风。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刚”、“柔”并济是最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的提出有其时代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一,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所谓观念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命运变,人的一生就改变。行为习惯就像人身体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第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习能力的竞争。目前,"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放在重要甚至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一种态度,生存是一种状态。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物体,社会是一个理性的环境。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寻找着方向,追求着目标。人需要关怀,需要理解,需要引导,需要和谐;但必须共同维护秩序,理性地生活,践踏他人换取的虚无的快乐是真实的痛苦。当代著名的澳大利亚作家伊丽莎白·乔利通过刻画“小人物”的故事,关注“另类”主题,旨在唤醒人们的良知,使其找回自我,找到理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一所学校要想取得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则要靠全体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齐心协力,使“整体效应”取得最大值,则“感情投入”是极其重要的措施。 一、学校项导要舍得“感情投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军队之所以百战百胜,军民鱼水情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兰考人民的披肝沥胆、无私奉献的深厚感情,得到人民的忠心爱戴。同样道理,校领导的“感情投入”是办好学校的重大因素。古人云:“人好刚,吾以柔胜之;人用术,吾以诚感之;人使气,吾以理屈之;天下无难处之人矣。”校领导应尊重、理解、热爱、关心教职工,对他们倾注真诚,学校就能越办越好,如平时不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德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其“殊”而言:“法治”起约束作用,它警示人们不应该怎样做,即让人们成为一个不逾规矩的人;“德治”起导向作用,它告诉人们怎样做才符合道义,即让人们争为表率而成为一个“君子”.“法治”既有制裁也有儆戒,是一种较为消极的防范;“德治”劝人向善,止邪恶于未萌,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兰文飞 《学习之友》2010,(11):54-54
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做人不一定也是成功的;而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也许做人很成功。但我们看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只看他的事业,他的事业辉煌,我们就喝彩;他的事业暗淡,我们就不屑。很多时候,我们只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正如一位漫画家所说:“若能及时抵达,一般人就不会在意你是怎么来的。旅途如此,仕途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