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抗日战争对战胜世界范围内的反动力量、迎来文明进步的当代新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自卫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赢得的首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一曲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2.
中国抗日战争对战胜世界范围内的反动力量、迎来文明进步的当代新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自卫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赢得的首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一曲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对战胜世界范围内的反动力量、迎来文明进步的当代新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自卫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赢得的首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一曲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完全胜利,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倡导、推动、组织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和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高扬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旗帜,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在争取抗战胜利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及伟大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依靠本国人民团结抗战,也争取国际援助。这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豆、这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全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胜利和重新振兴的转折点;2、抗日战争中人民武装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壮大,从而奠定了新民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基础;3、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的主战场,牵制和消耗了日本总兵力的范,打乱了其侵略计划,支援了同盟国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作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的英勇浴血抗战 ,在世界范围内牵制了法西斯国家的勾结 ,挫败了他们的战争计划 ,为世界人民赢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抗战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胜利。经过八年全民族的浴血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华各族儿女为此而引以自豪!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面对日本的侵略,它率先举起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并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其次,它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第三,它直接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从而使人民军队“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第四,它组织和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发生了重要的作用。第五,它还为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正是由于有中国共产党作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才能够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赢得彻底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在领导人民抗日的战争中赢得了广泛信任和大力支持,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中国抗日战争消灭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最后堡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转机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抗战和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团体的联合奋斗,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原因。不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永垂青史,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也在这部宏伟的画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新桂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新桂系的抗日主张和实践与蒋介石中央统治集团、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三者的抗日言行的比较中,探讨新桂系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是本文的主题。我们认为,这种探讨,对于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新桂系的发展史,对于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贪污罪是一个古老的罪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使贪污罪的主体范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本试图通过对贪污罪主体身份认定的研究,使贪污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等这些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得以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13.
The article is a plea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Peoples of Europe (UPE). As Europe comes together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post‐Second World War division, it is confronting a number of serious common problems of a kind amenable to solution by the concerted action of academics. The UPE, as a network of existing centres of academic excellence, could be harnessed to solve pan‐European problems of this sort on a pan‐European basis. As a part of its action, it would promote student mobility, but above all, it would facilitate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professors and advanced researchers. Step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the prestige of the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and to provide for the remuneration of participating academics.  相似文献   

14.
15.
《诗》、《易》制作年代试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系辞系统之最终编订,当在周代王官之内。要探索《周易》系辞系统的制作年代,必须分清楚系辞(卦、爻辞)的编订年代和系辞(卦、爻辞)所引用的古歌、文献的制作年代。《周易》卦、爻辞所引之古歌、文献,系出自周族旧典,有的年代相当古早;但《易》到西周中晚期(宣王之世)已基本定稿,最晚收入《易》卦爻辞的歌诗、谣谚应不晚于宣王之世。“宣王中兴”与《诗》、《易》文本的编订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提出了增加电子对影响诱导效应传递的计算方法,以及用诱导传递计算化学位移值的公式,结果与文献值比较,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7.
《诗经》具备一种较强烈的抒情精神,并因而奠定了中国抒情诗的基础及其以抒情为主的中国诗歌的基本美学风格。它以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为核心,涵蕴并表现出以形象表达情感的民族审美材征。《诗经》的主体抒情风格主要表现为率真与婉曲、谐趣与严正、刚与柔等诸种美学范式。其抒情手法的多样性,充分展现了它固有的抒情境界的缤纷繁富之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广东梅州市区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场地的工程勘察资料着手,分析了梅州市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在此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基础选型提出了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学"在俄罗斯文艺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都是一门"显学"。中国的高尔基学也经历了百年的漫长历程,大致形成四个阶段,陈寿朋先生的高尔基研究隶属于第四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由《高尔基美学思想论稿》、《高尔基创作论稿》和《高尔基晚节及其他》三部著作构建了陈寿朋先生研究高尔基的理论体系。陈寿朋先生持论公允、资料翔实的论著为中国高尔基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科举应试资格政策是统治者对初次筛选其所需人才的一种规定。对报考者应试资格的相关规定主要集中在身份与职业、籍贯、品行、学历以及体貌等方面。论文梳理了从隋代至清代的科举应试资格政策,并归纳其主要特征,如扩大平等入仕机会、全面考核、体现儒家选才标准以及结保与处罚并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