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公好龙"是"子张见鲁哀公"故事中的故事,"叶公好龙"故事中的叶公形象与历史原型人物存在距离。关于"叶公好龙"故事的编创者有四种观点,一是申子,二是庄子,三是子张,四是刘向。从"故事套故事"的叙事方式、"叶公好龙"故事的素材及创作动机三方面看,"叶公好龙"故事的创作者应是子张,而庄子或刘向是编辑整理者。  相似文献   

2.
《生死百年》和《活着》都是写中国历史与在这历史中人的命运的小说。在两部小说中都写到了同样的历史与同样的人物命运。这种命运就是——死亡。而两部小说在对于"死亡"叙写的时都是围绕着三种关系的对立与纠缠,即人与历史、人与人、人与自身。围绕此三种关系,在具体的表现上两部小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但不论是相同或是不同,在两部小说中都体现出了"死亡"背后种种复杂莫测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3.
1930年代的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均出现繁荣的局面,而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时代性演进,又是小说理论成熟与繁荣的重要表现.1930年代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时代性演进主要在三大方面:一是强化了人物典型化理论和人物心理表现的理论;二是对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强化了小说的环境(背景)理论;三是出现向"故事"的回归,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论.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早期佛教和当时各种新思潮一样。是在列国时代的‘伟大转折’里所创立起来的新宗教。释伽牟尼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所提倡的哲理以及由他开始的宗教运动对东方文明具有深远影响,作为历史人物他可以与之同时代的孔子相比。释伽牟尼原名悉达多·乔达摩,相传生于公元前566年或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485年。生于释伽国。释伽牟尼意为释伽族的隐修者。牟尼的原意是‘寂默’或佛陀(简称为佛,意即觉者)。释伽牟尼所传宗教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意为四项‘真理’。即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滞。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古老关系在断裂数十年之后,于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有所接续。其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佛教文化的神秘地带探险求奇,二是通过佛教人物生平经历的描写表现人性与佛性的冲突与融合主题,三是以佛教文化作为背景或喻体,以象征作品暗潜的意旨  相似文献   

6.
按佛教空观哲学,时间的本质也是空,空则可变化和超越。佛教对时间的超越有两点:一是对时间作任意伸缩,二是对众生的二世或数世作沟通。二者进入小说,形成古典小说的两大类型:一是富贵如梦、人世短暂型,二是"三世"沟通型。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情感的审美存在形式,所以小说教学只是讨论人物形象是远远不够的,而应通过人物形象的讨论,探究人物命运的变化轨迹,窥探心灵世界的丰富与诡异,隐喻人生或揭示世界,这才是深刻的. "裸读"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在不要过多依赖背景材料的介入或是主题先行,而是要把握小说情感立场内隐的特性,从其言语方式——人物的话语方式、具体细节、文本空白甚至隐喻等处入手,进行内部解读. 一、注重言语的表现 1.找到不动声色下的潜流. (1)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 小说不直接发表看法,只陈述事实,只在事实中塑造人物,只有事实是永恒的.所谓小说语言"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这是小说的"皮里春秋".理解经典小说的这种特点,有助于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比如在《范迸中举》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材料"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评《儒林外史》细节描写"后组织讨论:  相似文献   

8.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1.老一代农民——二诸葛和三仙姑;2.新一代农民——小二黑和小芹;3.封建残余势力——金旺和兴旺。小说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作者主要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
佛教核心内容之一是对"空"与"有"的辩证认识。有为法中讲的"空",其实是一种"有"。小乘佛教解"空",破除一切色等五蕴的"我"法,奔向"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达到究竟涅槃。大乘佛教解"空",除破除"我"法之外,把一切法完全破除,"人"、"法"二空俱破。大乘佛教认识的世界万物,与"空"不一不异。小乘佛教因"空"而"离",得自我解脱之道;大乘佛教因"空"而"中道"修行,圆满"不住"而善巧方便,自度度他。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谈"道",含义有三:一为路,所谓道路就是其意;二为行业规则,所谓白道黑道,道亦有道谓此意也;三为规律、本源,万物之宗,老子《道德经》中所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谓此意也。当然,佛教中对"道"也多次提到并阐述,一曰平常心,二曰正行,都出自《六祖谈经》,大体意思是明心净性,向善无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境不同,意思也不同。今天我们谈的教师之道,意义综合,内涵复杂,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